书城古言重生之王妃养成记
57746300000071

第71章 合作互利

当然,景天的除外,景天点的刺绣所得收入她都收着。

而这第一个月,无论是点制的新花色还是复制出来的,一律售空。

半夏已经把陈君然和李林该分到的钱算了出来,并且送到各自手里。

这个月陈君然点制五套挑花刺绣,有两套屏风,三幅挂壁,平均每套利润在二两上下。

卖出第一套对半分就是五两,每套复制三套卖出去,分两成就是六两,这个月陈君然收入十一两银。

李林点制了十五套,其中挂壁与小件居多,屏风四套,平均每套利润在一两六钱左右。

售出第一件对半分成有十二两,复制品出售分两成有十四两五钱,这个月李林就收入二十八两五钱银子。

赶得上他家布店半个月的收入,而他只是换个画画的地方和方法。

最高兴的莫过于大狗和翠枝,除了每个花色卖出去的第一幅,复制品赚的钱分了陈君然或是李林的两成后,剩下的半夏与他们对半分,这个月他们分到六十二两银子。

景天点制的挑花刺绣花色,这个月拢共赚了七十二两,第一套大狗和翠枝不分钱,复制品除去景天的两成,剩下的分给翠枝和大狗一半二十一两又六钱。

七十二两除去二十一两又六钱,就剩下五十两又四钱。

加上半夏该有的那一份六十二两,和每个花色第一套对半分的十七两,景天和半夏这个月收入一百二十九两又四钱。

半夏把账面做得很清楚,每个人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合作之初就定下来的抽成协议。

陈君然连账都没看,他点五套挑花刺绣竟能分到十一两,他已经觉得是自己赚了。

毕竟他什么都没参与,只是在念书之余点上几套交给景天,月底就分到十一两银子。

李林倒是仔细看了账面,感叹半夏实在会做生意,他觉得挺轻松就能分到二十多两银子,哪怕半夏得到的钱比他们任何人都多,却没有任何人生出不平的心思。

半夏进城两个月时间,县城就刮起一股全民刺绣的风潮,有能力购买挑花刺绣的,无一不想买一幅回去亲手刺绣。

还有许多镇子上的人,进城买过一套挑花刺绣后,竟还回头买了数套,因为这对那个镇子来说都是新鲜事物,亲戚朋友让她帮忙往回带几套。

翠枝和大狗不会看账,他们坚信半夏没有诓他们,就算被诓,一个月分得六十两银子也值了!

他们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一直在照着花色点挑花刺绣,虽然没得什么空,但这就是直头活,不费脑子,也不用他们担心怎么出售。

半夏不仅早晚要帮忙穿暗线,忙着复制,白日还要上街去兜售,分得这么多钱都是应该的。

李老汉夫妇这个月看着点心小摊,收入十两又三钱银子,也觉得挺满足的。

反正两个儿子都有生钱的法子,不会问他们要这钱,这些钱就是他们老两口的,可以随便花。

心情好了扯上几丈布,给家里人做衣裳,买点好吃的打打牙祭。

日子是过得风生水起,王氏的嘴就没有合上过,特别是月底半夏算账分钱的时候。

每个人都分得数十两,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

晚上回了屋,半夏把银子都拿出来数数,白花花的一大堆。

重新买了一个大的箱子,他们的小木盒已经装不下这么多银子了。

半夏扒拉着银子,“我们可以把欠李言卿的银子还上了,有了李林和大哥大嫂加持,一个月挣了一百多两。”

“我家娘子就是厉害!”

景天只觉得胸中的情感满溢,他之前一股脑感谢上苍让半夏成为他的妻子,一直疑惑自己都穿越了为何没有什么金手指出现,还要他一步一个脚印费劲的往上爬。

却没有想起,半夏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金手指,能将他绘画的才能换成大把大把的银子。

只要有半夏在身侧,何愁日子不潇洒?

半夏掩嘴轻笑,“改日你邀约李言卿吃饭,我们把他的钱给还上。”

“好,随时都行。”

半夏又道:“不是你一个人去,这次我也要去。”

“嗯?”景天疑惑,却没有询问,“行,那就明天吧,我看李言卿挺闲的,左右他都要吃饭。”

半夏有自己的打算,他只需要选择相信并且支持。

翌日景天约李言卿吃晚饭,说要把借的钱还给他,李言卿特别惊奇,第一次见还钱这么积极的。

“你们借钱前后还不足两个月,这么快就要还给我?”

