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东方启动点(下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729500000002

第2章 外面的世界

萨拉·邦焦尔尼,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位知名的女记者。

当2004年圣诞节来临,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等,也统统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出于记者的职业冲动,她自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

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包括她的丈夫维斯以及两个儿子——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

接下来的一年,对萨拉全家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煎熬:4岁的儿子不得不转而去购买标价68美元的昂贵的意大利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找不到工具修理;购买生日蜡烛竟成了折磨人的头痛事,杂货店除了中国产的蜡烛,没有其他产地的蜡烛;买到手的最“美国”的灯,也用了中国制造的关键零件,是一盏“混血”台灯;丈夫去法国旅行买的纪念品埃菲尔铁塔钥匙扣也是中国制造……

萨拉根据这一痛苦的经历,撰写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一书。

在这本书的结尾,萨拉告诉你自己全家历险的结局是这样的:

“承认现实吧。能撑过这一年,大部分靠的是运气。尽管有抵制在先,中国产品还是源源不断涌进我家。”

“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至少,不懈地坚持下去太难了。我们最终决定,还是跟中国进口产品共存的好。发誓一辈子不用中国产品,真的不太现实。”

事实上,萨拉全家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是离开“浙江制造”的一年——

全球圣诞饰品几乎全部来自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

浙江义乌生产了占全球1/4销量的饮料吸管;

浙江永嘉生产了全球80%的拉链以及60%的纽扣;

浙江嵊州独占全球领带产量的近半壁江山;

浙江永康年产保温杯4.5亿只,覆盖全球169个国家和地区;

……

自改革开放始,浙江人为摆脱贫困,浪走中国南北,650万浩荡军团成为阵容最为庞大的财富候鸟:新疆霍尔果斯、内蒙古满洲里、黑龙江绥芬河、广西友谊关,如水银泻地,直抵天涯。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议定书。

国门的那一边,海阔天空,早已跃跃欲试的浙江人再度呼啸而出。这一次,他们更大的野心是:全世界。

“东方快车”没有终点

2006年9月19日晚,杭州离西湖最近的知名老字号楼外楼饭店。新任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正在此“夜宴”浙江民营企业领袖级人物。

这是保尔森当上财长之后,首次访华的第一站。当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率团赴美国参加“2006美国·中国浙江周”期间顺访高盛公司,并与时任高盛董事长的保尔森约定了4个月后的杭州之行。

是日“夜宴”的发起人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纳斯达克。美方除保尔森外,出席者还有美国驻华大使和驻上海总领事。浙商方面亦精英尽出: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万向集团CEO鲁伟鼎、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等共12位。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原本在被邀之列,但因在北京出差,最终没有露面。

“围坐在桌旁对话是最有效的。”与浙江最优秀商人围着一张长桌而坐的保尔森的第一句开场白,便为本次“夜宴”定下了“平等对话”的基调。他表示希望向在座各位求解三大问题,其中之一是对中美经济关系中最近出现的汇率、并购、贸易顺差等麻烦有何看法和建议。

“只要我们彼此能够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公平竞争,浙江的民营企业不惧怕任何对手。”被保尔森赞叹为“你的思维方式更像一位‘政治家’”的南存辉的发言,显然给这位美国财长留下了深刻印象。

“听习近平书记说,浙江民营企业家很多、很厉害,非常高兴能借此机会跟大家认识。”保尔森说的应该是真心话。

18时30分左右“夜宴”开始,直至21时结束。

次日,保尔森飞赴北京。未来3天中,密集会见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以及发改委主任、财政部长、商务部长等中国高官。双方坦诚交谈的,正是稍前与浙商对话的同样主题:关于中美经贸关系。

直到1999年,浙江对外贸易仍然以国有外贸收购一统天下,民营企业直接出口额仅15.8亿美元。加入WTO后,迅速进入井喷期。2007年,以民营经济为第一主体,浙江进出口总额已飙升到176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进口额485.4亿美元,出口额1283亿美元,仅次于广东、江苏、上海。全年贸易顺差797.5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近1/3。而美国则是浙江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市场。

浙江人对“外面的世界”一直心存向往。

当“浙江制造”这一列“东方快车”满载着五光十色的小商品向世界疾驰的同时,世界也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这个中国东部沿海的神奇小省。

“义乌版”联合国便是这一双向循环经济最别致的注脚。

埃尔切大火背后

当浙江商人把“有人的地方就有浙江人”的奇迹复制到全世界,传来的并非都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有时候,从天而降的也许是一场噩梦。

2004年9月16日下午,西班牙东南部濒海城市埃尔切。

来自浙江青田县的鞋商陈九松早早关掉了自己才开张两个月的“达尔美鞋业有限公司”的店门。当地警察传过话了,今天,将有大批反对华商的游行队伍经过。但陈九松并没有离去,他有16个货柜的货要进仓库,这批从意大利、中国发出的货此时仍被堵在路上。晚上7点4分,运鞋货车抵达仓库,陈九松刚松口气,潮水般的游行队伍不期而至。

