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王妃养成记
57746300000128

第128章 诞下麟儿

路上行人甚至没能看清奔跑之人的脸, 只看到一头戴乌纱身穿官袍的人从身边呼啸而过。

不禁大眼瞪小眼, 这是哪个官老爷?竟然如此不顾仪态在路上狂奔!

景天远去后,跟在他后边的家丁才气喘吁吁路过,路人对他行注目礼,让他很是尴尬。

谁再说文人墨客手无缚鸡之力他第一个不同意,他家老爷明明是拿笔杆子吃饭的, 蹦哒起来比他这个干力气活的厉害多了!

景天赶到家里时, 半夏已经进了偏院的耳房。

半夏提前布置了偏院,床铺灶台一应俱全, 取一间屋子做产房之用。

府里丫头仆妇忙紧忙出, 有条不紊。

景天为尽力保证半夏万无一失, 快要到临盆这个月,便寻了晋安城最好的两个稳婆, 让其在府上待命。

所有事宜景天都提前顾及到了, 如今倒是不至于手忙脚乱, 但他依然难以避免的心慌。

景天来到偏院,看到小圆等人都站在院子里, 急忙问道:“半夏怎么样?一切都还好吗?”

翠枝道:“稳婆给半夏摸过, 说位置很好,孩子也没有太大,只是半夏要遭罪,但每个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一切都会没事, 你不用太过担心。”

“这就好这就好……”景天嘴上应着, 来回踱步的行径却将他的慌张暴露无遗。

说完全不担心是不可能的,这么大的孩子要生出来,想想都觉得心颤。

好在稳婆说胎位是正的,孩子不算超重,让景天又多几分信心。

景天不止担心半夏出意外,半夏要遭罪他也如同在油锅里煎熬。

木质的墙壁并没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在院子里能听到半夏断断续续的闷哼,持续很长时间。

时间越久,景天就越觉得火烧火燎焦躁无比,这种感觉很不好,恨不得冲进去与半夏分担一些。

但这只是前奏,景天已经不知道过去多久,忘记时辰忘记饥饿,只听屋里的声音越发大声和痛苦。

景天感觉那声音好像一把钝刀,在他心口上来回的挫,在不热的天气里出了一身汗。

旁边小圆看着景天走来走去,面色发红,额头上爆起青筋,双目近乎赤色,实在有些难看。

不由得担忧道:“老爷,您还好吗?要不您去歇一会儿,看样子应该是快了,这里有我们招呼着,没什么大碍的。”

“不!我就要在这儿等着!”

景天声音有些大,吓得四周的丫头一个激灵,而后匆匆低头忙碌,不知道自家老爷这是什么毛病,要当爹了还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王氏安慰道:“你不要这般跟自己过不去,娘与你嫂子都是过来人,一切都是正常的。”

景天抬手抹了一把脸,他知道这是正常的,但情绪根本由不得自己控制。

终于,一声响亮的哭声传来,景天紧绷的状态放松,天空仿佛都亮了几度。

一个稳婆在屋内收尾,另一个抱了孩子出来报喜。

“生了生了!是个少爷,母子平安!”

听到母子平安,景天才算彻底松了口气,看一眼自家粉红粉红皱巴巴的儿子,直接绕过稳婆朝屋里去了。

一行走一行说:“大吉大利,全府有赏!”

稳婆一愣,本来要把孩子递给他爹的,结果孩子他爹只是看看就绕开了,让她一下子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王氏忙不迭的凑过去,把孩子接在手里,“哎呀看看这秀气的小样儿!跟咱景天和半夏多像!我又有个大孙子啦!”

府里下人看到景天的做派,第一反应跟稳婆一样,觉得这个孩子是不是不受宠。

按理来说不应该啊!老爷与夫人分明十分恩爱,夫人又是头胎生子,这嫡长子应该被老爷放在心尖上才是。

不过,无论如何都是主子的事,轮不到她们置喙。

景天跨进屋子,没有通风的屋子湿热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一股子血腥味。

稳婆看到穿着官服的景天,忙放下手中的盆行礼。

“参见翰林老爷,这里还未收拾干净,老爷还是不要进来的好,以免晦气。”

景天摆手道:“不用多礼,你做你该做的事就好。”

打了帘子走到床边,半夏面色有些惨白,殷红的唇失了血色,看上去有气无力。

幸而生产过程很顺利,过不了多久半夏应该就能恢复的。

坐在床边握住半夏的手,放在唇边吻了吻,“夫人辛苦了。”

半夏唇角弯了弯才睁开眼睛,眼里光彩依旧,看到景天两手空空后却一愣,“我们的孩子呢?”

