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写心流年
57119700000077

第77章 爱情

次日,从晨起开始,顾铭就忍不住去关注许成语,感觉他失了魂一般,无论是做操,还是自习,均心不在焉。如他自己所写——思语是个透明的宛如空气的孩子。

随着时间推移,顾铭在不知不觉间,又忘了这个人。

上午有三节正课,两节语文,一节数学,两个任课老师都选择悉心讲解月考卷子,很无趣。

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文章,叫《妈妈的爱》,最后一个小问是:本文全篇叙述妈妈无私与伟大的爱,请你描绘内心感悟。(6分)

“若非这道阅读理解题,我还真没发现我教出了一群白眼狼。”苟金玲用异常庄重与严苛的眼神扫视全班同学,继而厉声苛责:“你们看一下自己的得分,超过4分的都少得可怜。这类思维拓展题,原本是最好拿分的题,可全班只有两个同学得满分。”

风雪举手,很不服气地说:“苟老师,我用了超过两百字的长篇叙述来回答这道题,其中包括灌题、举例、抒情、总结,整个过程无一纰漏,字迹工整,气势如虹,妥妥的满分答案。我凭什么就得了3分啊!”

顾铭坐在后面捂着肚皮一个劲地笑,虽然努力没笑出声,但还是被苟金玲看到了,便被点名道:“顾铭,你笑的这么开心,肯定知道这题答案,你来给风雪解释一下。”

顾铭起身,瞧着风雪阴影面积极大的背影,干咳两声,认真道:“首先说《妈妈的爱》这篇文章,作为阅读理解题的最后一个问,答案肯定与文章本身有关。所以,用一定笔墨附和与支持文章内容,也就是诠释妈妈的爱的伟大,能拿到初步分数。其次,这一题还存在更深层次的考量,不能只答妈妈对子女的爱,反过来,还得答子女报答母爱的孝心。

综上。这题的正确答案只需两句话。分别是,妈妈的爱如广袤蓝天、无垠大海,伟岸而广博,难以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子女应铭记母爱,以真挚的孝心回报。”

顾铭坐下后,风雪还站着,不服气地问道:“苟老师,顾铭的解释是对的吗?”

苟金玲微笑着点头,认真说道:“顾铭的解释完全正确。刚才我的说法有些过分,不应该说你们白眼狼。但事实就是如此,全班同学的答案里,除了顾铭与许成语,没人提过半句回报母爱的字眼。所以,请你们理解这道题的初衷,纸面上的答案错了,能改。但心里面的答案,一定不能出错。”

“好的,我懂了,谢谢顾铭。”风雪忽然回头做个鬼脸,巧笑着坐下。

苟金玲继续讲作文,淡淡说道:“再看作文题,这次是半命题作文,成长中的______。你们补全的题目千篇一律,要么是烦恼,要么是快乐,很难找到一个新颖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胆大的同学,写成长中的爱情,题目的冲击力足够,但内容明显崩塌。”

风雪很强势地举手,面不改色地说道:“苟老师,这篇作文我用了大量的诗词、典故、与排比,文字纯真而唯美,为什么只有40分啊?”

这话一出,无疑变相承认这篇作文是她写的。霎时,教室响起热烈掌声,甚至有人大声起哄:“学习委员谈恋爱了!”

“安静!”苟金玲一声厉喝,教室随之安静,淡淡说道:“风雪,你先坐下。你的作文的确有独到之处,虽然拟题大胆,但尺度把控得尤为不错,不断用典证明爱情的纯洁,并没有推崇中学生早恋的言论。总体来说,你的作文本身便已体现你不弱的知识积累,其中提到的《上邪》、《采莲赋》、《凤求凰》、《卜算子·答施》等,便是有力证据。

可是,正因为你借鉴太过频繁,将作文的结构完全打散,找不到主旨,甚至看不懂你在写什么。简单的说,这叫偏题,阅卷老师给你40分已算手下留情。”

风雪嘟着嘴,思考一小会后,安静坐下。

苟金玲继续说:“从题目角度来看,除了风雪的大胆拟题,还有另外两个题目,也都别具一格。分别是成长中的错误,和成长中的空白。风雪,你带上顾铭的卷子,上来阅读一下。”

风雪回头,对着顾铭吐了吐舌头,一把抽走试卷,笑嘻嘻上台。吸气,诵读:“成长中的错误

一个又一个的错误,意味着一步又一步的成长。

——题记

作为动词的成长,大抵可分两类——其一,身心上的成熟;其二,思维上的蜕变。

所谓思维,是指遇到问题时的思考与判断,毋庸置疑,这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能力。故此,一个完整的人,不仅需要健全的身体,还需要稳定的思维。

