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文艺作品演播选
49629100000008

第8章 诗歌朗诵训练材料与提示(3)

席慕蓉诗两首

(一)茉莉

茉莉好像

没有什么季节

在日里在夜里

时时开着小朵的

清香的蓓蕾

想你

好像也没有什么分别

在日里在夜里

在每一个

恍惚的刹那间

训练提示

1.这是一首爱情小诗,短短几句,便将一种深深的浓浓的挥之不去的爱,质朴地表现出来了。

2.朗诵时,应把握内在、质朴与细腻的情感,用声应轻柔。

(二)禅意

当一切都已过去

我知道我会

慢慢地将你忘记

心上的重担卸落

请你请你原谅我

生命原是要

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

世界仍然是一个

在温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

天这样蓝树这样绿

生活原来可以

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训练提示

1.这也是一首爱情小诗,所不同的是它所表现的不是正在恋爱着的情感,而是恋情已逝的内心感觉。因而,诗中透出几许自慰与哲理。

2.朗诵不能太消沉,应有几分理性意味,语言有内涵及内在力度。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训练提示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是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的心境的真实反映。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富于音乐性,全诗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除每节大体在第3、6行押韵外,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诗中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同时也强化了音乐效果。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训练提示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抗战初期。作品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作者在诗中非常善于意象的刻画,而这些意象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悲壮的色彩。从“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中,我们不难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诗人的歌喉虽然沙哑但却宽厚,内心虽然悲哀但却博大。作品显示出一种雄浑的生命感,基调古朴、苍劲有力。

正是由于有了对土地的这种热爱和眷恋,诗人笔下的另外三个意象便顺流而出。“河流”的前面加上“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两个形容词,“风”前面加上“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两个修饰语,就把“河流”、“风”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意象”,进而把悲愤和激怒的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黎明”这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本诗在表达时要传达出深刻的内在含义。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把握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并续写出歌唱的内容,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全诗感情波澜起伏,诗意层层递进。

热爱生命

食指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训练提示

当朦胧诗的主将们还处于蒙昧之中时,食指已写出了划时代的篇章。本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这是一首在现代社会中不依靠媒介,而只依靠人心流传的诗歌。流传于人心的诗歌往往是新奇大胆的。何谓大胆?在严酷的年代,普普通通的诚实便被称为大胆。

食指(原名郭路生)的诗是质朴的,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他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他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追求。

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诗人的殉道者的命运。通览他的诗作,虽然我们更多感受到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在那压抑和痛苦之中,我们也看到他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以及他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而挣扎的身影。

好的诗歌,永远是从心里面流淌出来的。诗人作为社会最纤细的触角,他总是忍不住为之呼喊、为之战栗。世俗的生活给了诗人一个栖身之所,诗人却坦然面对命运:鱼儿跳出水面,落到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