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梦想生成的方向(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5695400000006

第6章 失踪

失踪有多少种形式呢?

比如掉入时空隧道。比如被拐走。比如变成异物。比如进入白桦树后的荒原。

但这些都需要自信,关于失踪的自信。玄奇说。

我要是没有长脸该有多好。

那就不是人。玄奇说。

要是脸上长毛该多好。

那就是猴子。

要是猴子也有人的脑袋那多好。

那就是怪物。

要是只有两条腿,再加上一个脑袋,多方便。

那怎么消化?玄奇问。

人应该像植物一样又漂亮,又方便。

一点都不方便,受侵犯也没有抵抗力。

人活着更加危险,最好像石头一样坚固。

你就是不想做人,直接说出来多好。玄奇下结论。

哎,玄奇多么聪明。玄奇受够了不想做人、不想出生、不想活的如茵。

我也想失踪。如茵说。但失踪需要多大的自信,它本质上是一种流浪。

它才不是流浪。玄奇冷冷回答。

听,你喜爱的主持人在说:在香港这样竞争激烈的地方生存很艰难,我想孩子要是出世也不会很开心。

人类吃掉自己的同伴之后,就不会记得他的名字。一切以时间代替,比如说,五年前那天晚上,16年前那个夏天以后,经历那个洞窟以后。

香港人很会演绅士、黑道、警官、民主、下三滥、钩心斗角。他们偶尔也演一个柏拉图的晚上,全世界都反对。

很正常啊。玄奇说。玄奇永远都爱香港,现在也爱。

这只是难度么?如茵想。

如茵觉得玄奇多么浅薄,如茵再也不想跟她打招呼。

可是,失踪者真的有自信么?

有啊。玄奇说。

没有。如茵说。

人就是最初的自信,不管孩童,还是成人。人可以完成很多东西,一个银行家,一个领导者,一个心脏,很多东西。做人就可以。它不是一只猫,不是金色狐狸。

但它是怪物。如茵说。

一部分。玄奇回答。

如茵进入了假睡。玄奇沉入梦乡。

另一种不欢而散。

她们中,至少有一个,正在偷偷自慰吧。

失踪者

“要么是失踪者,要么是被发现者。”骆平想,“早晚我得尝试一样。”

“我非常赞成。”领路人说,“话说这里是东城。”

“怎样?”骆平好奇地问。

领路人诡异地闪烁着泛碧的双眼。

骆平在铁门外找到了他。一个长得比骆平高一点点,比骆平瘦一点点,比骆平年长一点点的领路人。

“这样就不会麻烦亲戚。”骆平想。

上午,亲戚煲了汤请骆平喝。“我不知道世上有这样享受的法子。”骆平有些好奇。她压根不知道的平凡事物还不止这一件。因为一刻钟后,她非常惊讶地打量着宿舍,心里充满了认识性的满足。房子只是一个大单间,中央有一堵墙,把空间一分为二。除此之外,就是一张床一般大的桌子放在那堵墙前,墙上挂着自制的书画。原来房子是这么回事。多了这一点点“见识”,虽说不足为外人道,却叫骆平觉得喜悦。

亲戚把门反锁上,自顾自睡觉去了。骆平在大桌旁坐下来,看着窗户。然后她发现了领路人。他在蓝色的旧铁门外站了一会儿,又在有室内窗帘挡住的窗子外站了一会儿——虽然这两个地方只是一步之隔。接着他就走了。

骆平觉得很亮。细微的明亮被风吹起,一种青帘的感觉漫卷而来,世界即将到来了。骆平觉得这个世界纯粹作为认识,是令人满意的。

一个钟过去后,亲戚坐了过来,开始演讲:

“我们怎么过日子的呢?早上8点上班睡到7点45才起来,睡真是除了钱之外最好的东西了,两样都不够。办公室的一杯茶比一缸水好啊,因为要上课,上课,上课!下午1点多,做一个梦,哎呀,不够时间……”

骆平非常惊讶,以至于一直听着这梦话不吭声,最后终于反应了过来,便截断亲戚问:“那个穿蓝色外衣的人是谁?”

