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梦想生成的方向(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5695400000032

第32章 “我好开心”

“我好开心。”

标点。肝脏。船坞。黑气。锈。死鱼眼。钢丝。W。

红塑料。光指。铁架。废齿。****。摩托。

GRAFFITI。STUFF。VARIANT·ABSENT。

PHYSIOLOGICAL。MEDIA。MIRROR IMAGIC。

玄奇在“异體·异在”面前端详,然后到VARIANT·ABSENT面前。

其实它们一个样。

但玄奇把它们全看完,装作它们不一样。

后来她在空着的白色凉椅上等。

接着在空洞的厅里,有些暗。

再后来去狭长的房间。

去艺术书店。

去建筑后……

然后她到了门口。汇景新城。一个童话世界。无人的水泥公路。保安。

崭新的黄色公交。

玄奇坐上去,在最前面。

公车椅子太高,对她来说;太新,对她来说。

鞋子太好;衣服太肿。

她想到很多人都已带孩子。玄奇觉得自己也带着一个孩子。每时每刻,在肚子中,像怀抱一个钵。

每时每刻,就像今天;就像走到美术馆的办公区;就像递上简历。

劳动保险。生育保险。假期。

青蛙一样。

鱼一样。

门卫说:

“昨天你怎么没有来;昨天有人来了。”

“昨天也有人。她们也说要做这个。”

门卫说,怎么样?

门卫说,成功了吗?

门卫说……

说啥了?……

玄奇并不高兴。她一直都不高兴。

“不,还有第二次、第三次面试。”

玄奇说。

“什么?什么问题?他们的意思是要你吗?”

门卫说。

玄奇的鞋跟很高。玄奇觉得站立不稳。

第一次,她这么成功地,获得陌生人的好感。一个毫不相干的门卫,一个男性。

可是你能左右什么?

玄奇觉得怜悯。

玄奇很少在街上看见爸爸。

她的确是看见过的——两次。

爸爸穿着长年不变的黄白外套,有衬里,有些皱。他在35度角的方向。在78度角的方向。向玄奇不确定的地方。摇摆着,走去。像一支烟——贫瘠的,廉价的。

这是好的时光。玄奇很快就能忘记。

玄奇所瞧见的,不过是熟识的,习惯的。

一种寻常的尴尬生活。

作为乡村的背景。

然后她想起那不是背影的:

玄奇看见了爸爸的一点点侧脸。

看见他迈上中村小铺。

看见他买烟。

红色的烟盒。

双喜。红梅。

他若能不抽这两种,他当然很排斥这种廉价。

玄奇终于想起了这个——皱巴巴的零钱;双喜牌香烟。

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呢?

“夏天的时候,下暴雨了。开着车,不会淋到雨。回到家也好好的。干干的。”

“有钱,会赚钱。有很大能力。”

爸爸说。

玄奇本来想冷笑,恶毒地,仿佛这是天底下最无能、最廉价的愿望。

但玄奇冷笑之后,还觉得愤怒,还觉得悲悯。

人们说想赚钱。人们说,目的就是赚钱。

可是人们没有赚到。

门卫也是这样。

他希望帮到玄奇。但他也没有做到。他说,他们什么意思嘛?

他看那群人的脸色。

他也会很卑微。这一刻,像一个土点,在路中。

玄奇还是走了。就像时间的安排。

今天她一直并不高兴,她并不一定要这份工。她甚至还有一份在做。正因此,玄奇更加没有被安排高兴。

一直都没有被安排高兴。

一直坐公车难受,闻地铁难受。

“我好开心。哈哈。”

“我好开心,呵呵。”

装置反复地,反复地说。男人的声音。在肝脏的身旁,在牙齿的身旁,在脖子固定架的身旁,在STUFF的身旁,在VARIANT的身旁,在废工厂的身旁。

在机械的身旁,在工业的身旁,在废烟的身旁。

一个阿姨来拖地。玄奇在小展厅门口看到了她的影子。她带着拖把。有水缸——仿佛阿姨附带的。

这里没有人。这里有人。

她每天都要打扫。

大部分时间,她独自在装置旁。在艺术家的男声旁。在肝脏身旁。在废工厂做的美术院。把拖把放入大水缸。

她就是艺术家。

这是我的艺术。玄奇觉得很不开心。

她没有被安排开心。

机械和工厂也没有被安排开心。

肝脏也没有被安排开心。

广大的美术馆。陌生的书店。套入妈妈躯体的拖地阿姨。分界处的门卫。

每隔半秒,艺术家的男声就说:

