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学
5511300000009

第9章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3)

(4)其他栓塞剂。在国内,尚有学者选用其他的栓塞剂,如KMG、真丝线段、真丝颗粒、钢圈、中药白及粉末或白芨胶等。陈春林等选用300-500)m或500-700)m的KMC颗粒对65例子宫肌瘤的患者实施UAE治疗。观察6个月发现: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子宫体及肌瘤分别缩小46.9%、64.4%;6例较大的肌瘤在术后18小时至5天不等的时间内,经腹穿刺活检发现肌瘤细胞坏死明显;14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行MRI检查呈完全坏死表现。中长期的疗效正在观察中。王荣江等应用真丝线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32例,治疗后6-20个月随访结果: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患者月经量过多、贫血以及盆腔压迫症状明显改善,肌瘤均比治疗前有缩小,手术成功率100%。贾斌等对2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栓塞剂选用葡聚糖微球,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肌瘤比治疗前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改善,1例闭经,作者认为葡聚糖微球作为栓塞剂具有临床实用前景,可替代PVA作为子宫肌瘤治疗栓塞剂。

钢圈只能栓塞子宫动脉主干,无法有效地阻断肌瘤的血供,不适用于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

较少使用的栓塞剂有:无水酒精。其使用仅见国内文献报道。无水酒精更有可能增加末端组织(器官)梗死的危险性;同时,容易造成反流后误栓,产生严重并发症,不提倡使用。

2.栓塞剂的合理使用

(1)选择安全的栓塞剂。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所用栓塞剂的选择上,目前3种栓塞剂较为安全:PVA颗粒、KMC颗粒和新鲜明胶海绵颗粒。新鲜明胶海绵颗粒与PVA、KMG颗粒相比,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便宜的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其颗粒较大,不能进入较小的动脉血管,在疗效上逊于前两者。具体表现在:在较大的肌瘤,应用GF颗粒肌瘤缩小的速度较慢;在较小的肌瘤(小于3cm),应用GF动脉栓塞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明显的坏死(图2-38),而应用PVA或KMG行动脉栓塞,直径0.2-1.0cm的肌瘤均可见明显的完全坏死(图2-39)。在不良反应方面,GF所致的发热明显多于PVA或KMG。

(2)选择恰当直径的栓塞剂。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在选用栓塞剂上,其关键在于栓塞剂颗粒的大小,疗效与栓塞剂颗粒的大小成反比,栓塞剂的颗粒越小,效果就越好;不同的学者应用不同大小的颗粒,Brunerau喜欢应用150-250)m,Bun等选择355-500)m,而Worthington-Kirsch应用500-710)m。Brunerau之所以选择较小的颗粒是因为较小的颗粒能够长时间栓塞肌瘤的毛细血管网,其远期疗效较好,但是同时他也认为,较小的颗粒有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并发症方面如子宫内膜的坏死和宫颈、阴道的坏死,虽然在他的报道中未见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但为保证正常的子宫肌层、子宫内膜不出现大面积的坏死,在栓塞剂颗粒的选择上,一般认为以直径300-500)m至500-700)m为好。另一方面,栓塞的效果与肌瘤被栓塞的程度成正比,栓塞的程度越高,则效果越好。

(3)根据治疗目的选择栓塞剂。在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中,治疗目的有二:①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是目前该术式的最主要目的。②巨大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前的栓塞治疗,其目的在于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的难度。前者以PVA、KMG颗粒为首选,1-3mm的新鲜GF颗粒次之,真丝线段由于难以进入小动脉,同时不能造成完全栓塞,应慎用。后者以新鲜的明胶海绵为主。至于液体检塞剂无水乙醇等在盆腔器官的检塞中是禁用的;钢圈由于只能检塞子宫动脉的主干,无法有效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不在选择的范围之内,而且应用钢圈会导致二次治疗上的困难。

(二)栓塞程度和方式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在栓塞的程度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为不完全检塞,一种为完全检塞。所谓不完全检塞,其根据是尽可能地只检塞肌瘤的血管网而不栓塞子宫正常的血管网,在DSA影像学表现为,肌瘤血管网全部或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时栓塞剂的注入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在以往,要求以较快的方式将栓塞剂注入血管内,达到快速栓塞的目的,但在以后的实践中发部分消失,子宫的血管网存在,子宫动脉显影,一般选择较小直径的栓塞剂(PVA或KMG)。另一种为完全栓塞,就是将栓塞剂尽可能多地释放,将肌瘤血管网和子宫动脉对肌瘤主要的供血分支动脉主干完全栓塞,在DSA影像学表现为肌瘤染色完全消失,子宫动脉的主干仅部分显影或完全不显影。可应用的栓塞剂较多,可以是较小直径的PVA或KMG颗粒,也可以是直径较大的GF颗粒,部分学者先用PVA或KMG颗粒进行栓塞,然后在子宫动脉的主干应用CF颗粒栓塞,以防逆流;针对PVA栓塞不完全的病例,Robert采用不锈钢圈。

