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王妃养成记
57746300000052

第52章 传宗接代

过了中秋, 陈君然要回县学, 邀了李言卿一同上路。

这一去,要到年底腊月才回转。

景天与陈君然仔细商讨了一番,让陈君然买上一些网格布料,闲暇之时点出成品, 在县里推广一下。

如果赚了钱,景天就暂时不分成, 都归陈君然所有。

唯一的要求,是日后半夏可能要进县城拓展市场, 让他做个向导。

陈君然自然满口应下, 他自跟着景天学习点制挑花刺绣, 六月中旬点了第一幅成品, 到现在两个月的时间, 手里有十一两银子。

这十一两,够他这半年的笔墨膳食开销,再不用往家里拿钱。

对于半夏夫妻俩的携带之恩, 陈君然记在心上, 若有机会还上几分, 定会全力以赴。

前两个月有陈君然加持, 挑花刺绣疯狂接单,两人每月点了二十余套。

陈君然一个月收入在五两左右, 景天分得一半也是五两左右。

加上景天自己点的十套, 每个月就有十四五两的净收益。

上交二两给父母, 每月手里都还剩下十二三两银, 尽数拿给半夏放在一个木盒子里,挂了把锁。

半夏空闲时候拿出来数了数。

她之前的积蓄有十五两,接绣活的报酬拢共七两又一钱;拿了三两给景天做挑花刺绣的成本,剩下四两一钱;点心生意还赚了三两,一共是二十二两又一钱。

加上景天近四个月的挑花刺绣收入三十六两,一共就是五十八两又一钱。

景天在旁边看着半夏数钱,笑道:“你又长了一岁,除去用来上税的十七两银子,我们还剩四十一两,拿二十两给县太爷送礼应该是够了的。”

半夏点头,“应该是够了,县令是七品官,年俸四十五两,禄米四十五斛,加上养廉有三四百两,这二十两虽然不多,但也算不得少。”

入籍这事对县令来说不算太难,只需要里长证明此人是这个村的人,将名字籍贯登记造册即可。

虽然存了够数的银子,景天与半夏却没有急着去找里长,打算过两个月再去,以免给人一种他们几个月就赚了很多钱的错觉。

所谓树大招风财不露白,这种事还是藏着掖着比较好,不要到头来没赚几个钱还招人眼红。

陈君然离开后,挑花刺绣的订单便接得少了,景天每月固定点制十套,旁的时间着重花在念书写字上。

明年二月份县试开考,景天还剩一本书没有背完。

剩下的这本春秋字数最多,他需要将春秋整本的背下来,明年开春到考试这两个月,赶着把四书五经从头到尾的来一次考前复习。

虽然只点十套挑花刺绣比之前七月八月收入骤减,但每个月上交二两后也还剩下四五两银子,算不上太少。

毕竟翠枝出一个月摊才二两收入,相比之下,他们这个是翠枝的两三倍。

自上次半夏打了翠枝的娘家嫂子,大伯母很久没有动静。

单独一人的时候,老远看到半夏都绕道走。要身边跟着男丁,赵氏才敢靠近半夏三尺之内。

虽然赵氏知道,翠枝说半夏把猪活活打死是为了吓唬周氏,但半夏拎着木板照头就打的样子,深深的刻在赵氏脑子里。

怕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触了半夏霉头,半夏不仅年轻,身边还跟着头狼,她肯定打不过也跑不掉,指不定就被打个半死。

出了上次汤药的事,景天出主意,让翠枝和大狗都去镇上找个大夫看看,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有孩子。

大狗与翠枝心里忐忑,一直不敢去看,怕大夫在自己身上看出个什么没法医治的毛病。

景天和半夏好说歹说,王氏也跟着帮腔,磨了一个多月,二人才去了镇上的医馆。

大狗不让家里其他人跟着去,就带着翠枝过去医馆。

半夏和王氏守着摊子,等半天才见翠枝和大狗回转,手里拎着一包药。

王氏迫不及待,带着些许期盼,“怎么样?大夫怎么说?”

