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王妃养成记
57746300000057

第57章 应试报名

李氏接过红布,塞到半夏手里。

半夏接过红布的瞬间,天上洋洋洒洒飘下一些雪白,落在身上格外显眼。

“哇!下雪了!”

围观的孩童蹦蹦跳跳,伸手去接那些雪花。

景天抬头,雪花落在脸上,一瞬便融化开来,丝丝儿透心凉意。

拉紧手里的红花,与半夏并肩往外走。

好像他与半夏初见,便是一个大雪的天。

半夏紧紧攥着带有余温的布,任由那一端的人牵引。

路程不算太远,漫天大雪中的红色,十分耀眼。

王氏邀了里长一同坐到堂屋上首,让人在旁边唱礼。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送入洞房!”

半夏被翠枝牵进屋里,景天却在外应酬宾客。

说是应酬,也就是活跃气氛,晚饭时挨桌的去敬酒。

王氏和翠枝一整天就没合拢过嘴,笑的。

与旁人拉家常,一群女眷字里行间都是羡慕,这清水沟,还没有几家大张旗鼓办婚事的人家。

宾客坐了两轮,吃完就陆续回去了。

请来帮忙的留下帮着收拾,洗干净锅碗瓢盆,各自拎着自家的才回去。

景天酒量不大,只敬了两轮就有些微醺,心里寻思找机会把酒量练出来,日后也好应酬大场面。

最好是三斤酒下肚还能继续侃大山。

“去睡吧。”

大狗拍了拍景天的肩,觉得有些可惜,“唉……你们早都是夫妻了,没我当年刚成亲那晚兴奋,啧啧啧那时候啊……”

景天忙道:“停!打住打住,不用跟我说细节,当心嫂子让你跪搓板……等等……你好像喝得比我还多。”

向翠枝招手,“嫂子,大哥好像喝多了,你快来领他去睡吧。”

大狗嘿嘿笑,“今儿个开心,就多喝了点,没事,我自己能成。”

说着跌跌撞撞往翠枝走去。

景天见翠枝接手,笑着摇了摇头,家里人一个二个的,看上去比他这个成亲的还兴奋。

进灶屋热了些吃的,转身走到房门前,整整衣衫才推门进去。

半夏还端正的坐在床上,坐姿十分乖巧。

听有人推门进了,身体莫名紧绷。

明明她与景天都同床共枕快一年时间了,这时候还是止不住的紧张,手紧紧抓着裙摆。

难得奢侈一把,屋内燃了两根红烛,景天走上前去,轻轻挑开盖头。

半夏低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撒下一片阴影,鼻尖小巧挺立,红唇紧闭,烛光给她染上光晕。

从景天的角度看去,当真是我见犹怜。

景天呆看了几个呼吸,把吃的递在半夏眼前,“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你晚饭都没吃。”

这么一说,半夏还真觉得饿得手脚发软,接过东西刚想下口,又停住,“我吃东西不就把嘴唇上的胭脂弄花了么?”

“怕什么?”

猝不及防的,景天低首,双唇相印。

“这下不担心它会花了。”

取来毛巾,蘸了热水,细细给半夏擦掉唇上晕开的红。

“吃吧,吃饱了好办事。”

“?!”半夏正往嘴里塞东西,景天这一大句话出来,把咀嚼的动作都吓停了。

什么叫吃饱了好办事???大半夜的……

不过却没有出声,她着实饿得紧,从午饭就饿到现在。

抬眼看了看景天,发现景天唇上还沾着蹭过去的胭脂,鲜红欲滴,半夏硬是看出了几分妖娆。

“那个……你擦擦嘴,你都染红了。”

“啊?好。”

景天把自己嘴唇擦个遍,嘟嘴问半夏,“还有吗?”

