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草坪保卫战
57736800000004

第4章 草坪保卫战

郑校长站在六楼的阳台上往下看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幸福的成就感。

这是新搬迁过来的校舍,阳光把A区那高大的建筑镀上了一层亮片,教学楼图书馆焕然一新。教学楼前是一个很大的操场,操场是用造价很昂贵的塑胶铺设的,淡绿的颜色,像是一块偌大的草坪。有这等规格的设施,足以证明这所学校在这个城市里的位次了。

这时,郑校长把目光转向了B区,B区是学校的宿舍楼和食堂。这两个建筑同样凝聚了郑校长的心血,他就是主管校舍建设的,整整三年了,从选图设计到工程招投标,每一个细节都是他亲自把关的。

郑校长最得意的创意,是在宿舍楼和食堂之前建了一个花园,外面是草坪里面是花坛。花和草的品种都是他亲自选的,花园足有一个篮球场大小,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亮丽。

郑校长特别喜欢花,操场上是不能摆花的,那是运动的地方。在宿舍和食堂这些休闲的地方,栽花种草美化校园何乐而不为呢。这个花园刚刚建设起来之后,尽管郑校长工作很忙,可是还要亲自去浇水施肥。

突然,郑校长的两只眼睛像鹰盯准了猎物似的,在那片花园上定格了。他揉了揉眼睛,相信自己没有看错,便匆匆地从六楼跑了下来,一直跑到了食堂的门前。

在这片花园里,出现了一串零乱的脚印。那脚印至少有几十对,是学生们的鞋印,花园里的土松软又潮湿,脚印的清晰度很高。

于是,后来的很多天里,郑校长的许多故事都是从这些脚印开始的。

事情是这样的:有的同学为了图方便,抄近道,踩了学校的花坛。

郑校长很懂得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的,他安排人在花坛的两边各竖起了两块醒目的牌子,牌子是用美术字写的,一边是:“小草也是生命,请你脚下留情!”另一边是“小花儿向你微笑,她也怕疼哟!”

然而,效果并没有像校长想象的那样好,就在微笑的小花旁边,依然能看到一串串脚印歪歪扭扭地印在草上。看来,对一些调皮的学生如此礼貌并不是办法,还应以厉词相告,德治天下必须与法制相配套。于是,第二天,在郑校长的指示下,广告牌换成了下面的文字:“践踏草坪者罚款2元!”

有几天倒霉的学生被抓住了,但两元的罚款似乎太让人们瞧不上眼了,穿越草坪者不绝如缕,前赴后继。学生们甚至有的站在草坪边喊,“谁有两元零钱,先借我用用,我有急事得抄近道了!”很快,罚款的数额从2元到5元,最后到了10元。

“物价”的飞涨并没有遏止住草坪中间的脚印。那脚印越来越多,密密麻麻的,让你分辨不出来是谁的了。

郑校长曾问过也在这儿的学校上学的女儿,“你帮我调查一下,是谁带头做的?”

女儿的话显然带有一定的情绪,“让我给你当特务?我不干。老爸,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着了,怎么和这个花坛草坪较上劲了?”

看来,还是措施不大得力。郑校长不理女儿了。他一狠心,花钱雇来了民工,在花坛的两边架上了栏杆和铁丝网,那栏杆足有一米高,这回花坛可真是固若金汤了。

出乎郑校长意料的是,当今的中学生真是知难而上,面对着栏杆路障,一个个都成了勇跨跳栏的奥运会冠军刘翔。当然,挑战者男生居多,大有互相比赛谁也不服输的架势。你双腿跨,我单腿跳,反正跳过去也摔不着,那地松软如毯。男生们跳跃栏杆如雄鹰展翅,潇洒极了。甚至有些年轻的住校老师也加入了这场游戏当中,有人表演,有人喝彩,借奥运东风,大家其乐融融。面对这热烈的场面,巾帼不让须眉,女生们也不甘示弱,不知谁把铁丝网剪了个大洞,女生们便如蛟龙出海,飒爽英姿,尽展风流。

有一点得提请注意,这极具诱惑的活动纯属自发的,而且发生的时间都是在放学之后。从学校的宿舍楼到食堂是人人必走之路。吃饭、打开水、洗衣服一天不知要走多少次。所以有太多的人都犯了“抄近道”的错误。但法不责众呀,穿越花坛草坪者谁也不脸红,相反,绕道求远的人却感到了有些心理失衡。

那个花坛草坪中间已被数不清的脚印踏出了一条路的形状。不知是哪位崇拜鲁迅的学生在告示牌上用小毛笔写了一段名言: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更有学生及时批注:同意!顶!

另一块告示牌上发表了一首打油诗:

明明是条道,

偏偏让你绕。

不是你愿跳,

时间很重要。

署名是:通情达理的小花小草。旁边也有好事者写上了:支持!好!加上一百分!更有甚者,两天后,还有人竟赋诗应和:

校长发了火,

学生有何错?

建议报告联合国,

快派部队来维和。

郑校长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得让大家知道什么是耻辱,什么是光荣。这可不是简单的小事,我们必须从这个践踏学校草坪的事情入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思想品德教育。

郑校长在全校的教职员工大会上说,从明天开始,学校的老师轮流值班,看守这个花坛草坪,如有老师穿越者,扣发当月奖金。发现有学生穿越者,名单上墙,全校暴光。违犯纪律的班级要开全班大会,进行讨论,对错误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批评。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被抓到的“倒霉蛋”是郑媛媛,初三(2)班的班长。

郑媛媛是谁?

——郑校长掌上明珠一样的宝贝女儿。

“没办法呀,没办法!”郑校长感叹万端,最后大义灭亲,如诸葛孔明挥泪斩马谡。郑媛媛的名字就上了学校的曝光台,郑媛媛嘿嘿一笑,并没有一丝惆怅,倒像上了光荣榜。郑校长站在女儿面前,一副无奈的样子,连说了好几个“你呀,你呀,你呀,你让我说什么好!”

女儿反唇相讥,像录音带重放了一遍似的,“你呀,你呀,你呀,你让我说什么好!”

父亲说:“你怎么就不能听我的话?”

女儿改了一个字:“你怎么就不能听大家的话?”

“你——!”

“我——!”

第二天,郑校长就来了初三(2)班,听大家讨论发言,对郑媛媛的“错误”进行大张旗鼓的批评。

大讨论开始了,发言非常热烈。

“建花坛草坪美化校园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我们学习和生活更加方便,可是现在不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而是人为增添了路障。”

“两点间最短的距离就是直线,这是数学上最简单的概念,可是学校偏偏让我们绕了一个大圈子,从宿舍到食堂,至少要多绕一百米。一个人多绕一百米,全校数千学生得多绕多少米呢?”

“我们建议学校是不是搞一个民意调查,让大家说说对待这个花坛草坪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对,对,听听大多数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

……

本来凉爽的天,郑校长却感觉头上直冒汗。

现在,郑校长站在六楼的阳台上往下看。

从宿舍楼到食堂的花坛草坪依然存在,装点着校园美丽的风景。但那草坪中间被辟出了一条两米来宽的小路,小路很直,路两边也不见了栏杆铁丝网警示牌。

同学们愉快而舒畅地走在这条小路上,他们的歌声就像蝴蝶一样在校园里飞扬着。

此时,郑校长心里不仅有幸福的成就感,关于目标、手段、出发点及主观客观相结合等哲学命题,他想了很多,想了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