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心灵解码:心理学趣味测试与自我调节大全
5711100000048

第48章 心理·健康测试篇(10)

18.你由于某件生活小事与好朋友发生了争执,大家互不相让,结果你会回家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想忘掉这件事,却总是不能。

19.当父母因为学习而责怪你使你感到压力很大时,你不会与他们争执,而是自己压抑情感。

20.你的一个非常要好的知心朋友因父母调动转学走了,这让你很难过。你常会逃避现实,使自己相信这不是事实。

21.如果有一天,你的能力被人们认识到并被赋予一项重要的工作,你会考虑放弃这次机会,因为工作量太大了。

22.你的一个非常亲近的人在一场事故中受了重伤。你从电话里得知这个消息,你会去医务室向医生要一些镇静剂,帮助你度过以后几个小时。

23.如果你突然感到不舒服,你会拖着不去看病,认为自己最终会好起来。

24.考试结束后你担心自己考不好,又不愿与人说,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25.你常为自己的长相不好而苦恼。

26.如你转学,不能适应那个环境,你会觉得很心烦。

27.你习惯睡懒觉,学校突然规定要求出早操,你会为早起而烦恼。

28.班上改选班干部时,你落选了,你为此而感到沮丧,很久无法摆脱。

29.如果有一天在路上看到一个病弱老人,周围也没有人,你当时却没去帮助他,事后你为此长时间感到内疚。

30.当你找不到适当的学习方法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时,你不愿求人,但又为此而烦恼。

分数分配

每题回答“√”记1分,回答“×”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分析

1.0~9分:你能够应付生活中的许多事件,但有时也会有些烦恼,这是正常的。

2.10~19分:你有轻度的心理压力,虽然常会体验到不必要的烦恼,但你基本上能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你应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3.20~30分:你已经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你不能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使你紧张、烦躁不安,影响你的身心健康。你应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否则将使你的学习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

测试二美国医学心理学会的一些著名心理专家在多年的研究中,归纳出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造成心理变化的原因。他们对这些压力带给精神或肉体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如果将这些压力给予适当的分数描述,那么一个正常人一年可以承受的压力在300分左右。超出300分,压力便会影响人的心理或身体健康。

下面便是生活的遭遇带给心理压力的分数。

生活遭遇分数生活遭遇分数生活遭遇分数夫(妻死亡)100家庭成员增加39改变习惯24离婚73财务状况改变38和上司有纠纷23夫妻分居65亲友死亡37上班时间改变20进拘留所63调动工作36搬家20近亲死亡63夫妻吵架35转学20出事故或者生病53大额借款31休假时间改变19结婚50强制执行30友谊恶化18被解雇47单位的新任务29有人借钱不还17夫妻复合45儿女离家29改变睡觉习惯16辞职45姻亲关系的麻烦29家庭旅行15家人生病44自己永远要第一28休长假13怀孕40妻子外出或离职26轻微触犯法规11性生活困扰39子女升学或就业26对下列各题做出“√”或“×”的回答。

