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王妃养成记
57746300000149

第149章 大智若愚

汪一行叫来林氏, 让其把汪暮霞身边的丫头清洗一遍,不要再留下祸患。

景天对汪一行道:“现下还用不上将军插手, 请将军暂时按兵不动, 待我设法将小圆的仇报完,再来请将军助我一臂之力。”

“自然。”汪一行求之不得, 刚好可以观望一二。

若是李全能将吏部尚书扳倒,当称鬼才, 与这样一人共事, 才高枕无忧。

李林留下来陪汪暮霞,景天和半夏没有多留,坐上马车离开了。

二人在车上沉默片刻,半夏道:“景郎……我知道你怕我触景生情, 但我还是要去送小圆最后一程。”

景天长叹一口气, 打起帘子对车夫道:“去永安街小院。”

半夏忧心忡忡, “吏部尚书……是大皇子的人,下令对小圆下毒手的罪魁祸首, 是大皇子。”

“而大皇子身后有徐阁老, 我们想要为小圆报仇,只怕是难上加难, 毫无胜算。”

景天面上毫无波动,沉声道:“我留了一手, 不管是大皇子还是四皇子或是六皇子七皇子, 我当初只为以防万一, 如今竟成了现实。”

“你留了什么?能否有把握?”半夏有些担心, 若是要给小圆报仇,面对将是当下朝中最大的势力。

若不给小圆报仇,她心里恨意止不住,恐怕小圆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

景天颔首,道:“只要华元帝还活着,我们就有机会,害小圆殒命的,除了大皇子黎疏,还有四皇子黎隽。”

“是黎隽燃起事情开端,黎疏听信了流言,黎疏不仅针对我们,还将黎隽残存的羽翼斩得差不多了。”

半夏视线与景天撞上,看到对方眼中的坚韧与纯粹。

“人生不过百年,惟愿浩气长存。”

本想与人为善顺流而下,求个安乐富足,却遭受无妄之灾。

善人不得善终,恶人逍遥快活,还有什么天理可言?若对此视而不见,在这世道苟延残喘,与恶人有何差别?

如今,只能选择逆流而上。

二人来到小院,并肩进入堂中,小圆的尸体端正放在长案上,无暇白布盖住,只能看到轮廓。

“你可准备好了?”

半夏点头,景天把白布慢慢拉开,残破的面容再次暴露在空气中。

“小圆……”半夏高估了自己,在看到小圆那一刻,强撑的情绪轰然崩塌一溃千里,泪水瞬间模糊视线。

看不清眼前的景象,小圆生前的音容笑貌和尸体的残破却仿佛就在眼前,形成强烈对比。

景天将半夏整个圈入怀中,二人紧紧相拥,濡湿了春衫前襟。

“为何……为何要对小圆下此狠手?为何要将她的脸划得面目全非?”

景天顿了顿,他只告诉半夏仵作推测的凶手特征,未告诉半夏小圆脸上的伤,是活着时被人硬生生割开的。

“下手的人,想制造汪暮霞和小圆争风吃醋下毒手的假象,汪暮霞嫉妒小圆,便会划烂小圆的脸。”

半夏伏在景天胸膛,半晌才停住抽泣,“竟能对一个无辜的弱女子下此狠手,简直令人发指!”

景天一下一下给半夏抚着背,他已不想再指责什么,只想让幕后主使血债血偿。

半夏抬头,再看向小圆,小圆的手上还死死抓着账本,那些本该昨日带给她的账本,被水泡得变了形状,染着腥红。

伸手去拿,一下却没有拿出来。

景天在一旁道:“仵作试过了,除了撕毁,没办法将账本从她怀抱中取下来,另一边的香囊倒是容易许多。”

半夏收回手,“算了,随它这样吧,账本与小圆一起下葬。”

说着,示意家丁将白布给小圆盖上,寻个日子办葬礼,找一块风水宝地,给小圆当做墓地。

半夏回家交代了管家,给小圆买楠木棺材,好生安葬在郊外风景优美的地方。

小圆的死,翠枝和王氏都觉得难以接受,明明正值青年,却惨遭毒手。

“小圆这个苦命的孩子……本就没有任何亲人……如今连自己都下去了。”

半夏缓缓道:“我们便是她的亲人,安生下葬,报仇雪恨,一步一步实现。”

王氏道:“你放心,无论你和景天需要什么,只管与我说就是,能帮忙娘尽量,不给景天拖后腿。”

王氏搭手为小圆操办了后事,算不上风光大葬,因为只是自家人参加葬礼。

半夏给小圆的坟撒上第一把土,站在墓前,请愿让小圆下辈子衣食无忧安乐一世。

汪家没人来参加小圆的葬礼,镇国将军与景天之间没有任何异样,也没有任何动静,仿佛一切都沉寂了。

这让大皇子摸不着头脑,按照常理,这两家反目的几率高达八成,就算没有反目,也不应该如此安静。

黎疏与徐千章等人议事时提起,道:“依你们看,这李全和汪一行是怎么回事?”