虽然他从陈君然那里对挑花刺绣有所了解,但应该不至于如此赚钱吧?

景天点头,笑道:“十分感谢你在我们夫妻困难之时伸出援手,今天晚上还请一定要赏光。”

“那成吧。”李言卿没有多想就应下来,既然别人要还钱还请自己吃饭,总不能拒绝。

而且八月中要乡试,今年的每一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去吃个饭放松一下也不错。

景天完成任务,傍晚先找了半夏,去约定的酒楼找了个雅间坐定,等李言卿赴约。

李言卿如约而来,进门看到半夏时愣了愣,他以为景天请他吃饭会叫上几个同窗,至少陈君然应该受邀,或者就是景天一个人。

没想到景天没有邀请陈君然,还带了半夏来。

“你们二人真是如胶似漆,连还钱都要两人一起。”

景天给李言卿拉了凳子,“过奖过奖,如胶似漆说不上,就是让半夏离开我三尺之外都觉得不放心。”

半夏不着痕迹嗔了景天一眼,转脸让李言卿点菜,“让小二进来吧,先吃上再说。”

当即叫小二上几个招牌菜,再上一壶好酒。

半夏给二人斟酒布菜,动作流畅优雅,一点不见笨拙。

李言卿看着半夏,有些好奇,“不知你以前是否做过帮佣?看你举动不像是一直待在农家的女子。”

他家有不少丫鬟,但能比得上半夏的,还不够一只手数。

半夏手顿了顿,景天立马道:“半夏确实在大户人家当过丫鬟,不过已经是过去很久远的事了,不提也罢。”

李言卿点头,果然如此才说得通。

景天给李言卿敬了几回酒,就把六十两现银推给李言卿。

李言卿不含糊,知道景天要还钱,来时带了之前写的欠条,递给景天。

之前借钱给景天,本不打算要什么欠条,看景天也不是会赖账的人,结果景天回去与半夏商定后,再去找他借六十两,手里拿着画了押的手印递给他。

既然别人什么都准备好了,他也只得收好欠条。

景天接过李言卿递来的欠条收好,看了看半夏。

还钱的事现在算是完了,但半夏应该是还有事要与李言卿说的。

半夏读到景天的眼神,便直接切入正题,“其实我们这次约李公子吃饭,除了感谢李公子的援助之恩,还想与李公子商议另外一件事。”

“哦?”李言卿随手把银子塞进袖口,看向半夏,“何事?”

“我想与李公子合作,将挑花刺绣推向山河县之外。”半夏将打算说出来。

李言卿皱起眉头,问道:“怎么个合作法?你知道人都是无利不起早,若是无利可图,或是利润微薄,我皆不会参与。”

半夏道:“上个月,我拢共卖出去一百五十套挑花刺绣,净利润二百三十两出头,若是大批量往其他地方出售,每个月的利润可想而知。”

李言卿扬眉一笑,“话虽如此,但我没有参与也知道这东西不容易制作,君然跟我提过,你们三个人点新花色,三个人没日没夜的复制,一个月也才一百五十套大小不一的成品,平均每人每天点不到一套成品,如何大批量出售?”

“只要李公子有把握能运输往别处出售,货源我会负责,保证数量跟得上出售。”

李言卿沉吟片刻,道:“这事得与我父亲商议,如果你能保证数量,我倒是能说服我父亲,与城里认识的商人一试。”

半夏展颜,“如果李公子有这个意向,我便回去拟定一份详细的计划,你仔细看过后带回去与令尊商议。”

“可以,计划可行便立刻着手执行。”李言卿计较了其中得失。

照半夏上个月的盈利来看,小件利润相对薄一些,大件利润丰厚,拉扯下来每套利润在一两五钱上下,只要能制作出来,不愁卖出去。

而黎国有七个大洲,每个洲都有十数个像山河县这般大小的县城。

若是数量跟得上,哪怕只在廊州内的县城出售,都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而半夏信誓旦旦的说,她能保证数量,那他就只需要负责跟父亲商议,拉拢行走在各个县城之间跑商的人,将挑花刺绣推广出去。

这样的话需要适量降低一些价格,让中间商也有利可图。

算上运输费用,他们这边每套挑花刺绣的利润可能会降低至每套五钱到八钱左右。

但是哪怕这么算下来,依然有利可图,而且是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