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使命
56588000000003

第3章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凭先进性担当领导中国的使命。先进性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在21世纪初的中国被突出地使用。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生命存续与巩固其执政地位,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评价先进性,必以一定的体系和指标设置为前提。

在物质世界,大化流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不二法则,“先进性”就是在严格遵循物质世界运动规律或自然法则条件下的必然结果。恐龙灭绝,百鸟竞飞,谓之进化;蜂蚁群贡,羽鸟反哺,行为利他。自然造化之功,使生物间除了弱肉强食的本性,还有利他主义的根基在。

人猿揖别,文明肇始,万千年间虽难绝人的生物本性,但文明进步一路提升着人的理性,增益着人性的光辉。数千年文明旅程中,东方西方、游牧农耕、沿海内陆,交替前行。有伟大的思想者,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一而足;有不朽的执政者,三皇五帝、三代之英、汉祖唐皇,代代相因。“先进性”的代表,或属于王者,或属于强帮,却始终不属于彻底的败者。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华夏大地的主人,自六七千年前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一样,在世界农耕文明史上并为四大文明;公元前两三千年青铜时代在中国出现,中华文明与在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崛起的希腊文明和其后的罗马文明为代表的城邦奴隶制文明两分天下;公元500年前后至公元1700年左右,这一跨越一千多年的时期,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一枝独秀。到清后期的几十年,中华帝国积贫积弱、丧权辱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开始了中华民族生命中长达百年的最黑暗的日子。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踏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时代先进性的代表者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自19世纪20年代初诞生至今,在近90年的日子里,其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远大的理想为目标,伟大的纲领为旗帜,为全中国人民谋幸福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宗旨,坚定的信念为支柱,正确的道路为遵循,科学的方法为保障,一直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遵循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引导着中华民族发展的潮流;领导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困苦、前赴后继,走过了三个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三大阶段性的辉煌成就。在第四个三十年,中国共产党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第一个三十年,1920—1949年,以革命战争为中心独立解放的三十年。三十年时间,参与或领导了四大战争。即: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篇章,启动了中国土地革命战争的行程。在艰苦卓绝、九死一生的土地革命战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收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开辟了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建立起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通过“打土豪、分田地”、“耕者有其田”等具体政策,把全国人民团结在反帝反封建、求翻身求解放的旗帜下,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七·七”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困境中的中国共产党,以理论的自觉,克服自身的问题,英勇不屈、百折不挠。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实现战略大转移。以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为民族争独立求解放的大旗下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同仇敌忾、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实践中,毛泽东思想炉火纯青、日臻成熟。经过延安整风洗礼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鱼水情真、血浓于水,众志成城、排山倒海,奋战四年,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成为代表人民执政的执政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人民的心声,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革命的合法性、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第二个三十年,1949—1978年,以政治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的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准备与起步期。新中国甫一成立,百废待兴。帝国主义实行封锁,蒋介石叫嚣要反攻,国内残余的反动势力捣乱破坏;垃圾要清除,“房子要打扫”,生产要恢复,人民盼幸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清醒的头脑、远大的眼光,与大洋彼岸的艾伦·杜勒斯在美国国际关系委员会上发表的“和平演变”的演说针锋相对,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以大无畏的气概、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政治建设为中心,以广泛深入的政治运动为形式,稳定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恢复与发展:全面彻底的土地改革运动,使新生的政权扎根于亿万民心;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三反、五反、肃反运动,以清除反动残余势力及其基础,纯洁新生政权的肌体;三大改造运动,奠定公有制基础,为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好了准备,顺利实现从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跨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风、反右等一系列运动,尽管发生了扩大化的问题,有的甚至走向极端,但其初衷无一不是为着巩固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新中国独具特色与明显优势的政治制度。并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最初构想。

与以政治建设为中心相适应,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无论过去一个时期人们如何去反思、去检讨、去批判,它们都与各项政治运动一起,在前无古人、外无先例、典无可据的条件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快速地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家,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弹一星,使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拥有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运动不断、“高潮”迭起,包括长达十年的作为“一次全国性的演习”的“文化大革命”,从正反两个方面为完成中国共产党第二个阶段即以政治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的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准备与起步期的历史使命,走向第三个阶段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速发展时期,“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改革开放条件,并锻炼和培养了队伍,特别是准备了带领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合格的领军人物。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苏联解体与苏东剧变的巨大震动,“我自岿然不动”,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以政治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三十年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大验证。不尽的实践与未来,还将继续它对这一成果的检阅和验证。

第三个三十年,1978—200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加速发展期。先于苏联十年,且与独联体“休克疗法”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相结合、相适应的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不断、及时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新的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发展是硬道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

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同样走了先从农村起步再向城市推进的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承包、改制,物价改革、税费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等,一系列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活跃了中国社会生产力,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整体的小康,国家实力显著提升,由人口大国成为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中国人的脚步已跃出地球,踏进浩瀚太空。