翠枝和大狗对视一眼,皱着眉头,“大夫说我俩都没毛病,身体健康,只是给我抓了一副什么暖宫活血的药材。”

说起大夫诊断的过程,大狗一阵脸热,号脉也就罢了,那大夫尽是问些让人难以启齿的问题。

什么房事的频率,能坚持多长时间,有没有后续疲软无力的症状,还问翠枝月事是否规律。

虽然都是些让人羞涩的问题,但老大夫一脸正经,他们也只得硬着头皮一一回答。

好在没诊断出什么无法根治的隐疾,他们还有盼头。

翠枝凑到两个女眷耳边,悄声道:“大夫说我可能是容易滑胎的体质,让我好生记着月事时间,不要做过重的体力活,我之前有过一个月来两次月事的状况,也有两个月来一次月事,一来来半个月的情况,他说那可能是在我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用力过猛就滑了。”

在深山沟,女子都下地干活,经常背东西都不在话下,没有多少人出现这种情况。

翠枝没仔细记着月事时间,只是记得有一个月好像来两次月事,有些时候两个月来一次,她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她最开始来月事之后,歇了半年才来第二次,后来时不时的闭月,算不上规律,记时间也没什么用。

之前一个月来两次,她还觉着是不是要把闭月的次数补上。

现在被大夫一说,仔细想来,来十来天月事的那两次,都是在农忙时候。

第一次是她一个人搬了家里那个大水缸之后,觉得下腹坠痛,而后断断续续来了十来天的月事。

第二次是她上山砍柴,砍得多了些,扔了觉得可惜,又没时间来第二次,心一横就全都捆在背架上背了回家。

不算疼得不能忍,翠枝就没在意,反正每次月事下腹都有些坠痛感,腰酸背疼的是常事。

“哎呀!都怪我们不注意。”王氏气得跺脚,那几次可能就把她的大孙子都流在草木灰里去了。

“以后重的东西你都别拿,好好养着身子,按时吃大夫给你抓的药,仔细记着月事时间。”

翠枝还没说话,王氏又道:“从下次开始,出摊让大狗送你们,你空着手跟来,守着卖完,材料要是需要买得多就提前打声招呼,大狗来接你们。”

大狗嘿嘿笑了笑,“成,只要媳妇儿能给我生个大胖儿子,什么都成。”

翠枝白了大狗一眼,“那要是生的闺女呢?你是不是就不喜欢了?”

王氏握住翠枝的手,“只要能生,闺女儿子都行,越多越好。”

大狗赶紧道:“哪能啊?只要是我的我都喜欢。”

“呸!”翠枝啐了一口,抬手打了大狗一巴掌,“不是你的难道是我去什么地方嫖来的不成?”

大狗词穷,抓耳挠腮憋出一句,“那,那只要是媳妇儿生的我都喜欢。”

半夏忍俊不禁,旁边王氏还在絮絮叨叨叮嘱翠枝。

“平时做点心也是,虽然我跟你爹和大狗下地去了,但家里都有人,半夏和二狗都在,要拿什么就叫他们帮着,娘知道你倔又要强,别逞能。”

翠枝无奈道:“好啦娘,我知道了,我会仔细注意着,不会胡天胡地乱来的。”

大狗和翠枝在前面守摊,顺便浓情蜜意打情骂俏。

王氏又看向半夏,悄悄问道:“那……半夏你月事规律吗?要不要也去找大夫抓副药试试?”

半夏脸一红,“规律,我挺好的,我与郎可能还没到时候,不急。”

她之前主动说愿意伺候景天,结果景天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她。这些日子,她把景天浑身上下那些滑溜溜的腱子肉都摸了个遍,可景天除了搂腰亲吻,不触碰别的禁地,最终还是没有更进一步。

她身体没什么毛病,但像这样是不可能怀孕的。

王氏不疑有他,“可得加把劲啊!都快一年了。”

“嗯……”半夏含含糊糊的应着,恰好有人上门取货,忙不迭过去应酬,免得王氏继续跟她说这事。

今日王氏和大狗没有忙着回家,直到与半夏和翠枝看着卖完了点心才一同回家。

大狗将两个背篓重叠起来,一个装在另一个里,木板插进去,买了材料,全都背在背上,依然健步如飞。

已经十月份,地里的庄稼收了个差不多,后面两个月算是一年中相对清闲的日子。

只是在地里种上豌豆和肥田草,剩下的地松土翻过来,为来年播种做准备。

去年没有种肥田草,因为肥田草只能喂猪喂牛,去年他们家没有猪。

今年喂了两头猪和十来个鸡仔,种一些收回来晒干打碎拌苞米面喂猪喂鸡,可以省去上山找猪草的时间。

晚上回屋后,景天坐在桌前看书,半夏在一旁临摹景天点好的成品。

最近一月有余,半夏都在复刻景天完成的挑花刺绣。

裁剪相同大小的底布,穿上暗线后,数着格子点上一模一样的花色。

一般景天点制一套,半夏就如法炮制跟着点一套,制作色板按照景天的配色挂上绣线。

有时景天点一套半夏复刻几套,一些按照她的眼光重新配色。

一起拿去街上摆卖,不用等待,看上就能交钱拿走,哪怕跟别人是相同的花色,也有很多人愿意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