“我很开心。”

是人声。最开始是人声。现在也是人声。每时每刻。

而走出门口,玄奇见到童话。一辆黄色的、崭新的公交车迎来,她踏了上去。音乐响了起来。那种搓心脏的音乐。路一直很广,鲜花夹道。

玄奇沉浸在童话中。但她想,我怀着孩子,没有人会要接过这童话中的母子俩。

像接过一整筐橘子。

没有一个国家。愿意。

假期。生育保险。

美丽的公车上,还没有人会给她让座。现在她只是,自己坐到了。

广州人都会,给其他怀孕的妇女让。她也怀着孩子了——应该。

她觉得以后都要,都要怀着孩子。去每一家面试。都要先坐下,说明。

“我怀孕了。”

赶人的演讲

如茵去方所。

流言的艺术。纸张的世界。复式结构。我的生活。

解构。异体。繁体字。

欣蕾让她走。欣蕾很不舒服。

如茵说,我要把这里看一遍。就看一遍。

她看了一遍。

中间有人在耳边演讲。

不如用一只苍蝇演讲。因为夏天。因为衣服很薄。因为每个中午,你睡觉前觉得忐忑不安。除非在城市。

“我嘛,我大学在北师大。”

然后。接着。

油漆工们都很烦。

艺术家们更烦。

“一开始我读的是物理。后来我就想啊,我们精神太贫乏,那时我开始感觉到,没有精神食粮,比什么都更可怕。”

如茵不是这样。荒原嘛。谁不熟悉呢。野蛮的土地。

如茵那时故意躲开念慈。

因为她太把文学当回事。

后来念慈说,“你也很优秀。”

但一点都不啊。

“我就去读了社会学,读了历史,读了哲学。后来我终于开始读国学。”

多么值得赞赏啊。好像快要接近川端康成。

“后来我又得以以新的眼光,看待现代化。”

现代化。THE MECHANICAL AGE。机械。摄影。黑白。

我们有一个,酷爱现代化的女孩。

“我开始尝试写作。每年都写。陆续发表在萌芽、人民文学等。”

我也每年都写,但没有发表。

“重要的是,写作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背叛了自己的影子。

如茵拿着《古都》。

怎样?欣蕾问。

什么?如茵问。

手上的书怎样?

哦,书啊?没什么。书一直都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人。

“他讲的是我啊。”如茵想。

不过后来并不忠诚。我一直以为他在讲另一种可能性:男的;我考不上的北师大;我没去上的师范;我做不成功的职业;我哥哥的年纪;我未去发表演讲的方所。

你怎么了?为什么微笑?

我微笑了么?如茵转过了身。我微笑是因为难堪。因为未实现。因为不是个男的。因为不是有才华的。

没什么。欣蕾说。无才华没什么。不是个男的没什么。未实现没什么。

我在这里不舒服。我不爱书店。

印刷工人很烦。

国际设计师们更烦。

耳边有人演讲。好像夏天就会有苍蝇、芷芬、幽暗、南风、熏迷。

很奇怪的是,演讲师要做的是赶人的演讲。

欣蕾就迈出了方所。

如茵还在方所中。

如茵在那片小野。

如茵一辈子都不会实现另一种可能性。

而演讲就开始赶人。

方所就开始建在这儿,在商业的左耳朵。

可是,你还记得念慈么?那么地,那么地谦恭谨慎。后来我就不理她了。她老是说“谢谢”。不断地谢谢。拿一张纸,谢谢。拎一下包,谢谢。一起去食堂,谢谢。

太多的谢谢,像种怪物。

但她是个文学博士。

最恨文学博士了。如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