1.每当考试或提问时,会紧张得出汗。

2.看见不熟悉的人会手足无措。

3.心里紧张时,头脑会不清醒。

4.常因处境艰难而沮丧气馁。

5.身体经常会发抖。

6.会因突然的声响而跳起来,全身发抖。

7.别人做错了事,自己也会感到不安。

8.经常做恶梦。

9.经常有恐怖的景象浮现在眼前。

10.经常会感到胆怯和害怕。

11.常常会突然间出冷汗。

12.常常稍不如意就会怒气冲冲。

13.当被别人批评时就会暴跳如雷。

14.别人请求帮助时,会感到不耐烦。

15.做任何事都松松垮垮,没有条理。

16.脾气暴躁焦急。

17.一点也不能宽容他人,甚至对自己的朋友也是这样。

18.被别人认为是个很挑剔的人。

19.总是会被别人误解。

20.常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

21.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

22.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一直忧忧郁郁,解脱不开。

23.有些奇怪的念头老是浮现脑海,自己虽知其无聊,却又无法摆脱。

24.尽管四周的人在快乐地取闹,自己却觉得孤独。

25.常常自言自语或独自发笑。

26.总觉得父母或朋友对自己缺少爱。

27.情绪极不稳定,很善变。

28.常有生不如死的想法或感觉。

29.半夜里经常听到声响难以入睡。

30.是一个感情很容易冲动的人。

分数分配

每题回答“√”记1分,回答“×”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分析

1.0~5分:可算一般正常人。

2.6~15分:说明你的精神有些疲倦了,最好能合理安排学习,劳逸结合,让神经得到松弛。

3.16~30分:你的心理极其不健康,有必要请精神医生或心理治疗专家给以指导或诊治,相信你会很快从烦恼不安中走出来的。

第三节儿童心理健康测试

你的孩子心理是否健康?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有一个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下一代是每位做父母所追求的。可是做家长的通常对孩子的头痛脑热等生理上的健康关心颇多,而对孩子的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却重视不够。很多时间,家长自觉自己的孩子有些“怪怪”的,但孩子吃得下,睡得好也就不在意了。殊不知这些心理上的障碍如不及早矫正治疗,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发育不健全,从而影响他们成人后的社交及工作能力。

因此我们精心挑选了这十五道题,请您测试一下,看看自己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1.孩子能否轻易被逗笑?

2.孩子是否经常耍脾气?

3.孩子能否安静地躺下睡觉?

4.孩子是否总把家人激怒?

5.孩子是否挑食?

6.孩子的饭量是否稳定?

7.孩子吃饭时是否经常耍脾气?

8.孩子有没有要好的小朋友?

9.孩子是否经常失去自制力?

10.孩子是否总是需要看管?

11.孩子是否做到夜间不尿床?

12.孩子是否有吮手指的习惯?

13.孩子是否经常抽噎、啜泣?

14.孩子能否安静地独自呆一会儿?

15.孩子是否有恐惧心理?

分数分配

以下选择加一分:

1.是2.否3.是4.否5.否6.是7.否8.是9.否10.否11.否12.否13.否14.是15.否

得分分析

1.11~15分:心理状态较好。

2.6~10分:心理状态正常。

3.0~5分:心理状态较差。

心灵贴士ABC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这些都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关系重大。儿童心理不健康,未来就有可能会产生人格缺陷和行为障碍。

1.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的、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地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2)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与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3)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4)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人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2.儿童心理健康十忌

据研究,以下十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

(1)缺乏抚爱。由于离婚或丧失父母等原因,得不到关心与照顾。

(2)态度不一。或父母双方对待儿童的态度不一致;或前后态度不一致,忽冷忽热。

(3)儿权至上。父母视孩子为“小皇帝”,有求必应。

(4)经常惩罚。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施以身体或心理上的惩罚。

(5)不良诱惑。有意无意地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行为习惯或心理。

(6)过分苛求。让孩子学这学那,提出不现实的过高要求。

(7)角色混乱。要求儿童扮演与其年龄、性别和能力不相称的角色,如男扮女装。

(8)欲求挫折。对儿童的生理欲求做出抑制性的反应。

(9)弄虚作假。经常对儿童说假话,不守诺言。

(10)父母操纵。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爱好。

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吗?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健康儿童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所谓儿童“多动症”又是怎么回事呢?它是“多动综合症”的简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患病率约为5%~10%,一般以男孩较为多见,男女之比约为4∶1~9∶1。

多动症的实际发病时间多半是在幼儿时期,有的甚至早在婴儿时期,但其求医就诊年龄多数是在6岁~12岁。

据调查资料,半数以上的患儿早在新生儿时期就有兴奋、多动和睡眠障碍(如不易入睡、易惊醒等);到幼儿时期,往往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活跃,成天不停地活动,但多半无目的性,且其情绪不稳定,常带有冲动性,因而需要大人密切观察与监督。

