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三国2:龙争虎斗
55913000000010

第10章 棋逢对手

“没错!我没走错!”

孙策策马而行,头也不回。

众将不禁疑惑,再次提醒道:“可我们的大营在此山以北,孙将军这是向南边的敌营而行啊!”

“孙某就是要向南边的敌营而行。咱们现在已经到了这半山腰,若是回去岂不遗憾!现在咱们只要顺着山谷下去,再越过对面的山岭,就能探看到敌军的动静。到时再回去也不迟。”

孙策这才说出自己的打算。听到此言,连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都不免大吃一惊。

“什么?孙将军难道要凭这十三骑人马去探敌营?”

“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我们反而可以悄悄接近,不引起敌人注意。若是谁怕了,回去便是,我孙某也不强求。”

见孙策话已至此,众将便不再规劝,更是无人回去。

一行人马沿路而下,在溪边饮马之后又翻过一道山梁,只见山南的平原跃然眼前。

刘繇的先锋早已在此处布防,他们见到这一队人马,立刻派人回去中军大帐急报:“孙策好像率了十余骑人马,从山上而来。”

“怎么可能!”

刘繇自然不信。

接着,又有探哨来报:“来人确是孙策。”

刘繇仍抱怀疑,暗道:“这很有可能是孙策的计谋,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在刘繇的帐中,有一个品阶较低的年轻军官。他听到探子频频来报,心中按捺不住,便自告奋勇地冲出来请战:“此乃天赐良机!不容错过!请主公派我出战,活捉孙策!”

刘繇瞥了他一眼,不悦道:“太史慈!你怎么又说些大话!”

“末将并非说大话。末将只是觉得错过这等天赐良机,万分可惜。我们上战场不就是为了捉拿贼将的么?”

“既然如此,你就去一趟!”

“末将遵命!多谢将军恩准!”太史慈连忙拱手行礼,他还跃跃欲试地招呼众将官,“将军已经恩准我出征,还有哪个愿意跟我一起来?”

说罢他抢先跳上战马,飞驰而去。

见他出征,另一位年轻武将也立刻站起来,摩拳擦掌道:“孙策是位有名的骁将。末将也要去会上一会!”

他说完也纵马尾随太史慈而去。

而其他功高位重的大将们,见此二人毛手毛脚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

另一边,孙策越过山岭,观察了一下敌军的布阵后,便下令道:“我们撤回山北吧。”

他刚欲拨马转身,忽闻山下有人大喊:“孙策!有种你别逃啊!”

“来者何人?”

孙策猛转身,只见年轻的太史慈已经纵马上山,横枪大骂:“你们哪个是孙策?”

“我就是孙策!”

“哦?原来孙策就是你啊!”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我乃东莱太史慈是也!此番前来,要将孙策生擒活捉!”

“哈哈哈!就凭你一人就想捉拿我吗?好大的口气!”

“哼!我一人对付你们这十三骑也是绰绰有余!孙策,你准备好了吗?”

“有什么好准备的?纳命来!”

两人言语不和,打在一处。只见两枪相对,火花四溅,战马盘旋,缠斗了五十多个回合。两人势均力敌,打得十分精彩,观者无不沉醉。忽然太史慈拨马就走,奔入树林。孙策则紧追不舍,还将手中钢枪掷向他的背后。

孙策掷出的钢枪险擦着太史慈的身侧,扎在地上。

太史慈不禁吓得一身冷汗。

他加紧打马向树林深处驰去,心中暗暗思忖:“传闻孙策武功高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可大意不得,否则性命难保!”

孙策在他身后紧紧追赶,心中也在暗道:“此将好生了得!我应该亲手将他捉住,纳入我军帐中,为我所用。不过如此骁勇战将,怎么会委身于刘繇的手下呢?”

因此,孙策故意大声叫骂:“且慢!休走!你若是一介不知名的小兵也就罢了。如今你既已自称东莱太史慈,却又只知逃跑,莫非不要这一世英名了?赶快回来,与我再大战三百回合!如若不然,我就将你这只知逃跑的恶名传遍天下!”

太史慈充耳不闻,只顾拼命打马狂奔。待跑至一处山脚之下,他才勒住战马,回头叫骂:“好你个孙策!果然追了上来,算你小子有种!你若有胆量,我们就在此一决雌雄!”

孙策飞奔而来,口舌也不饶他:“匹夫!你不过就爱逞逞口舌,算什么本领!莫说大话,休得再逃!”

“哼!什么叫只会逞口舌之能?看招!”

太史慈挺枪便刺,直指孙策眉间。

“不好!”

孙策见来势不妙,猛然低头,将脸都扎到马鬃之中。太史慈的长枪尖“当”的一声掠过头盔。

“看招!”

