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717700000002

第2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特点与投资重点

第一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形势与产业特点

一、蒙俄地区

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蒙俄三方希望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将三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开辟三方新的统一市场。

二、中亚地区

经济开放条件下,中亚五国逐渐形成了资源出口型开放经济,单一产业结构和高度依赖资源部门出口,导致中亚国家的经济自主性非常低。由于基础设施、能源建设项目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以及部分国家对民营企业进入有诸多限制,所以目前中国对中亚的投资主体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

三、南亚地区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具潜力的市场,已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大型新兴经济体。所以“一带一路”倡议要在南亚有所作为,应当首先积极推进与印度在相关合作领域的协调与对接,同时进一步挖掘其他经济体经贸合作互补性,夯实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一)加强产能的国际合作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

(三)加强互补产业的贸易合作

四、东南亚地区

未来中国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成员方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加深双边经贸合作的新途径,利用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一新模式,带动我国企业“走出去”。

五、西亚中东地区

西亚中东国家石油等能源资源储量非常丰富。当前中国与中东国家间的产能合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一)基础设施

(二)高新领域装备制造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

六、中东欧地区

作为新兴市场,中东欧地区表现出比传统的欧洲核心地区更为强劲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中东欧国家的经济活力主要来自不断上升的国外直接投资。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欧美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

在国家战略激励下,中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会以较快规模和速度增加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直接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欧美等传统市场的直接投资绝对量会减少,欧美市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仍具吸引力,其原因在于这一地区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成熟的市场环境。

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差异化的投资格局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比较优势各有差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地区的投资产业选择之间亦会呈现出差异性。

(一)蒙俄地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

(二)中亚地区是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油气、矿产资源丰富。

(三)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处,在经济和安全上对南向开发具有重要地位。

(四)东南亚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与该地区的良好合作对维护中国海上领土的安全和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五)西亚中东地区因其区域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六)中东欧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素质高,工业基础和技术积淀雄厚,对该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有助于刺激国内经济增长。

第三节 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防范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发育以及能源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可能产生积极效应。但是缺乏对沿线市场的了解及跨区经营的经验就匆忙“出海”,势必会对其未来发展及提供融资支持的金融机构带来巨大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政治风险

1.与美、俄、日等大国的战略博弈

2.由“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政局不稳定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二)经济风险

1.债务违约风险

2.“一带一路”项目耗资巨大,很大一部分将流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单靠项目自身收费收回投资需要很长时间。

3.汇率风险

(三)法律风险

1.准入风险: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和反垄断审查机制

2.合规风险

(四)文化风险

“一带一路”辐射面广,沿线各国文化习俗千差万别,导致中国在投资贸易过程中会面临文化

差异风险。

(五)安全风险

二、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做好预防风险的基础性工作

(二)充分运用国际投资担保各项制度

(三)灵活运用争端解决机制

(四)加快实施对外投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