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教室外的经济学
5357700000031

第31章 一只“无形的手”——宏观调控(2)

话里话外2009年底,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这是什么概念?世界各国同期平均水平约为70%,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分别达到73%和60%左右,而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份额也在4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要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从国别来看,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分别达到近80%的水平,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约为70%和60%,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分别达到66%、59%和54.6%。印度的人口和我们最可比,人均收入只有我们的一半左右,但是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比我们高出整整12个百分点。这组数据的含义是: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不论从绝对还是相对的意义上说,都严重滞后。这12个百分点的差距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大。假设第一、二产业产值给定,而增加服务业产值以达到印度的比重,那么服务业产值需要增加约60%,人均收入相应增加约26%。换句话说,以印度的服务业比重为标准,我国的收入水平因服务业发展滞后被拉低了四分之一。这一简单估算显示了发展我国服务业可能带来的收入增长,这里面没有考虑服务业的发展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因此实际的潜力会更大。数据当然不可全信。统计误差、统计口径的差异永远存在,各国企业的形态也有区别。可是,中国与他国之间差距如此巨大,无法完全用统计因素来解释。即便中国服务业所占比重大幅上调5个百分点,这个比例依然很低,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判断依然成立。仔细研究历史数据,我们发现,中国服务业在过去30年的增长路径中,出现了两次明显中断,其间占比不升反降。第一个阶段是从1992年到1996年,其间服务业占比从34.8%下降到32.8%;另一个阶段是从2002年到2008年,占比从41.5%下降到40%。两个时期加起来共10年,占了1980年至今的三分之一时间,在此期间服务业占比累计下降3.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35个百分点。作为比较,从1980年到1992年服务业占比从21.6%上升到34.8%;从1996年到2002年占比从32.8%上升到41.5%。两段时间加起来18年,服务业占比共上升21.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2个百分点。为何会发生这两次中断,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数据分析表明,服务业发展停滞的这两段时期,都对应着稍前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贬值。1992—1996年的服务业停滞对应着1990—1994年的人民币贬值,2002—2008年的服务业停滞对应着2001—2005年的人民币贬值(如下图)。而服务业在1996—2002年的迅速发展则对应着人民币在1994—2001年间的显著升值。

知识链接人民币升值在中国利率评价论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或更贴切,也就是说两种不同货币存款的利差应等同于市场预期的汇率变动的百分比。通俗的意思就是说,中国人的钱值钱了,比如在国际市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了)上原来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了,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是由汇率直观反映出来的。人民币升值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换句话说就是你以前用一美元能换8.27元人民币。现在只能换6.77元人民币。货币贬值(又称通货贬值),Devaluation,是货币升值的对称,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货币贬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5.中国经济应该如何增长

新闻回顾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指出,中国要想保持增长,必须减少投资,并对经常账户进行重新调整。首要任务应该是改进增长的质量、而非数量。

话里话外初期的绝对数量相对质量发展模式到中期绝对质量相对数量发展模式到最高级的数量根据需要适时合适发展同时保证质量的绝对合理模式,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只不过那种数量根据需要适时合适发展同时保证质量的绝对合理模式这种状况在社会现实中现在还远远看不到希望。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还会不断发生是人类很长一段时期内社会经济的常态。从现在的世界状况看,只要解决了温饱等基本人类生存问题的国家,都应该优先注重经济质量,因为世界的资源在目前现实中在一定的时期内是有限的,比如物质资源、环境资源等,而人类的欲求是无限的,人类如果不注意节制,包括人口数量,过度发展,大自然的惩罚是最严厉的最无情的,那就是灭亡,人类有很多文明的遗迹,创造这些文明的人都不存在了,他们,就是大自然的惩罚。

再扯远一点说点题外话,就是目前的世界气候问题发达国家和落后的不发达国家矛盾尖锐胶着的问题: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觉悟都很高,都提倡人权,那么大家都有生活的很好的权利,达到较高生活水平的权利,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同时他们的技术能力也较低,那么他们要使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生活的很好,消耗大量的资源甚至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不可避免。而发达国家之所以现在生活水平较高也是通过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工业化过程来实现的,这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如果真的有人权精神,为整个人类考虑为整个世界考虑,就应该放弃那种极端自私的国家利益策略,通过种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极端手段甚至不惜不断的发动战争的方式来维持美国的高度发展高度发达,全世界共同面对大自然的问题,达到对大自然破坏最小的共同发展合理状况理想状况,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较少资源耗费较小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得到发达国家的帮助,因为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技术实力达不到那种水平,而相对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而最坏的结果就是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这种优势这种碳优势再次勒住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脖子,成为自己继续领先的“核武器”,这种貌似合理的遏制,其实是矛盾加剧导致冲突的根源,不一定会如发达国家如意算盘设想的那么理想的发展。

知识链接长时期以来,中国一直过分关注GDP的增长。但增长并非推迟急需进行的结构性调整的借口。一旦启动这种再调整,必然会导致经济减速。但这是为长期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的唯一途径。所谓结构调整是双关语,在市低迷的时候,要结构调整是利好。市场处于高峰时要结构调整是利空。

6.环境治理也是硬道理

新闻回顾有人能够挽住时间无情的脚步,中国甘肃舟曲黄金救援72小时已然过去。这意味着,不仅被确认遇难的1117名同胞与我们阴阳两隔,627名失踪的同胞,也很难有生还的希望了。稍早,还有南京化工厂爆炸(7月底)、大连输油管道爆炸(7月中)、福建紫金矿业有毒废水泄漏(7月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有这些环境灾害,都不是出人意料。