在以政治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三十年确立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以坚持、巩固和完善,并逐步走上依法治国的轨道,发挥出极为有效的政治优势和保证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成为完善的理论并得以实践,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两岸关系完成了破冰之旅,进入新时期;“中国特色”、“中国模式”、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等,不仅日益深入中国人心,而且越来越多地被国外的人们提及、引用甚至效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加速发展期。2008年的四川特大地震和源自美国殃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中国政府临危不乱、从容应对,继续保持经济社会稳定较快发展,不仅是对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加速发展成果的大检验、大验证,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政治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三十年成果和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先进性的再检阅、再验证。

第四个三十年,2009—2039年,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的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发展新时期。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分阶段的。不论你有没有意识到,或者是有没有说出来,自2009年始,或者更早些时的2007年,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并完整阐释科学发展观,就已悄然进入第四个三十年。即: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的三十年。只有GDP、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公共及城乡居民储蓄、庞大的加工生产能力和一掷40000亿元的投资能力,并不能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把自己发展生产的动力,寄托在他人多消费自己的劳动成果上,而自己人民的大多数却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这已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能解开的结。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文化竞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必然要上升到更加文明、科学、全面的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事物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但又是连贯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已经将更多的文明进步涵盖其中,启动了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的步伐。温家宝总理关于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一个国家的强大和信誉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的实力,还应该表现在民族的素质和道德的力量,而且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更为长远的论述,就是对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内涵的深刻诠释。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自1919年“新文化运动”重创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打断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链条,民族的灵魂被驱赶出“孔家店”,中华民族的魂灵先后经历了以革命战争、政治斗争、经济建设为主题的文化建设时期。但一直没有相对完整地完成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新构。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精神家园构建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当今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现代化建设已是刻不容缓。在第四个三十年,中国共产党及中华民族的一项至关重要的甚至是生命攸关的任务就是带领全国人民基本完成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精神家园建设的现代化。并且,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精神家园建设的现代化,如果舍弃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传统,舍弃了自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来以革命战争为主题的文化建设、1949年以来以政治建设为主题的文化建设和1978年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主题的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与传统,舍弃了当今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理论的精神本源,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的三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和度过她的百岁生日,作为“百年老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并以其先进性领导中华民族创造新的辉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已由历史的必然成为历史的和现实的已然。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华民族建设好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发展的应然和将然。必然、应然和将然,只是反映事物运动的趋势和方向,还不是已然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扬,是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的小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事业推向成功,进而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变为现实,将应然和将然变为已然的途径和关键。为此,必须着力确实解决好一些重大问题:

理论及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理论的中国化、大众化,特别是解决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基本原理与具体理论血脉相通、本固枝荣、根深叶茂的关联问题。否则,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理论断裂和理论浮躁,进而导致作风浮躁、社会浮躁,甚至断送党命、改变国运。

“发展是硬道理”,创新就无止境。创新型社会建设是中华民族民族自性的建设,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源的建设。创新首先基于思想观念的突破,以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无私无畏地实现了几次理论的飞跃,在培育创新型民族精神、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宏伟大业中,应当大有作为。

“以人为本”,和谐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旨所在。和谐人自身的生产与把握、调控、改善人自身的品质,是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和统治集团都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今日中国执政党先进性确认与保持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以人为本,衡平和谐,完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行以先进科学技术指导下的计划生育政策正逢其时;着眼长远,集中财力,综合施治,加快改变教育事业现状已急不可待。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腐败问题的根源在官员,官员腐败的根源在缺德。缺德的根源是思想上的实用主义(或观念上的个人主义),组织上的宗派主义,作风上的官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懈怠、上层建筑的瑕疵,成为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稳定的病灶;政治与经济财产资源的垄断、滥用,是走向先进性反面的祸根。在老百姓心目中,当今中国社会的十大热点问题无不系于权力与金钱两个支点。说到底,最要紧的还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问题。

和平发展时期不太平。国际敌对势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来没有忘记也没有停止过推行“和平演变”策略,没有放弃过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社会主义制度的企图,苏联解体后更增其烈。敌对势力为着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遏制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推行“西化”、“分化”、演变和打压、封锁策略,与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社会风气和中国共产党人自身的异化嫁接后,对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形成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崩溃始于隙微。堡垒易从内部攻破。危在眼前、危在自身、危害严重。如果对问题的严重性失去清醒认识和高度戒惧,不但可能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延缓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甚至可能会使中华民族再一次面临“最危险的时候”。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迫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运行,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昔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一个结果,就是使社会结构简单化。今日,市场经济、成分多元,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复杂化。发展了比不发展问题更多、矛盾更大。代表权的授予与权力作用的回应不对称,将削弱执政基础;对工人阶级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理论确认与实践确认不对称,将动摇执政基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宣传应用以及效果不对称,将瓦解执政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危机机制的建立健全,只能应对已然、治其表;防患于未然和治本之策,还是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以无产阶级的博大胸怀、远大眼光、聪明智慧、无畏气概、牺牲精神,以革命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脚踏实地,面向未来,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征和追求。有保持着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就一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