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5626500000015

第15章 将信心化为责任,融入工作的点点滴滴(1)

责任是对信心的一种坚守

一个有信心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他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会挺身而出,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能坚持到底。他会非常执著,不到最后时刻绝不放弃,不完成任务绝不中途后退——这便是责任意识。责任是一名员工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对信心的一种坚守。因为在尽职尽责的过程中,自信的员工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地完成企业交给的任务,而企业也乐于把更多的机会交给这样的人。

一家人力资源部主管正在对应聘者进行面试。除了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有一道在很多应聘者看来似乎是小孩子都能回答的问题。不过正是这个问题将很多人拒于公司的大门之外。

题目是这样的:

在你面前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担两担水上山给山上的树浇水,你有这个能力完成,但会很费劲。还有一种选择是,担一担水上山,你会轻松自如,而且你还有时间回家睡一觉。你会选择哪一个?

很多人都选择了第二种。

人力资源部主管问道:“担一担水上山,你们没有想到这会让树苗缺水吗?”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没想到这个问题。

一个小伙子却选了第一种做法,当人力资源部主管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担两担水虽然很辛苦,但这是我能做到的,既然能做到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呢?何况,让树苗多喝一些水,它们就会长得很好。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最后,只有这个小伙子被留了下来。

人力资源部主管是这么解释的:“一个人有能力或者通过一些努力就有能力承担两份责任,他却不愿意这么做,而只选择承担一份责任,因为这样可以不必努力,而且很轻松。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认为他是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

有时候,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或者说,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受青睐的职场中人。一名员工有信心,便要善于在坚守责任的过程中将它升华,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更好的机会。

在很多人眼里,子敏的运气特别好。

她的学历在这个行业里并不占什么优势,长相一般,个性也不张扬,但她进入公司后两年时间内,在每一个部门都做得有声有色,并得到了稳步升迁。关于她的升迁,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大致上都有这么一点共识,就是好运气眷顾了她,给了她得天独厚的机会,否则她怎么可能从人事部文员做到营销部经理,一路绿灯、一路凯歌呢?

只有她自己清楚,成功是怎么得来的。

进入这家大公司的时候,学历优势并不明显的她先被分到人事部,做一个不起眼的文员。

在那个部门,有的是能言善道、八面玲珑的女孩子和深谙权术、势利、平庸的男人,但子敏从不招惹是非,只是恪尽职守。有时候,发现别人输错了数据,她就悄悄地改过来,从不大肆渲染。领导让她做什么,她就竭尽所能,在第一时间做到让人无可挑剔。别人扎堆抱怨工作百无聊赖、老板苛刻或地铁太挤时,她却在悄悄熟悉公司的部门、产品以及主要客户的情况。子敏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做好每一份工作,把责任落到实际,就一定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有一次,营销部经理经过子敏的办公室,看到她在处理一件小事情,很欣赏她所表现出的责任感,就打报告调她去顶他们部门的一个空缺。

营销部令子敏的世界骤然广阔起来。同原先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她还是选择主动担责,默默地努力着。每当累得想要偷一会儿懒的时候,她总会想起父亲的教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个人想要成就多大的事业,就看他有多大的信心,能够承担起多大的责任!

由于子敏总是部门里最吃苦耐劳、最有责任心的人,她赢得了不少机会,进步得也很快。半年后,她凭借几份扎实的调查分析报告为自己赢得了一片喝彩。一年后,她便成了营销部举足轻重的人物。看到她在会议上气定神闲、无懈可击的发言,原来人事部的同事不禁大跌眼镜。

刚刚荣升营销部经理不久,老板便请她喝茶,问她愿不愿意接受挑战,去情况并不乐观的北方分公司。自信的子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她有成功的“法宝”。

到了北方分公司之后,子敏发现第一销售处的情况最糟糕,库存严重积压,没人愿意处理此事。她又拿出了贯有的工作干劲,主动寻找方法,承担起第一销售处的重任,开始了工作的第一步。

她借了一辆自行车,一个人找产品的代理商去了解产品滞销的原因,寻找突破口。

有一次,她去拜访某局长,无意中听到他与同业内另一位局长在打电话,谈论第二天去某风景点开会的消息。子敏回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找他们在开会地点入住的酒店。第二天傍晚,一身旅行装束的子敏与局长们相遇在酒店大堂里,她是来自助旅游的,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谁也没有看出来,或者说年长的局长们涵养好,不忍心揭穿她。

