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风水大宗师
5590800000063

第63章 卧龙?杨庆之!

这可是青龙山未曾见过之大事,几位长老包括青城子皆是非常震惊,长老说道:“掌教师兄,这是否是不祥之兆?”

青城子掐指一算,只感觉一片茫然,赶忙回到玉虚宫摆阵列卦,卦象却为极凶之相,青城子一脸凝重的道:“从卦象上来看,青龙山要有大变故。”

如今算的上是太平盛世,青龙山又是隐世之门,并不参与江湖纷争,朝廷也断然不会找青龙山的麻烦,那何来大变故之说? 所以这青城子和长老们竟然也看不透此次不祥之兆到底是因何而显。

青城子今年已经一百零三岁,在青龙山修的是道家正宗,一身修为通玄,被青龙山下百姓称为现世之活神仙,他都堪不透未来事,更不能从卦象中看出所以然来,心中实在不安,于是就在青龙山三清祖师前再次起卦。

此次之卦象,却是一句谮言:

鬼子临世,天下大乱。

这一谮言出自三清祖师,是道家无上法旨,青城子自然是相信,马上拿来与宫中长老商议,看这谮言的意思非常明朗,就是有鬼子临世间,定然是祸害的天下大乱,但是马上就有长老提头异议道:“掌教师兄,青龙山一向与世无争,不是我等灭自己志气,论道教正统,自有龙虎武当为尊,武当大隐隐于世暂且不说,龙虎山一直都与历代朝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号称天下兴衰出于龙虎,三清祖师就算有法旨降下,这天下大乱之事,也应是降在龙虎山,于青龙山何事?”

青城子紧皱眉头道:“我也疑惑,这样,速速派人前去龙虎山送上谮言,一是提醒他们早做提防,二来也试探一下那边的情况,天下兴衰之事,青龙山不搀和。”

——青龙山后,有一白衣儒生弹琴,写意无限风流,琴声悠扬,竟引百鸟齐鸣,如此景象数不尽书生意气,更有仙家气息。

就在儒生弹琴之间,有一女子绝代风化手持拂尘翩然而至,这女子容貌倾国,特别是额头上那一点朱红,更添出尘气息不惹一丝尘埃。

一个如同儒圣降世。

一个好似九天玄女降凡尘。

女道人来也不说话,而白衣儒生却自顾自的弹琴,一曲罢了,白衣儒生抬头看着女子浅笑道:“ 一大把年纪了,还要装作芳龄少女,你不累?”

“女子爱美本是常事,反倒是你老而不死是为贼,却也要装作书生模样,你我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女子也丝毫不示弱,马上反讽回去。

白衣儒生苦笑摇头,也不说话。

“我该叫你杨庆之,还是该叫你卧龙先生?”女子浅笑问道。

“姑娘你高兴怎么叫,那便怎么叫。不过我不知,你如何知道我的身份?”白衣儒生说道。

“我能想到的弯背老六不杀你的理由,唯有你的杨庆之。”女子,也是女道人说道。

“那你就等于变相承认,杀我胞弟杨功赞之人,就是你了?”白衣儒生反问道。

女子倒也坦然点头,点头后又摇头道:“只可惜弯背老六没有杀了你,更可惜他拿刀以来未尝败绩,马上可成霸王刀,却又自折。”

“你当我杀不了你?”白衣儒生挑动琴弦道。

“为何杀我? 因我杀你胞弟杨功赞,还是因我撞破你胆大包天假传三清法旨?想来也不会因杨功赞,你若真当他是你弟弟,就不会有意立他一生魔障让他走不出心魔没有半点精进,我杀他是救他,你却让他生不如死,那么就是因为我撞破你的丑事?”女道人笑道。

那白衣儒生收起琴道:“女人真是聒噪。”

“既然何安下都能从张真人处求来赦令留下杨当国,为何你就容不下他?你若容不下他,为何不亲手杀了他?”女子问道。

“男人的事,女人不懂,未来之事,你更不懂。”白衣儒生说完,抱着琴飘然而去。

“真当修了扶龙经就可掌控天下?竟然会用这假传赦令的小人手段,端的是胆大包天,你不留杨当国,我偏要留!”女子拧着眉头说道。

——若是二人之对话让杨家人听到,定然惊掉大牙,若是让那杨功赞知道,更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那个用三局博弈让自己一生走不出棋盘之上的卧龙先生竟然就是自己那已经“死去”的兄长杨庆之。

杨庆之,杨家认为后人中唯一可比肩杨筠松之人,竟然没有死于那禁地之中,而是成了这个卧龙先生。

——若是青城子等人知道,那三清祖师的法旨竟然是此人所为,那这卧龙先生会不会被天下道人给追杀?

——这一边,致远道人一路上总想摸出杨当国修炼诀窍,但是却也实在是找不出,一路上也是唏嘘不已,感叹或许是世间真的有修道奇才,其实致远道人心中也因为杨当国而激动不已,世人都知方外之人修行,修行得道者可白日飞升位列仙班,其实不然,致远道人知道,自从那传说中的武当张三丰羽化成仙之后,不管是青龙山还是龙虎武当,从未听说有人可以修到飞升一说。

所以天下真心修道之人越来越少,沽名钓誉之人越来越多。穷极一生却不能得道,那修道又有何用? 所以看到杨当国这块璞玉,致远道人心中有个暗暗的奢望,万一此子真的是那先天道胎之人,日后若是在青龙山白日飞升,那不说可以让青龙山名声大显,也可以给天下修道之人来一颗定心丸。

二人终于到了青龙山,致远道人却发现青龙山之异常,师兄弟们各个都似有心事,打听一下之后竟然得知在十天之前青龙山有不祥之兆,但是是何不祥之兆弟子们也不知情,致远道人也不放在心上,再大的不祥之兆也抵挡不住自己带来的这块上等的璞玉。

致远道人虽然在玉虚宫中辈分不高,却也是不低,虽没有本事带杨当国去玉虚宫,托人捎个话的能力倒有,他马上找人给掌教真人青城子说他在民间找到一个修道奇才,此人定可振兴青龙山。

青城子问凭何判定此子是奇才,更是大放厥词说可振兴青龙山? 致远道人得意道

:“告诉掌教真人,此子九岁,自学道德经,可演化出大道痕迹。”

此话一出,青龙山上下震惊。

青城子连同长老,甚至连青龙山那些在后山中不问世事的长辈们都被惊动,青城子带着众长老亲自来见杨当国。

致远道人不无得意之心,拜见了青城子之后道:“掌教真人,此子就是杨当国。”

青城子看着杨当国,杨当国也看着青城子,杨当国此时并不怯生,只是被人这么盯着看难免有点羞涩,赶紧跪下道:“杨当国拜见老神仙。”

“听闻你自学道德经,可演化大道痕迹?”青城子问道。

“虽然致远伯伯这么说,我不知道啥是大道痕迹啊?” 杨当国挠头道。

致远道人赶紧催促道:“快拿出你的道德经,按照你晚上诵读的办法去读,让掌教真人看看你的资质!”

杨当国求学心切,也顾不上有显摆之嫌,从贴身背包中拿出师傅赠与的那本道德经,书本早已翻的发毛。

他坐下,安心诵读。

身后,渐渐化出那一张太极图。

所有人,屏住呼吸,致远道人甚至看到那些长老们近乎炙热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