现,该种栓塞方式,在短时间内似达到完全栓塞的目的,当导管拔出血管后,在血流的冲击下,仍有部分血管不能完全栓塞,其原因在于栓塞剂不能逐层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填塞血管。为达到肌瘤血管床完全栓塞的目的,将5F的导管置于髂内动脉,应用微导管完成子宫动脉的插管,将栓塞剂与造影剂充分稀释后,缓慢将栓塞剂注入血管中,由于微导管的直径小于子宫动脉的内径,在栓塞的过程中仍有血流进入子宫动脉,对栓塞剂形成不停的冲击作用,有利于肌瘤血管的充分栓塞。

七、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的优点

1.疗效确切除个别类型的子宫肌瘤外,对各种类型的子宫肌瘤、各种大小(直径0.2-16.4cm)的子宫肌瘤均有较好的疗效,栓塞后肌瘤缩小明显,且保持稳定,复发率低,对于以出血症状为主者临床症状消除明显。

2.创伤小与传统的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相比,UAE创伤小,技术操作较简单。

3.并发症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4.可保留女性功能可以保留女性子宫功能和正常生育能力。

5.患者的满意度高Robert和Bradley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71%~94%妇女愿意再选择这种治疗方式,仅6%的妇女愿意选择其他治疗方法。由于治疗后出血控制,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盆腔压迫不适等症状改善,故使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6.住院时间短、恢复快Godwin等对住院时间调查结果为,2/3的病例治疗后第一天出院,1/3需继续住院处理疼痛、发热等症状,但一般住院时间小于7天。一周内大多数患者能恢复正常活动,平均恢复时间为13天。

7.影响小治疗后不影响其他治疗,换而言之,即使栓塞失败,患者还可以接受其他治疗。

八、治疗失败的原因与预防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如果病例选择不当、栓塞剂应用不合适或其他原因如插管不到位等技术上的原因,也会出现治疗失败。不同的作者所报的失败率是不同的,范围在3%-11%不等。Brnnereau等报道为3%(2/58),主要原因是临床症状(阴道流血)改善不明显;Ravina等观察286例子宫肌瘤部分栓塞的病例中17例(5.9%)失败,1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因坏死严重而行子宫切除术;Mclucas等观察的183例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的病例中,6例(3.5%)患者因治疗后感染而切除子宫;Faught等报道1例因术前未诊断出子宫肉瘤而行栓塞治疗,在对栓塞后阴道排出的肿瘤进行病理学检查时发现为高分化肉瘤,进而实施子宫切除;Common等报道1例绝经后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应用PVA栓塞后,肌瘤呈持续性生长而行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平滑肌肉瘤。综合文献,子宫肌瘤动脉栓塞失败的标准:①无效,UAE治疗后6个月肌瘤体积缩小不足10%。②临床症状未解除或进一步恶化。③术前未诊断出为子宫肉瘤。④并发症,较常见的原因是UAE后感染。

具体原因:①栓塞技术失败。②仅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的大分支"如用钢丝圈,明胶海绵),未栓塞肿瘤的血管巢。③仅行单侧UAE,双侧子宫动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因此强调栓塞双侧子宫动脉。④肿瘤已发生退行性变(囊性变、纤维化、钙化),血供不丰富。主要见于绝经期或接近绝经期,这类患者的主要症状大多不是出血,而是压迫症状或下腹痛。⑤并发症处理不当,较多见的是由于术后的疼痛或感染所致。较大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的大面积坏死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由于处理上的不当或经验的不足容易与子宫坏死相混淆,导致子宫切除,在文献上偶有报道;UAE术后感染是另一导致治疗失败的并发症,综合各家报道发生率在1%-3.5%。⑥适应证选择不当,游离的子宫肌瘤、阔韧带肌瘤、有蒂的浆膜下子宫肌瘤、子宫肉瘤等均不适合行介入治疗。

有的学者认为肌瘤太大、黏膜下子宫肌瘤也是导致UAE治疗失败的原因。当肌瘤直径>8.7cm时,失败的可能性加大,其原因在于较大子宫有更多的并行血供,对UAE反应较小;一些治疗后仍有持续性异常子宫出血(失败)的病例就属于黏膜下肌瘤。

