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王妃养成记
57746300000033

第33章 惯为犬首

半夏习惯了发号施令, 虽然她曾经只是一个婢女,处于社会最底层。

但无论如何她也是奴隶中的上位者, 领导者。

读到翠枝的眼神,半夏略微颔首。

翠枝会意,掀开纱布,拿起一块豌豆黄,塞到大河手里,“大河乖, 尝尝婶子做的点心。”

大河自来到摊前, 目光便越过摊子, 一直看着半夏。

他亲眼看到半夏点头示意过后,大婶才给他拿的点心。

大河不过七岁, 没人注意他,翠枝又往小赵氏手里递了一块豌豆黄, “尝个鲜儿吧,咱们家穷,没有本钱做太多, 这么点卖出去只够回本的。”

翠枝暗示小赵氏, 自家很穷, 不至于把点心大量的白送给别人吃。

她选了成本相对便宜的豌豆黄,因为旁的成本高个头大, 送人吃两个就是十来文钱, 她不舍得。

小赵氏没有推脱, 两口吃了那块豌豆黄, 意犹未尽吧唧一下嘴,“这是豌豆的味道,但比豌豆好吃,多了甜味儿,这个叫什么?”

“半夏说这个叫豌豆黄。”翠枝挨个给小赵氏说了名字,买过的人都知道这些点心的名字。

有客人上门,翠枝就忙着招呼客人去了。

小赵氏却没有离开,带着大河站在一边,等翠枝把客人送走。

翠枝方一停手,小赵氏上前了小半步,“那个……翠枝啊,我们家还有好些豌豆,你能不能把这个豌豆黄的做法告诉我?”

闻言翠枝脸色不着痕迹沉了沉,“不好意思啊大嫂,半夏说过,这些手艺暂时不能外传。”

小赵氏拒绝,面上有点挂不住,“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豌豆黄比豌豆好吃得多,想学来做给大河和栓子解馋而已,没想过抢你们的生意,能不能请你帮嫂子问问半夏?”

翠枝突然笑了一下,“我也没说嫂子是那个意思嘛,半夏就在这儿呢,嫂子你自己问。”

“问我什么?”翠枝声音有些大,小赵氏还来不及开口,半夏已经笑着问道。

小赵氏硬着头皮道:“我是想问问,能不能教我做这个豌豆黄,我家很多豌豆,学会了做来给小孩子解解馋。”

“这样啊?”半夏思索片刻,“你把豌豆拿来我们家,买蔗糖过来,我和嫂子吃亏一点,无偿给你做如何?”

半夏的话,让小赵氏表情一滞,顿了顿才道:“还要放蔗糖吗?”

“自然,不然是不会这么甜的。”半夏望着小赵氏笑得和善。

小赵氏扯了扯嘴角,“还是算了吧,我也不好时常麻烦你和翠枝,你们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不知道婶子会不会做?我找找婶子。”

半夏有些失望,如果小赵氏心思单纯,真打算只是做些给孩子解馋,便不会这般作态。

小赵氏以退为进,想看翠枝与自己会不会主动提出,教她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还提起王氏,间接的表示要找王氏告状。

半夏其实不介意教小赵氏做甜品给小孩解馋,只介意别人的动机。

若旁人真心实意对她,不用开口她也会成倍还回去。

但如果……别人一开始就抱着算计她的心思,莫怪她做了那铁公鸡。

半夏笑道:“说得也是,还是大堂嫂想的周到,我们确实难以挤出时间做多余的点心,娘要下地要做饭的,也没空。若大河和栓子实在想吃,大堂嫂就来我们摊子上买吧,都是一家人,我照成本价给你。”

“好,好啊,我还有些事,那就先走了,翠枝你们先忙。”小赵氏扯着大河往街角走。

“堂嫂慢走,注意脚下啊。”

送走小赵氏,半夏和翠枝目光对上,不禁相视而笑。

小赵氏分明受了赵氏的教唆,来跟她们套话的。

之前还不是很确定,翠枝眼尖发现街角暗中观察的赵氏,已示意半夏看过。

景天一直站在半夏身侧,看着这两妯娌套路小赵氏,一时十分好笑。

或许是他雏鸟情节,或许因为他是个颜控肤浅的人,或许半夏很有人格魅力,或者以上都有,他看半夏是越看越稀罕。

小赵氏拉着大河绕过街角,与一直等待的赵氏迎面碰上。

刚想开口,赵氏却弯腰推开大河,“你去那边玩,我不叫你你别过来。”

赵氏还对上次半夏一个糖人就撬开大河的嘴心存芥蒂。

大河耷拉着眼皮走开,赵氏才看向小赵氏,“怎么样?她们会教你做吗?”

小赵氏被半夏的太极打得心里憋堵,脸色有些不好,“娘,下次别让我去嚯嚯半夏成不?咱划不过她,方才又是几句话的功夫,把我抛过去的包袱抖了个干净,绕来绕去就让我去跟她买点心,说照成本价给我,不买倒还显得我小肚鸡肠了!”

“买什么买?”赵氏咬着牙巴,眼珠子乱转,钻研有什么方法能让半夏把生钱的道道给吐出来。

她们当然不会来跟半夏买点心,半夏嘴上说照成本价,谁又知道成本价是多少?肯定会借机讹人!

她算看出来了,李老汉家这次是真走了狗屎运,出钱倒贴的货居然这么能耐!