半夏不禁好笑,“没了。”

半夏把大半碗饭菜都吞下肚中,去漱了口,将脸上的脂粉洗净。

磨磨蹭蹭走到床边,一骨碌滚到里侧,“那我们歇息吧。”

景天望着缩成一团的半夏,好笑道:“我们还有正事没办。”

存了这么多年的理论知识,现在是时候用在实战上了。

半夏心里酥麻,有些害怕,但又忍不住靠近。

一切水到渠成。

次日景天神清气爽,半夏只觉腰背酸软。

心有余悸,老早就做足了心理准备,却还是超出预期,果然景天那一身腱子肉都不是白长的。

又过了十来天,进到腊月,景天还记着要去礼房报名县试,就拉上半夏去找了李言卿,让李言卿写了认保书,好带上保证书去礼房报名。

李言卿是明山镇知名的秀才,为人也比较谦和,许多准备应试的人都上门送礼,希望李言卿以廪生身份具保,给他们写担保书。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上了私塾,私塾老师便是廪生秀才,老师会为要参加县试的学生统一担保。

李言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收礼,核实过人品德行没有问题,他才收了礼,写担保书为其具保应试。

景天算是其中特例,没有送礼也没有奉承,李言卿直接就答应为他具保。

李言卿不是第一次写担保书,轻车熟路就将担保书写给景天。

李言卿为了方便,只答应为五个品行端正的人具保,给几人通了气,让他们相约前往,以便填写互结保单。

除此之外,他们还需出几十文铜板,去跟县学的老师买小结、大结各一纸,填上本身的姓名,年岁,籍贯,往上三代父母祖宗履历。

带着这两份填写完毕的纸和廪生出具的担保书,到礼房上交三百二十四文钱纳卷,由礼房确认身材外貌写上,再填写互结保单,方算报名完成。

李言卿算是十分尽责,收了礼物,便带几人去买了大小结,填写完成后去礼房纳卷。

礼房是县衙下属部门,差人搬了一排桌子凳子到院子里,有数人坐在桌后面给前来报名的人作登记。

去报名的不止景天一行,还有有山河县治下几十个镇子准备参加县试的人。

报名的人从十一二岁到四五十岁不一而足,都规规矩矩排队而入。

景天五人忙上前排队,选了一队列相对较短的排上去。

报名感觉算不上迅速,上交三卷后,登记之人要收银钱,还要打量报名之人,写上体格和外貌特征。

而后五人写了互结保单,若一人作弊,五人同罪。

并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排队时总觉得旁边的队列比自己所排这一队快一些。

半夏陪一行人站了半日,身后又跟了一行人,才终于轮到了这边。

登记的人连续做了几个时辰相同的事,态度算不上好,伸手接过景天递上的三卷,头也不抬的问道:“全名,年龄,何方人士?”

“李全,木子李,人王全,二十一整,明山镇清水沟人士。”

纳卷之人抬头面无表情打量景天片刻,在体格一栏填上高壮。

景天一愣,他觉得自己没那么高壮吧?偏头看了一眼半夏,顿时又觉得自己还是挺高挺壮的。

外貌特征很简略,就写了眉眼周正面色古铜无须。

写完这些后,那人给他递了一张写有规范格式的纸,“三百二十四文,不设找补,写互结保单,一起交到林教官处。”

半夏忙把事先准备好的钱递给那人收好,景天接过纸张,去一旁的桌上填写互结保单,所谓林教官,应该就是最那边抱着个暖手炉的人。

又等同行的五人处理好,一同在互结保单上署名。

景天看了看李言卿,这互结保单一写,五人就等同于一根绳上的蚂蚱,只要其中一人作弊,五人连坐。

有次担心的不止景天一人,旁的几人也在相互打量。

见此情,景天反倒放下心来,如果有人老神在在,不担心这事,那人可能就有问题。

一般担心别人连累自己的,都是不打算作弊的。

李言卿索性摊开了说,一脸严肃,“我虽然大体了解过你们的为人,但还是要说,你们谁也别动歪脑筋,不仅害己还害人,凭本事考上就是考上,考不上来年再试,若是舞弊,永世骂名,孰轻孰重你们自己掂量。”

几人低下头去,拎着互结保单的纸张晾干了墨迹,叠起来,交到那边的林教官手上。

知人知面不知心,从小认识的人你也不能保证全然了解他,但制度如此,总要找人互结保单。

既然李言卿都这么说了,那便放下心来专心备考。

纳卷之人只是看了一眼,就收起来放到一边,继续捂着手,等下一行报名的人上前。

景天摸摸鼻子,这是不是就算报上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