景天也是一呆,道:“我以为你为他遭了这么多罪,暂时会不想看见他,就没抱进来。”

半夏忍不住白了景天一眼,“哪个母亲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生下孩子会不想看见他的?我还没好好看孩子就被抱出去了,你赶紧去抱回来我看看。”

景天赶紧起身,“好好好,我这就去抱,你别激动也别乱动,乖乖躺着。”

景天一出来,数双眼睛直溜溜看着他,看得他都有点不自在。

“那什么……半夏要看孩子,娘你把孩子给我一下。”

王氏会心一笑,“好好好,来,小心一点。”

景天看着小小的儿子,一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只得小心翼翼捧在手里往屋里走。

孩子才有景天两个巴掌大,显得十分脆弱,让他不自觉的,走路都开始轻手轻脚,说不出的滑稽。

翠枝不禁笑出声,想当初大狗抱小向书也是这般模样,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会很顺手的。

景天捧着儿子来到半夏身边,递在半夏跟前,“看,这是咱们的儿子,虽然目前一点也看不出我俩的样子。”

半夏把孩子接到手里,望着孩子笑得眉目弯弯,景天觉得半夏仿佛在散发柔和的光辉。

“儿子要取个什么名字?”

景天道:“你功劳最大,你说了算。”

半夏揣着这孩子快一年,睡觉都睡不踏实,半梦半醒护着肚子,吃东西得忌口,还有最开始的妊娠反应。

更别提最后撕心裂肺的痛楚才能把孩子生下来。

景天全程陪伴,却只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忙都帮不上。

半夏沉吟一瞬,道:“叫玉白。”

景天问道:“可是有什么寓意?”

半夏摇头,笑道:“我喜欢白玉,纯净无暇,而且玉白二字简单好写。”

景天莞尔,“那还真是一个很大的理由,就叫他玉白吧。”

对于名字景天不怎么在意,顺口简单就行,前世他的名字就叫李景天,不得不说写起来确实挺多笔画挺麻烦的,特别是小时候刚学写自己的名字时。

定下名字,景天叫来奶娘随行,把半夏裹个严实,一把抱回正房,放到大床上躺好。

照顾半夏吃了点清淡的东西垫胃,之后才将半夏取的名字告诉众人。

大狗哈哈一笑,“取名字这活特别难做,当初我们家向书的名字可真是难倒我了,还是翠枝机灵,取了个这么好听的名字。”

李老汉一摊手,“反正我们家族谱早就没了,也不知道字辈是怎么排的,随便取,取好听的就行。”

王氏附和笑道:“对,总比你爹那一辈大壮二壮来得好。”

说罢,又道:“咱们家现在不是有钱了吗?改天娘去给你们找个大夫,好生调养身体,多生几个。”

闻言,翠枝看了大狗一眼,道:“我一直在调养身子呢,向书才两岁多,不急。”

王氏道:“怎么不急?向书是小,但你跟大狗的年岁去了,一转眼就要近三十,怎么着也得再生两个才好。”

景天叹了口气,“顺其自然吧,我们的话……得看半夏意愿,不然就领着玉白一个也挺好的。”

“饭你们吃吧,半夏不能吹风,我去屋里陪她吃。”

景天专门做了有关产后护理的功课,别无所求,只希望半夏恢复得跟之前一模一样,别因为生孩子落下什么病根。

半夏才将近二十三岁,身体复原能力还是挺强的,只要尽心养护,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

因为半夏生孩子,景天招呼都来不及打就从翰林院回来,也只能在家一天,第二天得照旧去翰林院。

景天就需把要注意的事项逐一列给奶娘和两个贴身丫头,让府里上下好生照看着半夏,确保无一遗漏才安心离家。

他不仅要顾着半夏的身体状况,还得着手将夕黛一家人送上断头台。

现在三月中旬,距离侍卫出发去幽州过去两个月时间,苏家人大概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苏家人约摸再是两个月能到达晋安,而景天的证人才找齐五个,还没有汇合。

