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保卫社会(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729800000002

第2章 房地产与社会改革

中国住房政策的症结在哪里

很多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仅已经成了中国民众、政府和发展商的永恒话题,而且也是国际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深切关注对象。因为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巨大泡沫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隐忧。

房地产无疑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的紧箍咒,因为房地产的解体也很可能就是中国经济的解体。因此,有关当局一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多年来,尽管有关当局也对房地产市场多有不满,但每当房地产遇到危机,必出手相救。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出台的庞大的应付危机的资金,也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了房地产。毫不夸张地说,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也因此绑架了为中国经济负责的中国政府。

简单地说,在中国,房地产被视为仅仅是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而非社会政策的一部分。因为把房地产视为经济政策,其GDP功能被凸现出来,而其社会功能被忽视。除了一般商品房的大幅涨价之外,住房的社会功能的缺位更体现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供给的极度缺乏上。

房地产也直接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但在GDP主义构架内,房地产的唯一考量是利润,而非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正因为房地产的唯一目标是“钱”而非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需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过度的开放性和投机性。在剥夺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居住权的同时,中国各地的房地产不仅向国内的“炒房团”开放,而且更向国际资本开放。很大程度上说,中国房地产已经成了国内外资本的“游戏物”。

中国“圈房运动”弱化执政党社会基础

房地产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政府所面临的最大政策挑战。这是因为房地产在很大程度上聚集了经济、社会和政治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房地产是经济之痛,因为它已经绑架了中国的总体经济。

中国的房地产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走到这个地步?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变种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说到底就是要把一切投入市场,把一切货币化。

无论是利用手中的财力还是权力来投资、投机房地产,都是理性计算的结果。因为房地产有利可图,他们自然拼命进入。但很显然,并非任何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投资、投机所有领域的。毋庸置疑,房地产已经成为弱化中产阶级、阻碍中产阶级成长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中产阶级中间,除了少部分新生的企业主之外,大部分来自专业人才,也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不过,在中国,“八十后”和“九十后”已经注定要成为最无希望的一代,无论作怎样的努力,都很难实现他们的住房权。

中国需要实现房地产的彻底转型

要有效解决房地产问题,必须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房地产的彻底转型,规制和引导房地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房地产转型是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上说,如果房地产泡沫得不到遏制,人们担忧中国会步日本和美国的后尘,演变成为经济或者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也是社会泡沫。

要改变的观念是,政府规制的房地产市场并不是说不可以盈利。政府规制的房地产市场也同样可以盈利,只是盈利的水平不像完全由市场来主导时那样高。在社会成员的基本居住权实现了之后,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住房税等来增加地方收入。

房地产改革当是中国社会建设大工程

在很多年里,房地产领域已经造就了巨大的既得利益。一旦既得利益开始动员其支持力量,无论是物质方面的财力、权力还是知识方面的,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来抗衡政府的政策。很显然,在既得利益面前,有关方面推行房地产调控的决心和其出台的政策的力度都会受到影响。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房地产开发商都认准了这一点,他们清楚得很:你要GDP,最终还是需要为房地产市场松绑的。他们既有充足的财力,又了解政府GDP主义的弱点,因此可以从容地应付政府的调控。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经济发展那么好,社会还是那么不信任政府呢?如果意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破坏是同一个过程的话,就不难理解了。房地产改革必须成为一项意在社会重建的大工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生存、中产阶级的培育、社会对政府信任的重建等等,都可以和房地产发生关联。

中国建设内需社会需要做什么

在建设内需社会方面,面临三大问题和三大任务。首要的问题是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如何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首先,必须给国有企业设定边界。没有边界,国有企业必然滥用权力。民间资本能够做、也能做好的领域,尽量让民间资本来做,国有企业可以退出。同样重要的是要引入国有部门之间、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之间的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提高劳动生产力。

第二个大问题是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在经济成果的分享方面,中国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一次分配的不公平。一次分配是结构性问题,一次分配不能做到基本的公平,那么二次分配再努力也会无济于事。

建立内需社会的第三个大问题是要确立社会政策。确立内需社会首先必须建立能够保障社会存在的社会政策。只有把经济结构调整放在社会发展的总体背景下,才会形成足够的政策动力。

中国的“房地产病”

因为房地产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产品,很多国家视房地产首先为社会政策,而在实现社会政策过程中配置以经济政策。

房地产既然成为主柱产业,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效制约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因为房地产的高额利润率,地方政府、银行和其他各种经济角色这些年把大量的资源投入房地产,在制造房地产泡沫的同时大大限制了对其他方面的投入。在资源型国家,除了出卖资源,从早期的什么都不用发展,演变到后来的什么都没有发展、什么也发展不了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