思维存在成长性——

呱呱落地的婴孩,睁着懵懂双眼观摩世界之时,他的大脑已经刻下视野轮廓,但并不能有效记忆此类信息;

澄澈无邪的少年,哼着浅显易懂的歌曲,他的大脑已经记住歌词与调子,能有效回忆并提取。

这便是思维成长的证据。

于是,思维成长需要条件——错误。

当小孩在商店偷拿零食时,母亲会严厉苛责,教育孩子不能偷东西。

尔后,小孩懂得买东西需要给钱。

这便是错误与纠正中的成长。

青春懵懂的年纪,少年与少女因互生好感而牵手恋爱时,老师便会悉心教导,讲述爱情与好感的区别。

尔后,少年与少女懂得恋爱存在局限性。

这便是错误与醒悟中的成长。

于人而言,不同的年龄段,会犯不同的错误。随着错误的积累,人的思维方才逐步蜕变。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错误,认真修改每一个错误,在无数个错误中不断彻悟,方才是真正的成长历程。”

读完后,风雪轻轻吐出一口气,准备下台,却被苟金玲叫住。“风雪,你能解析一下这篇作文吗?”

风雪蹙眉,摇头道:“这篇作文浅显易懂,我甚至感觉不像是顾铭写的,除了一个哲理性强的题记,我找不到其他解析点。”

苟金玲轻轻点头,于是解释:“这篇作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俗,用一个又一个简单例子来层层推进,将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完美诠释出来。这种信手拈来的写作手法,是体现文字精髓的绝佳功底。所以,阅卷老师给这篇作文打了55分。”

风雪又不服了,咬着嘴说道:“苟老师,论文字的精美度,明显是我更厉害,凭什么顾铭就比我高出15分啊。”

“同样是诠释爱情。顾铭只用一段文字概括,便让人无从反驳,你用了全篇作文来写,却漏洞百出。”苟金玲淡淡地说了一句,然后看向许成语,说:“许成语,把你的试卷拿上来,也给风雪读一下。”

对风雪而言,不是顾铭的作文,不太想读,便干巴巴说道:“苟老师,我喉咙痛的厉害,叫许成语自己读吧。”

说完,长发一甩便下了台,回座位时不忘凶顾铭一下。

气氛稍微僵了一会,苟金玲便说:“许成语,你自己读吗?”

许成语摇头,安静上前,将试卷放讲桌上,再沉默回到座位。整个过程机械呆板,宛如机器人。

苟金玲瞧出了许成语的异常,但没有上心,用平静地声线阅读:“成长中的空白。

记住与遗忘的交错间,未捋平的便是成长的空白。

——题记。

成长是人类必须品尝的历程,宛如极速飞掠的列车,又如涓涓滑落的山泉,时快时慢。无可否认的是,我们都在成长中,离生命原点越来越远。

有人说,成长是快乐的;也有人说,成长是忧伤的;还有人说,成长是无奈的。而我觉得,成长是逐步将过去遗忘的过程,或可称之为空白。

有的人,奇迹般地记住了一岁之前的事情;而大多数人,三岁起才开始记事,往前的回忆,是空白。

有的事,刻骨铭心,十年乃至二十年不忘;而大多数事,如弹指青烟,转瞬遗忘,这亦是空白。

人的成长,便是咬着时间线一步一步行走,将人生空白一圈一圈扩张的悲哀过程。

可是,这无止境的悲哀中,更多的是感动。

至记事起,母亲的第一个吻、父亲的第一个抱、儿时玩伴的第一次争执、同龄少女(少年)的第一次注目……一切一切回味无穷的记忆片段,便是无限空白中的阳光。

亲情,友情,爱情,无一不是流光溢彩的颜料,填充记忆的同时,抗衡空白。

所以,秉着一颗绝对温柔的心,感恩亲情、携手爱情、珍视友情,成长中的空白便会化作一切感动的绿叶衬托。”

到这里,作文结束。

苟金玲轻咳两声,继续解析:“这篇作文最大的亮点在于题目与内容的相互反衬,用大篇幅的对比手法来衬托主题,先解释空白的意思,再一点一点将其否认。这种高反差的写法,能造成极大的逻辑冲击,使得作文本身意味十足。不过,这之中有个明显缺点,便是反写手法不纯熟,内容转折不够平滑,略显僵硬。所以,阅卷老师只给了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