要等五个人从廊州和幽州的各个县城汇合到徐州,由陈君然差人护送到晋安,应该会比苏家人稍慢一步。

但是不急,苏家人到晋安后,还要等待礼部安排的吉日,又能拖延一段时间。

除了正事,景天现在每天都盼着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让人上瘾。

半夏没有娘家人,孩子出生的消息是送去了徐州,告诉村长。

另外就是通知还在清水沟的大伯家,虽然这些年交集甚少,但好歹也是李老汉唯一的直系亲戚。

时至四月十四,半夏出了月子,给小玉白办一场满月酒,晋安大部分官员都让自家夫人上门随礼。

遗憾的是因为距离关系,一个月时间不足以让村长收到信赶来晋安吃满月酒,别说更远的清水沟。

所以小玉白的满月酒只有身在晋安的人参与,远方的亲戚没办法赶来。

这场满月酒是翠枝操办的,因为半夏在月子里景天不允许她做任何事,生意上交给了小圆,家里的事暂时交给翠枝。

最重要的就是产后这一个月,不能吹风不能着凉不能劳累。

于是半夏这一个月就在全家和府上下人的看护下,按时吃饭喝汤,躺累了在院子里走走,看书都被景天限制时间,以免用眼过度。

为防止半夏无聊,景天专门找了说书的和戏班子,每天给半夏说上一段唱上一曲。

再逗逗小玉白,日子也还算有趣,半夏甚至没觉得有多难挨,这一个月就过去了。

今日满月酒,半夏已经恢复得差不多,气色红润,面上白嫩有光泽,又能与翠枝一起应酬宾客,不再被护得严丝合缝。

景天很欣慰,看样子半夏确实恢复得不错,除去上围涨了一圈,旁的没什么差别。

上围涨了这件事,景天是喜闻乐见的,托小玉白的福,他也能饱口福。

更欣慰的是,经过一个月时间,小玉白长开了,白白嫩嫩胖嘟嘟,眉眼都有半夏的韵,很是招人喜欢。

倒是半夏有点担忧,说好的儿子长得像爹才好,为什么小玉白现在看上去跟她比较像?

儿子要是长得像她,岂不是显得不够男子气概?

人家向书就长得比较像大狗,小小年纪虎头虎脑的,让半夏羡慕不已。

满月酒的宴席上,半夏还看到一个她不想看到的人。

夕黛和凤灵均竟然也来吃小玉白的满月酒。

本想视而不见,假装没有注意到夕黛,奈何夕黛与凤灵均直直走了过来。

“恭喜郡主喜得麟儿,郡主真乃大福大贵之人。”

半夏淡淡看了夕黛一眼,道:“过誉了,拜你所赐,现在晋安城内都说我是假冒的凤阳郡主,你再来说我是大福大贵之人,不觉得脸热吗?”

夕黛面色微沉,没想到半夏这般不留情面,连虚情假意的表面功夫都懒得做。

“郡主这是什么话?我不过是道出当年事实,郡主有一个厉害的夫婿,就算不是南阳王的血脉,不也照样稳坐郡主之位么?”

半夏笑了笑,声音冰冷,“你胆子可真不小,如今没有诰命在身不对本郡主行礼就罢了,还敢对本郡主我来我去,你觉得……本郡主该不该治你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他日若是让你母子二人得了封号诰命,岂不是要藐视皇威?”

此前对夕黛敬重有加,半夏作为郡主还称夕黛为伯母,奈何人家不承这个情,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

凤灵均正想发作,夕黛暗自咬牙,扯着凤灵均对半夏行了跪拜全礼。

“民妇参见凤阳郡主。”

半夏拿出华元帝来压人,夕黛不敢争执,所谓说多错多,要是让半夏抓住口头的把柄,加之华元帝睚眦必报的性子,只怕是凶多吉少。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封爵大典过后,凤灵均就是南阳王,比半夏的地位高,到时再来收拾半夏不迟。

半夏睨了二人一眼,“嗯,免礼,退下吧。”

夕黛拉着忿忿不平的凤灵均退开,凤灵均一把甩掉夕黛的手,道:“为何要对她卑躬屈膝?过一段时间我就是南阳王,她不给我这个弟弟留情面,我也不用顾及姐弟情分,不给她好果子吃!”

“住口!你这么浮躁,日后封为南阳王也成不了大事!”夕黛忍不住训斥凤灵均,对比凤尺素,凤灵均简直劣质不堪。

夕黛等得焦灼,华元帝的圣旨是正月下旬下达的,也是那时候叫了侍卫去幽州桢城接苏家人来晋安参加南阳王封爵大典。

侍卫是快马赶往桢城的,一个月左右到桢城绰绰有余,而现在已经四月中旬,过去三个月了,居然还没带着苏家人回转晋安!

凤灵均被夕黛训斥,更加不忿,“要成什么大事?我承了父亲的王位,还能得诸多赏赐,大富大贵高高在上过一辈子难道还不是大事?”

夕黛恨铁不成钢,道:“大事就是你有没有本事守着这些赏赐和名头大富大贵过一辈子!忍一时谋一世,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明白!”

凤灵均想了想,道:“好像挺有道理,还是娘聪明,那就听娘的。”

夕黛叹息,若不是她自己不能直接继承南阳王的爵位,何必拖这么个缺根筋的儿子一道?

