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5021800000033

第33章 播种职业精神,收获美丽“薪情”6

第六章播种职业精神,收获美丽“薪情”6

脚踏实地,将“知本”转化为“资本”

欧阳学的是摄影专业,在学校时曾经拿奖拿到“手软”,毕业后,他带着学校对他的厚望开始寻找第一份工作。

很快,欧阳在一家大的影楼找到了一份摄影师的工作,他满以为凭自己的本事,肯定能成功。谁知,一个月没到,老板就对他表示出很不满意的态度。

一天,老板把他的作品扔到了桌子上,说:“我已经接到两次客人对你的投诉了,你拍的这是什么东西?”

欧阳争辩道:“他们懂什么,这是艺术!”

老板一听,更加生气:“现在给你两条路,要么带着你的艺术离开这里,要么就认认真真按照客户的要求拍照。”欧阳一听,很不服气,马上收拾东西负气离开了影楼。

此后,欧阳又换了几份工作,但每次都很快就被辞退。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欧阳的经历,自认为才华横溢,却处处碰壁,不被认可,因为他们不明白一个道理:才华只有和实际相结合,尽力满足客户的需要,帮助企业赚取利润,才能真正体现价值。

其实,很多职场人士都有这样的毛病,仗着自己有才华、学历高,老觉得自己应该拿高薪。其实,他们那些“知本”(知识、经验、技能),并不一定都能变成值钱的“资本”。

有一位学经济学的博士生,在学术界很有名气,但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他毕业后的三年里,走马灯似的换了好几个单位,每次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待不下去,最后只好辞职。

他很苦恼,他问自己:“我工作非常努力,可为什么单位总是对我先热后冷,最后一点也不认可我呢?”

原来,这位博士毕业后便开始找工作。刚开始时,应聘单位一听说他是博士头衔,都争相聘请他,于是,他选择了其中不错的一家单位。到单位上班后,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博士生,自然就免不了处处挑剔,久而久之,手中的工作迟迟也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单位对他的态度急转直下,因为没有创造出价值,领导对他的能力开始产生了怀疑。

不仅如此,因为过于骄傲,不合群,同事也开始疏远他,不愿和他一起做事。

这样一来,他自然也被公司辞退了。

后来,他又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当部门经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他表现得对谁都很客气,但从骨子里,他还是谁也瞧不起。有这样的心态存在,工作自然还是做不好,没多久,他又一次被辞退。之后,他又去过几家单位,但每次都是大同小异,过不了几个月就被辞退。

虽然博士生携带着大量的“知本”,但他不能脚踏实地地为公司创造出“资本”,也只能黯然离开。

有一位老板曾经说过:“我不是慈善家,我的公司也不是慈善机构,他们不能为公司带来价值和利润,就算他本事再大,也只能请他离开!”

这看似很残酷,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没有利润,没有“资本”的流入,企业只能面临倒闭的困境。

所以,那些不能创造“资本”的人将永远被摒弃在就业大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