上小学以后,绝大多数患儿的注意力集中短暂,学习困难,成绩差。他们在课堂上常常坐不安宁,不能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常做怪声,挑逗邻位的同学,破坏课堂纪律;不能按时完成课堂和家庭作业;情绪易冲动,常与同学争吵,甚至发生斗殴,很少有知心朋友。

到中学阶段(少年时期),一般表征大体同前,但其“多动”症状从12岁开始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吗?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状态描述很

多较

多稍

有无1.坐立不安,活动过多。2.上课时随便讲话或叫喊。3.上课时小动作多。4.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5.兴奋激动,容易冲动,与人争吵。6.经常惹人或干扰他人活动。7.作业不认真,不能集中思想,边做边玩。8.做事不能有始有终。9.情绪改变快。10.集体活动时好占上风,争先恐后,不守纪律。11.学习成绩差或时好时坏。12.不爱惜东西,经常弄坏学习用品。13.说谎,骂人或打架。14.随便拿父母的钱,或在外有偷窃行为。15.逃学或旷课。16.要求必须立即满足。

分数分配

按是否经常出现或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得3分(很多)、2分(较多)、1分(稍有)、0分(无)。

得分分析

多动症儿童的判别标准为:

总分<5分:基本可排除多动症;

总分5~15分:有较轻的多动倾向;

总分16~30分:有明显的多动症;

总分>30分:有严重的多动症。

心灵贴士ABC

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现经学者们长期追踪观察发现:仅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可有显著的差异。

因此,目前一致的看法是:多动症应及早治疗,综合治疗。

家长和老师应统一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不应打骂,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

第二、对儿童多动症必须进行药物治疗,但药物不能代替教育,药物可为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应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第三、要取得良好的疗效,必须四方面(患儿、家长、教师、医师)的互相配合。

1.药物治疗

据研究,儿童多动症患儿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内,可能缺乏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某一种,故临床上常用促进这类神经递质释放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这类药物以利它林为代表,近期疗效十分显著,但注意下午4时以后禁服,星期日、节假日应停药。本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食欲减退、淡漠、抑郁。家长不可自行滥用,即使专科医生应用时也必须密切观察。

2.行为教育

从小培养孩子一心不二用的习惯,如吃饭时不看图书、不看电视,做作业时不玩玩具等。应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实施注意力集中训练。对注意力严重不集中者,开始可让其每日1~2次定时听故事,或让其自己读书每次5分钟,并逐渐延长时间。学龄期以后能每次集中注意力听故事或阅读45分钟以上者,为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标准。

对精力过剩的患儿,可让其多参加打球、跑步等户外活动,不应要求这类儿童变为一个十分文静温顺的孩子。

家长、教师及同学不要歧视打骂多动症患儿,更不能侮辱其人格,损伤其自尊心。发现其品质中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但对患儿的打架伤人等攻击性行为、破坏公物等破坏性行为以及说谎逃学等不端行为,应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坚决制止,不可袒护。

3.饮食疗法

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量进食含有酷氨酸、水杨酸盐的食物以及进食加入调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铅污染的食物,均可使有多动症遗传因素的儿童发生多动症,或者使多动症状加重。相反,多动症的患儿只要限制这类食物,症状可明显减轻。因此,多动症患儿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橄榄等食物。

(2)应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因为锌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有关。锌缺乏常使儿童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所以,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

(3)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多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等。

(4)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

(5)应少食含铝食物。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

你的孩子有孤独症吗?

有的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讲话,对什么都很淡漠,不能与人交往,不会模仿,学习有障碍,并且有刻板的动作,喜欢长时间地做一种单调的游戏,心理医生称这种孩子可能得了“孤独症”。这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儿童孤独症又被人们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通常发生于三岁之前,一般在三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从婴儿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终身,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