几天下来,他们邀请她一起参加活动,唱歌、打牌、聚餐。再后来,认识她的人同她关系更密切了,原先不认识她的人也慢慢接纳她了,她的客户名单上增加了强势的一群人。事隔三周,她就从中寻找到了合适的客户,拿到了第一张大订单。

几个月后,经过子敏的不断努力,情况开始明显好转,同事们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她的信心感染了每一个人,而她的责任感也带动了大家。半年后,第一销售处不仅解决了库存积压严重的问题,而且成了北方分公司里的销售亚军。这时候,子敏也随着一纸调令,成了北方分公司的总经理。

谈到成功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深有感触。但无论是哪一条道路,都绕不开“责任”二字。我们说在危机面前要保持信心,其体现何在?就体现在对责任的坚守当中!一个人能有多大的事业舞台,往往取决于他有多大的责任心。每个有信心的员工只有从心底真正对工作负起责任,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与平台,进而走向成功。

职位无高低,责任无小事

有些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企业也抱有极大的期望,但就是对自己的工作缺乏应有的信心。他们认为,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实在微不足道,做好做坏一个样,无损大局。但就是这种想法阻碍了他们向前发展,甚至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真正有信心的人从不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卑微的,而是认为职位没有高低之分,在责任面前,自己要永远保持一份敬畏之情,认真把它做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唯有充满信心,认真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员工才能迎来职场的春天。

许多年前,在日本,一个年轻女孩来到一家著名的酒店应聘服务员。这是她走出校门后的第一份工作,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关键的第一步。

没想到在新员工受训期间,主管竟然安排她洗马桶,而且对工作质量要求高得吓人:必须把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

说实话,洗马桶的工作使她难以承受。当她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刻一阵翻腾,恶心得想吐却又吐不出来。

为此,她心灰意冷,面临着自己人生第一步应该怎样走下去的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

就在此时,一位同酒店的前辈及时出现在她的面前。这位前辈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说教,而是亲自为她演示了一遍洗马桶的过程。前辈一遍遍地擦洗着马桶,直到擦洗得光洁如新,最后竟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

她看得目瞪口呆,在前辈鼓励的目光下,她如梦初醒!她意识到是自己的工作态度出了问题,于是痛下决心:“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个洗马桶最出色的人!”

从那以后,她仿佛脱胎换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无可挑剔的高水准。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她也曾喝过马桶里的水。她很成功地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旅。

多年以后,这个当年洗马桶的日本女孩,成了日本政府的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成功者必定是对自己的工作抱有极大信心与责任感的人。他们从不怀疑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及自己在这方面可能做出的业绩。事实上,唯有在完成手头工作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所谓“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一位纽约的百万富翁在回顾自己的成功历程时说,当年,他在一家百货公司的薪水最初只有每周7.5美元,后来一下子就涨到了每年10000美元,而这之间没有任何的过渡。没过多久,他还成了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刚去公司的时候,他和公司签订了5年的工作合约,约定这5年内薪水保持不变。但他暗下决心:绝不满足于这每周7.5美元的微薄薪水,绝不能就此不思进取。他一定要让老板知道,他绝不比公司中的任何一个人逊色,他是最优秀的人。

他的工作质量很快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3年之后,他已经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以至于另一家公司愿意以3000美元的年薪,聘用他为海外采购员。但他并没有向老板提及此事,在5年的期限结束之前,他甚至从未向老板暗示过要终止工作协定。也许有很多人会说,不接受如此优厚的条件,他实在是太愚蠢了。但是,在5年的合同到期之后,他所在的公司给予了他每年10000美元的高薪,后来他还成了该公司的合伙人。

他的老板都很清楚,这5年来他所付出的劳动要比他所领的薪水高出数倍,理所当然,他成为一个获利者。假如他当时对自己说:“每周7.5美元的工资,他们只给我这么多,而我也就只拿这么多好了。既然我只领着每周7.5美元的薪酬,那么我何必去考虑每周50美元的业绩呢?”如果那样,你说结局会怎样?

遗憾的是,这恰恰是许多人的想法。他们信心百倍,却不注重从手头的工作做起,而是满心期待着有一个更好的机会从天而降,让自己一展身手。但是他们忘了,一个无法做好小事的人也必定无法做成大事,因为他缺乏实干精神,更缺乏一种对小事负责到底的责任意识。这样的信心就像建立在沙地上的建筑一样,缺乏扎实的基础,终究会有倾覆的危险。因此,奉劝那些有信心的人,别忘了凡事从小事做起,从做好手头的每一份工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