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新政治人类学范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382000000002

第2章 新政治人类学的“权力抱负”

一、人类社会的“权力”要素

(一)什么是“权力”

权力,由“权”和“力”两个字构成,权的本意是测量物体重量的行为,权实际上就是秤,战国时期的秦权和楚权就是当时的秤,这是权最原始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权力渐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权力在近现代社会成为了社会学、政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含义也从最初的平衡变成控制和支配,人类社会离不开权力,权力是人类维持社会安定有序的必然手段。

(二)人类活动就是“权力”活动

权力是政治的一个核心概念。人天生是政治动物,权力不可能离开人而存在,因此,社会中的人掌握了权力必然会表现出政治的本性。政治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权力活动,选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政治斗争在选举活动中反映得非常深刻,选举实际上就是一场权力争夺战。权力的争夺本质是利益的博弈。中国有个成语叫争权夺利,争权就是为了夺利,利益才是隐藏在权力背后政治活动真正的驱动力。

(三)古典人类学时代:触摸“权杖”

在原始社会,权力的行使基本上都是通过巫术的形式,因此在巫术阶段,巫师以及祭司等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高,弗雷泽的关于巫术的思想是早期人类社群权力起源研究的先导,是人类学研究早期人类社会政治权力起源的第一部经典性著作。

二、传统政治人类学研究中的“权力”

(一)权力的时空范畴受到“挤压”

随着学科的发展成熟,政治人类学对权力和政治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而深刻,但是在政治人类学的早期,其对权力的研究范畴曾经历过一个异常受“挤压”的阶段。传统政治人类学起源于1940年的《非洲政治制度》,传统人类学将其视为人类学开始研究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人类学与权力从分割走向融合

传统政治人类学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正式研究权力。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兼具社会属性,即人不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社会塑造的产物。

科学民族志致力于研究方法的客观真实性,而对文化背后的深层意义却很少解读,而阐释人类学正是对科学民族志这一严重缺陷的补正,阐释人类学认识到了文化背后的重要意义,强调人文价值的回归,人类学的人文精神得以重塑。

在后现代人类学时期,政治人类学的研究视角需要逐渐回归人类自身,在现代政治主导下的民主、多元研究视角下研究人类自身,以求寻找现代民主政治的可行之路。

三、新政治人类学的“权力抱负”

(一)人类学与政治学融合的“放大”效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研究的深入,跨学科融合悄然兴起,人类学与政治学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也走向了融合,人类学与政治学是因为“权力”而走到一起的。这并非偶然,人类学与政治学的融合有其内在的原因和深刻的意义,是历史和人类发展的必然。打通人类学与政治学的联系,是两个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研究范围的“扩大”效应

从人类学政治化的角度来分析,《非洲政治制度》一书中所说的“政治”是传统政治人类学研究的“政治”,而新政治人类学所研究的“政治”既不同于政治学研究的“政治”,也不同于传统政治人类学研究的“政治”。新政治人类学研究的“政治”的含义要更广泛。新政治人类学突破了国家、政治的概念,使政治人类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无限扩展,扩展到所有共同体。

(三)对权力的“解构”效应

权力、权利以及权利与权力之间的互动是新政治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范畴。

新政治人类学研究政治,其实就是研究权力,关注权力要素,人类学所有领域、所有形态、所有时空的权力现象都被容纳进来了,这就是新政治人类学的“权力抱负”。

新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在如此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抓住政治体系变革的关键,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变迁过程,新政治人类学相比于传统政治人类学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