关键这个儿子是半瓶醋,时不时觉得自己了不起,不想受她管控,让她疲于应付。

这次来吃半夏儿子的满月酒,只是想来看看风向。

结果一个满月酒宾客满座,连首辅徐千章和晋安几个世家都差人送了礼。

凤阳郡主是冒认的这件事,丝毫没有影响到李家的地位。

夕黛从烨王那里打听过李全这个人,知道李全是个厉害人物,但没想到这么厉害。

如今看来,想要拉凤阳郡主下马,得先从李全入手。

如果李全不受圣眷,没了华元帝的名头,他夫妻二人便什么也不是。

景天远远感受到夕黛看他的目光,那目光实在算不上友善,应该是对他起了什么坏心眼。

突然觉得有些可笑,他本以为夕黛是个厉害角色,只可惜“贪”字害人。

夕黛太贪心了,本来安分做个商户衣食无忧就很好,但看南阳王平反,便钻了空子想名利双收。

贪图名利就罢了,竟妄图以一己之力对抗于他们夫妻。

若他能被一个妇人轻易拉下去,就不可能走到如今的位置,也不可能在华元帝跟前晃悠。

满月酒过后,景天收到陈君然的书信,说五个证人已经汇合,确认过南阳王没有通房侍妾,只有一个女儿。

五人在侍卫的护送下上路了,估计一个多月能到晋安。

信件比人走得快,基本半个多月能从徐州送到晋安,如今收到信件,也就表示那五人至少上路半个月了。

看样子再是半个多月,五人就能到达晋安。

四月二十五,这边五个证人还在路上,苏家人已经到了晋安。

华元帝和景天的计策没有告诉礼部,礼部见人到齐了,就按照之前圣旨上旨意,着手定下大典日期。

大典定在端午节之后,五月初八举行。

礼部专程安排了官员,去给凤灵均和苏家人教授礼仪章程,以便大典当日不出岔子。

苏家人自然心花怒放,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面圣,还能受到皇帝嘉奖,日后锦衣玉食跻身高门大户。

夕黛的丈夫苏齐也摒弃前嫌,一家子其乐融融。

苏齐一开始听夕黛说凤灵均不是他的亲生儿子,简直犹如晴天霹雳,他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居然是个野种!

但夕黛跟他说了事情始末,慢慢的就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如今还觉得挺幸运。

要不是阴差阳错养了南阳王的儿子二十多年,他便不会有今天的境遇。

反正他另外还有两个儿子,那俩绝对是亲生的,到时候亲生儿子也沾南阳王的光。

一晃就到了五月初八,大典在吉时举行,华元帝正装坐在上首,苏家所有人盛装出席,凤灵均更是穿上了玄色蟒袍。

景天的证人在授封前堪堪抵达晋安,忙带往大典举行现场。

因为有个七旬老人,身子骨算不上好,路上颠簸又较大,稍微耽搁了几许。

大典上乐声阵阵,丹墀上的礼官已经在唱礼。

“南阳王之子凤灵均,上前听封!”

凤灵均顺着丹陛一步步直上,来到授封官跟前站定,等待其将南阳王的冠冕给他戴上。

“且慢!”

下方传来一道喊声,原来是景天带了证人前来,制止凤灵均被加冕。

若凤灵均成为南阳王,哪怕只是一刻,景天都觉得是对他岳父和半夏的侮辱。

夕黛看景天从中作梗,立刻呵斥道:“此乃圣上钦定大典,为南阳王加冕,你好大的胆子敢高声喧哗中断大典!”

景天没有理会夕黛,对华元帝道:“还请陛下听臣一言,陛下眼前的人,是幽州桢城苏家血脉,名为苏俊,与南阳王没有一丝一毫的血缘关系,我有证人。”

凤灵均有恃无恐,“你胡说,我就是父王的亲生儿子,恐怕是你捏造的证人罢了!”

华元帝不动声色,假装不知景天的行径,道:“既然你有证人,那便传证人上来,若有一字虚假,按欺君论处!”

“臣,遵命。”

转头对外大声道:“传证人面圣!”

殿门外便有宫人引路,带了五个人走进大殿内。

夕黛本老神在在,她就不信李全如此神通广大,能把散落各地的寥寥几个知情人找出来。

看清五人的面孔后,面色陡然巨变,过去这么多年,李全竟然能将这人找到!

朝月显然也看到了上首的夕黛,一时心情略微复杂。

当年她和夕黛同为南阳王妃的贴身丫鬟,也同时从狗洞里逃出生天,没想到如今是以这种方式再见。

五人对华元帝行礼后,逐一介绍自己当年与南阳王府的关系。

朝月打头,上前道:“民妇朝月,当年与夕黛一样,同为南阳王妃的贴身丫头,夕黛手腕内侧有一块青色胎记,爱慕王爷,却并非王爷通房,出府时也没有身孕。”

“南阳王与王妃,只有一个女儿,事发当日,王妃将县主交与我二人,给诸多细软,让我们抚养小县主成人,不求名利,安乐一世即可。”

半夏在旁边,眼眶有些发热,她的母亲,一定是个温柔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