骑马对阵的难点在控制战马,一边在瞬息之间操纵缰绳,指挥战马的方向速度,一边还要手持兵刃,对阵厮杀。手掌对于缰绳的掌控要非常精准。

而这位太史慈却是个罕见的骑马作战高手。当敌人在身后追击,他立刻能纵马转身,绕到对方身后。这两个人缠斗在一处,战马如同两叶小舟一般,在浪尖上下起伏,彼此时而靠近,时而分开。两人操纵缰绳,指挥战马或进或退,虚虚实实,打得难解难分,更难以分出胜负高下。这两个人来来回回大战了一百多个回合,无不汗水淋漓,气喘吁吁。

“嚯!”

“哈!”

两人对阵的喊杀之声在林间回荡,山林走兽早已吓得四散奔逃,树枝上的枯叶也纷纷落下。但那孙策却是越战越勇,而太史慈更是精神焕发。

两人都是年轻力壮,孙策廿一岁,太史慈三十岁。正所谓棋逢对手,难分高下。

“我一定要生擒此人!”

孙策坚定了决心,而太史慈则分外焦急,急于分出胜负。

“此地不可久留,若孙策的十三骑大将赶来相助就糟了!”

两人错身之时,“咯噔”一声,脚踏相撞。而两人竟然心意相通,企图一招之内抓住对方。

“来吧!”

孙策躲开对方刺来的长枪,左手抱住枪杆,右手使剑劈向对方。谁料到这必中之剑竟然被太史慈巧妙地躲开,反而被对方抓住手腕。两人互相抓住了对方的兵器,互不相让,在拉扯之间,竟然齐齐滚落马背。

两匹战马陡然轻松,于是撒腿飞奔而去,转眼不知去向。

孙策和太史慈落在地上也毫不松力,两人扭作一团,仍然滚在一处。孙策这厢一个踉跄,太史慈一把揪住他的头盔,大声骂道:“看你往哪儿跑!”

太史慈用手抓着孙策的头盔,牢牢不放。

“太史慈现在正与孙策单挑,胜负难分。若将军派兵相助,定可生擒孙策。”

一员兵士飞奔至刘繇大寨急报。

“出兵!”

刘繇闻言,立刻下令。他率领一千多骑兵马赶去增援。

一时之间大军飞奔而至,战鼓隆隆,马蹄声声。

而此时,太史慈和孙策还彼此纠缠,揪打在一处,累得气喘吁吁。

“大事不好!”

孙策听到敌军的人马之声越来越近,心中焦急,急于解决掉对手逃命。而太史慈却始终紧抓着他的头盔不放手。

“你给我撒手!”

孙策只得用力摇晃,如狮子摆头;又将手越过太史慈的肩膀,打算抽出他身后所背的短剑。

正在这时,孙策的头盔绑带断裂,脱落下来。于是两人纷纷向后摔倒。

只见孙策的头盔抓在太史慈手中,而太史慈的短剑也握在孙策手中。

正在这时,刘繇的大军已经赶到跟前。

“主公,没有事吧?”

这时孙策手下的十三骑大将也赶了过来,大家担心地询问孙策的安危。

敌人见面,分外眼红。孙策的人马立刻和刘繇的大军打成一团。

可是孙策和手下十三骑寡不敌众,被敌军逼进一道狭窄的山谷之中。

正当此时,忽闻神亭庙一带呐喊声声,有一队精兵飞驰而至,宛如从云中而来。

——天助我也!

恰如孙策梦中预言的,仿佛汉光武帝显灵,庇护孙策。其实是周瑜因见孙策等人迟迟不归,便率领五百精兵前来寻找。

此时太阳西沉,突然乌云密布,瞬时下起沛然大雨。

此雨下得正是时候,如有神助。

双方避雨,各自收兵。待各自回营之后,大雨终歇,天空之上还升起了一道彩虹,仿佛孙策梦中所见一般。

第二天,孙策暗暗下定决心:“今天定要取下刘繇首级,活捉太史慈。”

于是趁着拂晓之时,他就率大军翻过山岭,逼近敌人阵前。

“呔!敌将太史慈,你且来看!”原来孙策命士兵将他昨天和太史慈缠斗之时抢来的那柄短剑绑在旗杆之上,高高举起,不断摇晃。

“你堂堂一员武将,竟然丢了武器,只顾逃命,莫非你不知羞耻吗?大家都来看吧!这就是太史慈的短剑啊!”孙策大声嘲笑。

而刘繇军中竟也高高地竖起一根旗杆,上面顶着一个头盔。

“哟!孙大将军别来无恙啊!”太史慈也驱马来到阵前,高声回骂,“看看这是什么!这不是你孙策的项上人头吗?一员大将把自己的脑袋都交给敌人了,如今晒在旗杆上,你还有何话说!啊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