九、并发症

UAE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两侧子宫动脉和子宫血管床的完全闭塞。由于子宫动脉是子宫的主要供血动脉,因此,很容易对这一方法可能导致子宫大面积梗死产生忧虑。但在临床上并未见到这一现象。盆腔内丰富的并行(侧支)循环可能会阻止因子宫动脉闭塞所产生的影响。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需要额外治疗的并发症罕见,估计其发生率小于2%。

(一)栓塞后综合征

多表现为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1.疼痛同大多数实质性器官的栓塞一样,疼痛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常在栓塞后1小时甚至栓塞中即出现,持6~12小时,长者可持续数天到数月,疼痛原因可能与栓塞后组织缺血水肿造成肌瘤被膜紧张有关。栓塞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同,有研究发现,疼痛的程度与肌瘤的大小及数目,手术时间长短及栓塞剂的多少似乎无关,而可能与栓塞剂的颗粒大小有关:因为栓塞剂的颗粒越小,栓塞的范围越大。

2.发热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发热,多在37.5°C,用一疗程抗生素后好转。多见于应用新鲜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的病例,应用PVA和KMG的患者较少出现发热的现象。

3.恶心呕吐EA.Bbradley组有一半(4/8)患者出现恶心呕吐,RobertL组有一位患者出现严重呕吐并且一过性呕血,后来证实为吗啡所引起的剧烈呕吐导致贲门口撕裂(Mellory-WeissSyndrome)而引起的。有报导平均在栓塞术13天后,栓塞综合征可全部消失,约90%患者在术后10天内可恢复正常活动,最长者在术后60天左右症状也可完全消失。

(二)黏膜下或带蒂肌瘤栓塞后坏死并脱落

栓塞后无血管的黏膜下或带蒂肌瘤可脱落并经阴道排出或堵塞于宫颈口处,可导致剧烈的腹痛及子宫出血。

(三)卵巢功能衰竭而导致闭经

接受栓塞的患者年龄多40~50岁,处于更年期或接近自然绝经期。目前还很难确定闭经与子宫动脉栓塞有无直接关系,在解剖上如果不存在异常的动静脉畸形时栓塞物质不可能到达卵巢血管床。有三种解释:①认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卵巢动脉为维持子宫营养通过吻合支转供一部分血液给予子宫而导致卵巢的低灌注缺血状态。②卵巢的血供由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卵巢支同时供血,其中后者提供50%~70%的供血,栓塞子宫动脉导致卵巢供血减少。③还有研究证实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患者绝经年龄提前,提示子宫动脉阻塞与卵巢功能之间有一定关系。

(四)感染

UAE后的主要危险可能是延迟出现的严重泌尿生殖系感染。已有因UAE后泌尿系感染诱发严重败血症而死亡的报道。还有UAE后发生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积脓的报道。虽然例数极少,但必须高度重视。感染的原因尚不清楚。坏死的肌瘤可能是细菌繁殖的理想培养基;而黏膜下肌瘤对UAE后的感染更加敏感。为了减少感染危险,对于肌瘤较大或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应常规给予预防性广谱抗生素,并且应延长使用时间。Codwin报道12例患者有1例在术后3周时出现高热腹痛子宫内膜炎及子宫积脓,不得不行手术切除。Godwin本人也认为这不是常见的并发症。分析认为主要与两点有关:①手术时机的选择。②术中先灌注2/3量的广谱抗生素,再将余下的1/3量抗生素溶于栓塞剂中进行栓塞达到持续释放的目的。

(五)其他

UAE后持久的(提前)闭经罕见(<2%)。原因可能是卵巢血供减少或卵巢梗塞(功能障碍)。对年龄较大(>50岁)、闭经出现较晚(UAE后1-2年)的患者来说,则属于正常情况。盆腔器官缺血、坏死(下肢麻痹、膀胱坏死、坏疽等)罕有发生。但必须高度重视。误将栓塞剂注入其他血管(通常是髂内动脉的分支)是主要原因。其他罕见的并发症还有:肌瘤经宫颈排出、小肠感染(由邻近小肠的带蒂肌瘤坏死所致)、腹膜后血肿、尿潴留、严重肺栓塞等。

(六)术中并发症

Brunereau等报道,严重的单侧痉挛发生率在10%(6/58),Pelage报道为25%;Brunereau等报道,子宫动脉破裂1例(2%),马上应用明胶海绵栓塞成功。

十、存在的问题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