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雪人不见了
57736500000003

第3章 序

张名河

我常常这样想:如果能回到小时候该有多好啊。姐姐那温暖的手,总是牵着我,无论上学的路上,采花的小坡,拾贝的河滩……我相随着她,象她的影子,一步也不离开。她给了我幸福,给了我欢笑,给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许,每个人都是这样眷恋自己的童年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读到一首能触摸到童年的诗,我就悄悄把它在心里珍藏起来。渐渐地养成了一种爱读、爱记儿童诗的习惯。董恒波的名字,似乎最初就是在读儿童诗的时候记住的。前些天,冬木同志送来恒波的书稿《雪人不见了》的剪贴本,并嘱我作序。这便使我有机会系统地读了恒波的儿童诗作。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我感受到有一双手,正牵着我作了一次孩童世界的遨游。从那一颗星、一弯月、一朵花、一棵草、一片树叶、一条小溪、一个雪人、一副秋千的触摸中,找回了我童年的欢乐和嬉笑。本来就很熟悉的恒波,使我一下子同他更加亲近起来。

说来有缘:在我做编辑工作时,常收到恒波寄来的稿件,那时便有了神交;后来,我离开编辑部来到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工作,没过多久,恒波也调到当地宣传部文艺处了,我们又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繁忙的行政工作,未能泯灭他那一颗童心。他依然为孩子们的事沉思不已——用孩子们的心灵去感知、呼应、追逐孩子们的生活和情趣。他把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便结下了这一串串鲜美、丰硕的果实。

读着恒波的儿童诗,我首先感觉到的是:对于五彩缤纷的儿童世界中真、善、美的敏锐感受和发现,是贯穿诗人诗作的主旋律。

请看《云朵》是怎样吸引我们的目光:

风,

是一个爱干净的

小姑娘。

瞧,清晨

她把手绢洗得白白的,

搭在大山的肩上。

这首诗创造了一个多么美的意境。他把“风”想象成一个爱干净的小姑娘,并把她引荐到孩子们面前。那手绢一样白的云朵,既搭在大山的肩上,也飘进了孩子们的心里。这种“美”的发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读者无法拒绝对它的喜爱。

《小路说》是诗人借小路的话,诉说他对孩子们心灵美质的发现。“没有那/上山砍柴的孩子/就没有我”,“没有那/上山拾蘑菇的孩子/就没有我”。这里,凝聚着诗人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孩子们的脚印/就是我/身上的花朵”,“我举着鲜艳的花朵/把孩子们送进/大自然的王国”。美的比喻,美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美的境界。

象这种揭示孩子们心灵美质的诗,在恒波这本诗集里还不少。如《夜笛》、《动物园》、《小心点,星星》、《我家有盆菊花》等,或表现了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敬爱之情,或赞美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诗情浓郁,真挚感人。

充满浓厚的儿童情趣,是恒波儿童诗的另一特点。

儿童诗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缺乏儿童情趣的诗,不能称为真正的儿童诗。它不可能把孩子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恒波深知其中奥妙。他善于抓住儿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从孩子们的爱好兴趣入手,落笔处,散发出一种真烂漫的情调。请看《小燕风筝》:

爸爸用纸

给我糊了一个

漂亮的小燕。

燕子在天上飞着,

我扯根长线,

在后面追赶。

突然,天阴下来,

还落下几个

大大的雨点。

我招呼姐姐:

快回家去!

让爸爸再给小燕

做一把小伞!

放风筝,对孩子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爸爸用纸/给我糊了一个/漂亮的小燕”。诗一开头,便把风筝写活了。未说是风筝,却说是漂亮的小燕。而这小燕是爸爸用纸糊的。小燕可爱,爸爸可亲。“燕子在天上飞着/我扯根长线/在后面追赶”。一根长线,扯出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情态;一个追赶,追出了儿童活泼可爱的神态。诗中儿童情趣表现得十分真实、细腻。“突然,天阴下来/还落下几个/大大的雨点”。这里完全是儿童的口语,读来亲切自然。最精采的是最后一节,“我招呼姐姐/快回家去/让爸爸再给小燕/做一把小伞”。孩子的天真、稚气,都在这“一把小伞”上自然地溢露出来。这种天真纯洁的儿童情趣,是成人所没有的。

儿童情趣是启开少年儿童心灵的一把钥匙,恒波手里就有这样一把神奇的钥匙。透过他笔下的儿童诗,我们可以看到,那情趣来自浓郁诗情与生活水乳交融般的结合。有的诗,因表现孩子心灵的情思而获情趣,如《电视天线》、《搭积木》、《表》、《荡秋千》等;有的诗因描写的具体人物、事件对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获情趣,如《雪人不见了》、《糖人孙悟空》、《小溪》、《扬场》等;有的诗,因具有孩子好奇、好问的特征而获情趣,如《纸飞机》、《钻山洞》、《放牛》等。我边读边想,这些情趣的获得,不正是恒波儿童诗艺术魅力之所在吗。

联想自然,想象丰富,以奇妙的巧思打动人心,给读者以美的感受,是恒波儿童诗的又一特点。

儿童的天性是爱想象,儿童的世界是想象的世界。诗要靠想象的翅膀才能飞翔起来,儿童诗尤其如此。恒波儿童诗之所以联想丰富、扣人心弦,在于他有一个儿童的想象的世界。

试看《扬场》:

使劲儿地扬呀!

把大豆、高粱、玉米……

都扬到天上。

云姐姐哟,

你品一品甜不甜?

你尝一尝香不香?

云姐姐吃了多少,

她从来不讲。

反正一到秋天,

她就长得又白又胖。

这里,由“扬场”联想到“天上”。再由“天上”联想到“云姐姐”,自然、贴切,脉络清晰。而通过“甜不甜”、“香不香”的提问,启发了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当结句“云姐姐吃了多少/她从来不讲/反正一到秋天/她就长得又白又胖”引出时,读者会觉得这样的联想和想象,既符合生活的逻辑,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并能充分体味到秋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之情。诗作的形象美与感情美融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儿童比成人的联想往往要丰富、奇异得多,具有奇异联想的儿童诗也因此显得格外动情。《小心点,星星》所表达出来的想象是多么奇特:

夜里。

水库里星星真不少。

干吗呢?

在洗澡。

小心点哟,

星星们,

水库里有好多大鱼呢,

别让它把你们咬着。

孩子的感情、愿望,通过想象得到了最为生动的表现。

读罢《雪人不见了》的稿本,我觉得恒波的儿童诗总括起来看,已经显示出一种统一和谐的艺术特色。他的诗,语言优美,用词鲜亮;节奏明快,动作感强。诗中,或能听到声音,或能看到画面,或能触到温度,或能嗅到气味。一种艺术的美,在他的笔端流动。

著名诗人方冰同志在为恒波的处女集《女神向我微笑》作序时说:“他的年纪还很轻,这只是他的起步,能有这样的起步是可贵的。”“我相信董恒波同志会不断地取得进步,写出更好的诗歌来的!我期待着读他的第二本诗集!”这话,既饱含着老一辈诗人对青年作者的关切和期望,也道出了方老对恒波才力、毅力的估量。时间未过半年,他的第二本诗集这样快就出来了,真令人高兴。让我们和方老一起为他祝贺吧!

恒波很年轻,恒波的事业更年轻。前方,有一束鲜花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