原本一直在高喊口号,正愁激昂的情绪无处宣泄的人群一看到中国货物,骚动被瞬间点燃。一只只装满了鞋的货柜被推倒、践踏、焚烧、哄抢,混合着被烧皮料难闻的焦糊味的大火迅速升腾,照亮了埃尔切的天空。几百米之外的西班牙警察冷眼旁观,没有西班牙人理会哭天抢地的陈九松,他的近百万欧元的鞋货以及店面、仓库不到半小时便化为了灰烬。这堆灰烬差不多就是他数年来卖鞋的积蓄外加从亲戚处筹集的全部本钱,站在一旁、持有该鞋铺股份的侄子已精神崩溃。

“9·16”纵火事件是西班牙有史以来发生的第一起严重侵犯华商合法权益的暴力事件,有西班牙当地人士从政治层面解读认为,这起事件最初是以西班牙极右组织“长枪党”为背景的“埃尔切人民团结运动”挑起的,企图以制造暴力事件表达不满,借此捞取政治资本。

事件的核心本质在于跨国经济贸易的不适与摩擦。事发当日,埃尔切一些街道张贴了许多煽动性标语:“埃尔切市民们,让我们团结起来,把埃尔切所有亚洲鞋都赶出去,把运送亚洲鞋子的集装箱全部烧光。”一周后,埃尔切再次爆发更大规模的排斥华商的示威游行,仅20万人口的小城有数千人上街。游行者大多是当地制鞋企业的工人和老板。

埃尔切人愤怒的对象不是陈九松,而是“浙江制造”。

天上掉下个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负责全球化业务的总裁迈克·埃文斯曾经说:“我们要说的是,阿里巴巴虽然创于中国,却注定为世界而生。”

埃文斯本人正是阿里巴巴国际化最生动的注解:美国高盛前副主席,华尔街传奇人物,加拿大人,加盟中国公司阿里巴巴后的花名是“白求恩”。毫无疑问,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优秀的“国际主义战士”。

美国时间2017年1月9日上午,被外电报道是中间牵线人的埃文斯陪同马云行走在纽约第五大道,随后在特朗普大厦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举行了40分钟的会谈。会谈结束双方共同向媒体宣布,将借助全球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在未来5年内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帮助美国中小企业将产品卖到中国和亚洲。

马云成为特朗普当选后会见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

而就在半年多前的2016年5月17日,马云在白宫与时任总统奥巴马“私人会面”并共进午餐。这次神秘的会见究竟谈了什么、谈得如何?美方与阿里方面均三缄其口。但白宫新闻发言人乔希·欧内斯特当日回应两人“私聊”一事时说:“马云之前就曾经与奥巴马总统有过面对面互动,他们在2015年11月18日菲律宾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对话讨论了世界经济,以及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冲击。”

马云与美国总统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渊源则可追溯到10年前。

2005年9月10日,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应邀出席阿里巴巴在杭州主办的主题为“天下”的第五届“西湖论剑”并演讲。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的美国人波特·埃里斯曼回忆,克林顿到达杭州已经是9日晚上,在他之前造访过杭州的美国总统是理查德·尼克松。入住与西湖咫尺之遥的凯悦酒店8层的总统套房后,克林顿稍事休息就把马云请到房间“聊聊中国的互联网”。第二天恰好是马云41岁生日,服务于克林顿基金会的马西·西蒙为了给马云一个惊喜,悄悄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克林顿高兴地与马云一起分享了蛋糕,“克林顿和马云很聊得来”。

当年,阿里巴巴还向克林顿基金会捐赠了后来引发不小关注和争议的25万美元,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治疗与关怀”。

除了历任美国总统,马云的“朋友圈”几乎囊括了半个星球的政经甚至娱乐圈及体坛大咖: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加拿大前总理哈珀、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德国总理默克尔、比利时国王菲利普、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NBA篮球明星科比、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等。

马云以极其异端和夸张的姿态,将浙江商人的世界之旅迅速推向了巅峰。

“外星人”马云的创业史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94年开办杭州海博翻译社,1995年成立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中国黄页”,1997年的北京之行,为外经贸部构建官方网站以及同样归属外经贸部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此为创业前传;二是1999年春阿里巴巴降生,2003年5月10日淘宝上线,同年10月推出支付宝,2005年并购雅虎中国,2006年在中国市场击败美国电商巨头eBay,2007年11月首次IPO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三是2009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天猫)启动第一个“双十一”网购狂欢节,2009年创立阿里云,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登陆美国纽交所再次IPO,融资总额达250亿美元,创全球IPO最高纪录。

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将阿里巴巴和马云面对世界市场所呈现的迥然不同的姿态做粗略梳理。

一、一个世界化的奇怪的企业名号

二、第一笔纯国际化血统的投资

三、第一次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的封面报道

四、一场改变历史的生死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