“李林的红颜知己陶小圆确实已经死了,也全套栽赃,探子说那日李全与凤阳郡主去过镇国将军府,回来之后便给陶小圆办丧事,除了李林并未参加陶小圆的葬礼之外,没有什么波澜。”

“或者,外公和孙尚书的情报出错了,那个陶小圆于李家来说,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下人,惨死并不能让李全或是凤阳郡主有所触动。”

皇后徐空思道:“确实有些说不通,当初我将沈辞的孩子流掉,然后栽赃给昭贵妃,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沈家和秦家结盟无望,最后相互磋磨得什么都不剩下。”

吏部孙尚书生得一脸苦相,“我们安插在镇国将军府的人,已经多日没有音讯,那个丫鬟家里人收到的说法是得了传染病暴毙,尸首已被汪家妥善处理。”

徐千章眯着眼睛,道:“也许……我们的计策被汪一行和李全识破了。”

黎疏剑眉一皱,“我觉得不大可能,我的安排,连细节都考虑到了,怎么可能如此容易被识破?”

徐千章看了黎疏一眼,“永远不要低估对手,虽然李全还够不上当你的对手,但确实有几分能耐。”

“此事暂且不用管他,事情比我想的顺利许多,如今大势已定,黎隽孤立无援,李全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人,按现在这个局势,他八成几率会选择按兵不动。”

“经过此事,就算陶小圆在李家的地位无足轻重,李全也不会和汪一行一条心,所以,你大可以专心应付旁的事,李全只需要留意一下即可。”

黎疏道:“如今事情已经处理得差不多,我胜出几乎是毫无悬念,父皇却迟迟不将太子的名头给我。”

闻言,徐千章道:“先专心压制你的几个兄弟,以防其临死反扑,你父皇活不了多久了,耐心等着,他会把太子的位置给你的。”

皇后笑了笑,看向黎疏,道:“你外公说的不错,近几日我探了陛下的口风,对你评价不错,太子之位已是囊中之物。”

黎疏不□□风得意,比之别的弟兄,他一开始就占了绝对的优势,无论是出身还是后盾,皆得天独厚。

黎疏等人疑惑景天和汪一行为何不反目,让人留意着景天的动作,没几日就收到了新的消息。

汪一行和李全没有正面冲突,倒是李林与李全反目了。

因为李全要彻查汪暮霞,让李林暂缓与汪暮霞的婚事,但李林不愿意怀疑汪暮霞,更不会因此推迟婚期。

于是李林与李全闹掰,连陶小圆的葬礼都未去参加。

这下黎疏彻底放下心来,虽然结果跟当初想的有点出入,但效果是一样的,汪一行跟李全不会再结盟。

小圆葬礼之前,景天便着手安排。

要对付大皇子,得一步一步来,将其得天独厚的丰满羽翼拔除,下一步计划才能让其无法脱身。

但首先得让黎疏等人相信离间计起了作用,对他放松警惕,确保不会全力对付他。

做戏做全套,哪怕汪暮霞心怀愧疚,却没有来参加小圆的葬礼,甚至连李林都没出现在葬礼上。

春闱时,景天以徐千章的笔迹,给吏部尚书之子孙庄送了一份礼物。

这份礼物,是春闱的考题,景天提前泄露给孙庄,让其找人代答,然后背下答案。

进入考场后,直接将背下来的答案填上,不会被搜到小抄也不会被怀疑。

景天当初不过一试而已,考题后面说过看孙庄的意愿,若孙庄为人正直坦荡,便不会行作弊之事。

但孙庄显然对这事接受度很高,靠着景天提前给他的考题,直接考上了贡士。

景天的信中,除了几处徐千章特有的笔迹之外,没有任何表明身份的语句。

信中特意交代过孙庄,为了以防万一,此事要绝口不提,烂在肚中。

孙庄知道科举舞弊的严重性,当然不可能再提,至今都以为是自己人在帮他。

当初做这件事时,黎隽还没有把景天推向风口浪尖,黎疏是最有可能得到储君之位的皇子,景天打的是一举两得的主意。

他虽然在夺嫡时装怂没有站队,但日后若黎疏夺嫡成功,他便不着痕迹把这事透露给吏部尚书,卖一个人情,刷一下好感,立刻就能从中立变成黎疏党派的人。

若是黎疏倒霉,阴沟里翻了船,他就把这事烂在肚子里,反正他一直是中立派,只要继续出政绩,新君不会对他怎样。

而另一个用处,景天本来觉得不会派上用场,奈何世事无常,如今,就要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