亲戚张大着嘴巴,醒了过来,下床去了。

领路人跟亲戚是相识的。这么说来,他也是个老师。的确是,因为他站在教室旁。

“你脖子下有块痣。”领路人盯着骆平说。

“胎记。”骆平自指说,“这样就算失踪到海里,也不会找不到。”

“有道理。”这位老师说。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他凑过骆平耳根旁说,“这个城市很快会进行清剿行动。”

骆平看着他。过了一会儿才想到表示亲热的方法应该是附和,于是好奇地问:“这样东城会变得小一点吗?”

好像是因为胎记的原因,这位新认识的老师一直跟着骆平。他表示自己一直不会有事。于是骆平请他正式当自己的领路人。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新晋领路人说,“我现在带你去学校周围。”

他们出现在后山上。山下是荔枝园。

领路人脸上浮着微笑:“这里是我的领域。绕过荔枝园,你就到了另一个城市。”

“那个城市好玩吗?”骆平问。

“好玩。”他说,“那里跟这里完全相反。你可以找到一个完全相反的学校。”

“听起来真的挺好玩。”骆平笑说,“看来我可以去那里教书。”

“那里正实行围堵行动。”领路人说,“进去的就不可以出来。”

骆平说:“那就一点都不好玩了。去别的地方吧。”

但领路人指着一片荔枝树下的聚会。那里的人举起双手在招他过去。领路人好像个贵族一样被迎接过去。

如果按照男女分类是科学的,那么那里是三分之二男,三分之一女。他们在平坦翠绿的树下草地上聚会,男的都西装革履,女的都裸着身体。

“真没意思。”骆平自言自语,“拥挤是很常见的。”

于是她向相反的城市走去。“找到一扇结构相反的门也不错。”她想。

那里是工厂的样子,烟囱在冒着细细的烟。因为是相反之物的缘故,这个城市显得很白。

一个人影都没有。道路很干净。

骆平在外围的街道走了一圈,才发现一个人。那是个年轻男性,而且认识。没错,他正是领路人。

他微笑说:“我带你参观西城。”

骆平并不领情:“不用了。我自己一个人完全够用。”

“是吗?”他依旧温和地笑,“但我是你的领路人。”

他们朝一片路边草坪走去。水龙头在浇水,但草地、房屋、道路,全都没有别的人影。

“怎么回事?居民都突然失踪了吗?”骆平好奇地问。

“不,因为围堵行动正在进行。”

骆平依旧很好奇地注视着他。

“比如说,今天这里拥挤,人数超标了,就围到另一个地方。但到了那个地方如果人数并不减少,比方说,虽然在途中老年人去世了,但孕妇又把新的婴儿生了出来,那么就仍然超标,又要围徙到另一个地方。”

“哦,我理解了。”骆平点头说,“密度太大的确不利于城市发展。”

他们走到一个工厂,终于看见了别人。巨大的工厂中央有一群人,约莫二十位,抱成一团。

他们都看着周围,但并不做声。直到两位外人出现,他们忽然齐声激动地大喊起来。完全听不清在说什么。这真是嘈杂的致命处啊。

骆平只好准备离开,但他们喊得更撕心裂肺。

终于,骆平搞明白了,他们只有十九个人,但他们需要二十个。多一个不好,少一个也不行。因为这里有二十家工厂。

就在这时,亲戚忽然出现在外面的车站。

“怎么了?”骆平好奇地问。

“东城正在进行清剿行动。他们喊出了我的名字,所以我想,不如到这里来打工。”

“不错的主意。”领路人说,“这群人正准备这么做。”

亲戚很高兴地列入他们的行列中。大家告别了。

骆平回到了东城。其实她也准备找机会去西城打工。

但领路人笑着摇头。“那是最后一帮分配去工厂的人。”他说,“你再去就没有工厂了。”

“我看到很多工厂。”骆平并不是没有主意的人。

“那些工厂都是分配过的。因为西城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数目跟工厂的数目毫无二致,就好像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工厂。”

“不错的发展道路。”骆平惊叹道。

领路人瞧着她。骆平想起了自己不属于西城。她同样也不属于东城,这意味着,她也是清剿对象吧。

“没关系。”领路人安慰她,“当你是一个失踪者时,你不会被发现。”

“现在我宁愿被发现。”骆平嘀咕道,“就像在西城一样。”

但她已失去了进入一个工厂的机会。现在,骆平就好像一个失踪者一样住在东城。当领路人当了教导主任的时候,骆平就当了老师。

但怎么说呢,她还是没有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