话里话外早在1999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人员已在论文中警告:以舟曲县城为中心的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日趋严重。若再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灾害损失会大大超过1992年——1992年那次大规模泥石流,导致87人死伤。2005年,更有媒体质疑:舟曲人民饱受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侵扰,这到底是地质构造因素,还是人类自身的原因?“地质:山体构造本不稳定”;“砍伐:生态环境超限破坏”;“开垦:坡地破坏地质环境”;“修路:开挖山体引发灾害”。仅从这几个小标题,就不难得知答案了。既然舟曲环境不堪重负,就应该减负,应该让舟曲的大地好好休养生息。但有谁在意过学者和媒体的反复警告?舟曲的招商引资依旧轰轰烈烈。如当地政府所描述的:“为了促进舟曲县经济发展,2003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大力开发水力资源修建水电站。从2003年至2007年,共有53个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签订合同,41个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已建成或在建,12个马上就要开展前期工作,这些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占全县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80%以上,41个在建或已建的水电站工程合计扰动地表面积达322.83平方公里,弃渣达3834.8万立方米,水土流失预测量达74.9万平方米”科学发展观早就被确认为主流的执政理念,一些地方领导人看起来对科学发展观极表拥戴热忱,其实是十分排斥乃至是抗拒的。他们有一种传统的心态,认为要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就要敢于付代价。他们坚信,用尽可能宽松的环保标准,尽可能低廉的劳动保障来创造比外企母国更好的投资环境,只是一种常态。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国家的整体发展,需要人民群众付出他们的汗水、健康乃至是生命。为什么必须强调科学发展?这是因为中国固然还远远没有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毕竟,中国已经不是一穷二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已是有目共睹。我们早就告别了饥不择食的经济洪荒时代,我们的经济发展因此可以更理性一些,更从容一些,人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不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了。这样的认识显然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却跟传统的利益格局相冲突,而往往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顽强狙击。罔顾环境成本的地方产业政策大行其道,科学发展观正面临着被某些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架空的危险。最近环境灾害的集中爆发,不正好是科学发展观被架空的代价?无论怎样明显的征兆和预言,都不能引起注意,都不能阻止灾害的突如其来。这才最令人悲哀,最令人痛心疾首。也就因此,先发展再治理,这个传统思路是不是也该改改了?发展是硬道理,环境治理社会治理同样是硬道理。

知识链接治理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通过某些途径用以调节政府行为的机制。环境治理是政府对环境进行的整治。

7.粮食价格需要调控吗

新闻回顾面对目前小麦价格的极端上涨,我们可能正处于又一场全球粮食价格危机的初期阶段。即便此次不会演变成2007年至2008年那种引人瞩目的粮食危机——当时从玉米到大米,主要农产品价格均飙升至创纪录水平,引发了从孟加拉到海地等国的粮食骚乱——但这绝对表明全球食品市场正处于危险状态。

话里话外我们从2008年的危机中吸取了一些教训,但在防范未来危机方面做的太少,特别是全球粮食市场失灵的问题未得到解决,这一失误眼下正困扰着全球市场。目前,全球粮食价格的确定取决于三大因素:对未来供求的预期;大宗商品市场投机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以及食品价格对埃及等国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如今,低收入国家和贫困人口,实际上比上一次粮食危机之前更为脆弱。近来国际小麦价格的快速上涨,突显了上述问题。上周,9月小麦期货价格出现了2008年以来的最大涨幅。目前的小麦价格突破了每蒲式耳7美元,为2008年9月以来的首次。对俄罗斯、乌克兰和西欧一些地区产量预期的下调是导火索。俄罗斯的小麦出口禁令加大了价格飙升的风险,并再次破坏了对粮食贸易的信任。即便全球小麦预期产量小幅下降3%至4%左右,也会造成巨大的价格波动。

那么,我们从2008年危机中吸取了哪些教训呢?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发展中国家长期忽视农业投资,以及发达国家在农业补贴政策上考虑不周的结果。随后,不利的气候条件引发了危机,而欠妥的政策——例如出口禁令、进口国家囤积以及大宗商品贸易缺乏适当监管——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全球各主要大宗商品交易所价格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受到投机因素的左右——投机行为推高了价格。粮食市场不仅和能源市场相关,而且也与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简而言之,粮食贸易已“金融化”。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些金融资本正从房地产和复杂衍生品投机,转向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近来,为遏制过度投机,有关当局对金融市场进行了管制,但基本上没有触及大宗商品市场,这成为了金融体系吸引投机的“软肋”。改善市场功能的同时,必须伴随着农业领域公共投资的提速。自2008年粮食危机以来,中国、印度、巴西和非洲一些国家在这方面表现不错。

此外,企业和投资基金正将更多注意力投向农田。国际间协调的政策,必须确保上述投资的健康和可持续性,目前它们还达不到这些要求。就推动增长和消除贫困而言,国际农业研发方面的开支是最有效的投资类型。目前的资源不足以致力于新科学的前沿领域。与此同时,低收入国家需要国际社会为一些计划提供支持,例如改善儿童早期营养状况的计划。

知识链接市场失灵是指通过市场价值规律这个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效率最高的情况,原因是当商品或服务的边际社会收益超过边际社会成本时,市场无法或不愿意提供该类产品或服务。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理想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等。

8.什么是印花税

新闻回顾新华网北京2008年4月23日电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话里话外资本流向对宏观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资本市场上投资的对象差异,对实际投资的作用也就不同。一级市场上的投资能够增加实体经济中的新增资本形成,而二级市场上的投资只是资本所有权的转移而已。印花税是在二级市场的流转环节所征收的税,它的存在增加了存量资本交易的费用,降低了其流动性。存量资本流动性的降低,自然不利于资本结构调整,更进一步也不利于新增资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