小赵氏看自家婆婆的嘴脸,就知道这个婆婆在想什么,顿时沉下脸。

“娘,你有什么主意你自己上,不行就找梅芳艳芳,别找我,我还是要几分脸皮的。”

说完不等赵氏搭话,转身牵着大河离开了。

赵氏气得跳脚,这大儿媳跟她是本家,一直与她一条心,现在居然暗讽她不要脸皮!

从街角偏头,远远看了半夏翠枝一眼,恨得牙痒痒。

过去几十年她都是这么过的,家里没一个人说她不好,半夏是她的克星,一下就害得她被家里人嫌弃背离。

却又无可奈何,半夏做事说话滴水不漏,让人无从下手。

跟半夏对上,实质的好处占不着不说,就连口头上的便宜她都讨不了好。

赵氏狠狠剜了半夏一眼,跺脚离开,等以后逮到机会,再把场子找回来就是。

翠枝往街角瞄了几眼,回头对半夏道:“大伯母大约是走了。”

半夏没有抬头,“走了就走了吧,她不会懂以心换心这句话。”

翠枝眉头微皱,“大伯母记仇得很,以前娘跟她吵过一架,大伯母落了些下风,后来咱们家小片地里的苞米被绊倒一大片,虽然没有当场看见,但我比了地里的脚印,跟大伯母鞋码是一个大小。”

“……”景天无言以对,原来真存在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去绊断别人家苞米这种事。

而翠枝,居然还对比了脚印。

半夏刺绣的手顿了顿,“无碍,不过是些无关痛痒的小动作,随她去吧。”

不过,最好不要让她当场抓住。

既然半夏说没事,翠枝也就定下心来,想来半夏不会把大伯母的小动作记在心上。

“把剩下的给我都包上。”

李言卿一行跟翠枝说话,一行往翠枝身后看。

最近李言卿已成为这个小摊的常客,喜好甜食的李湘棉很中意这些新颖小食,不是很喜欢甜食的李言卿,也能吃上那么两块。

虽然知道半夏是有夫之妇,但靓丽的风景,总让人不禁多看几眼

每次都能在后面看到安静刺绣的姑娘,如今望过去,却看到姑娘身侧多了个一手执卷的男子。

“那个男子是谁?”李言卿好奇,翠枝说过,半夏是她弟媳。

既然如此半夏的丈夫应该是个农夫。

而半夏身侧这个男子,除了皮肤稍黑衣料粗糙之外,神态气韵不俗,与这满街的农夫有着天壤之别。

“谁啊?”翠枝随意回头看了一眼,手上麻利的给李言卿打包着点心,道:“那是我小叔,半夏的丈夫。”

“你小叔?”李言卿又看了景天几眼。

翠枝把打包好的点心递给李言卿,“对,我小叔李二狗,八十三文。”

“李二狗……”李言卿忍不住笑出声,这名字还真是……别有新意。

“你叫我?”景天之前就注意到李言卿打量自己和半夏,之后还叫起了李二狗。

那模样,分明是在嘲笑于他。

景天比李言卿高了大半个头,此时景天走到跟前,气势乍起,李言卿顿感压力陡增。

面上却毫无异色,笑道:“我与你家嫂子拉个家常,不是有意提起你的名字,若有冒犯,还请见谅。”

景天爽朗一笑,“无妨,贵姓?”

景天对自己现在的身高很满意,随意往别人跟前一站,便能让人气弱三分。

“免贵姓李,家父是城南李长云李员外。”

李言卿下意识搬出自己的父亲,随后看到景天手上的书卷,有些意外,“没想到你能识文断字,读这四书之一!”

景天看了看手里的草纸卷,“见笑了,我虽身处穷山恶水,置于穷苦之家,也略有薄志。”

“英雄不问出处,薄志同样是志。”

李言卿将钱付给翠枝,拿上点心往回走。

景天看着李言卿挺拔的背影,心里松口气。

他能察觉李言卿打量半夏的目光,同为男人,自然知道那目光是什么意图。

一番试探下来,李言卿并不是林老二一流的无赖,便不用担心上次的事情重演。

李言卿回到家就开始收拾包袱,要去县学念书。

一路走来,脑海里总是浮现李二狗那副神态。

李言卿与陈君然是同窗好友,不过他天赋优于陈君然,是当届定额内廪生,家境优越却不用自供伙食。

他曾有意将自己的膳食分与陈君然,奈何陈君然傲骨铮铮,不吃嗟来之食。

甚至有意避开他亲妹李湘棉的爱慕,就怕旁人说人穷志短,傍大树吃软饭。

今年县学开学,他并未跟陈君然一同上路。

因为他准备在这明山镇做个土财主,宁为犬首不做虎尾。

他李家在明山镇,是首屈一指的士绅。

走出明山镇,便连末流也算不上。

可若李二狗一介山野村夫都有走出去的野心,他又怎能落于人后?

看了看刚刚买回来的那包点心,李言卿将它塞进包袱里,并未拿给李湘棉。

李长云把李言卿送出家门,捋一把胡须,对旁边的管家道:“嗯……此前我好说歹说这小子都执意留在明山镇,出去遇到一个农夫,竟能改变他的想法。”

管家一躬身,“回老爷话,那农夫,是大公子中意那个姑娘的丈夫。”

“哈哈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无论如何,这都是好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