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网络心理
49626100000028

第28章 青少年黑客心理(2)

2.黑客的心理特点

(1)攻击本能。从黑客的行为表现来看,无论是出于好心还是恶意,他们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攻击。无论出于何种用意,进入别人的计算机,本身就是攻击。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攻击性是人的本能欲望的表现,在现实社会中,这种攻击性的表现可能是犯罪,当计算机成为黑客的防身面具,而针对网络行为的立法相对薄弱或滞后时,网络和计算机便成为黑客用来发泄他们攻击本能的工具。加之黑客中大部分是男性青少年,他们的攻击欲望更强,对现实禁忌的压抑感更严重,计算机网络成为他们释放攻击本能的绝好途径。

(2)压抑发泄。在散布计算机病毒的黑客群体中,很多是以发泄为目的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人有心理障碍,黑客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常沉迷其中,缺乏人际沟通,加之智力突出,成为异类,容易与人产生冲突,这些苦恼和郁闷促使他们不断研制病毒来发泄不满。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在追求一定目的的努力受挫时便会产生攻击性驱力,这种驱力又会激发一种敌意行为,指向引起挫折的人或物,以便通过发泄来降低驱力。

(3)炫耀自己。在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家长和学校的管理方式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不给青少年充分的机会展示能力,有一技之长又缺乏表达机会的青少年,就很可能通过异化的途径来表达。2007年6月14日《中国青年报》以《我为什么攻击上千家网站》为题目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一名高二学生王少伟因为攻击2200多家网站被警方抓获的事件。王少伟对计算机富有极大的兴趣,初中就开始自学网络编程技术,家里的编程书籍有1.5米高,上大学时,自学完成了大学数学、计算机课程,外语也不错,在自己的主页上建立了黑客群、编程群、手机群、黑客病毒群,以方便和别人交流技术。对于攻击网站的原因,王少伟说:“我没有经济目的,不是被什么公司利用,为窃取其他公司的商业秘密。我就是想证明自己的水平,我不停地发现他们的漏洞,他们不断地添加补丁,这可以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

(4)好奇挑战。争强好胜、好奇冒险、征服挑战是青少年较为突出的心理。黑客都有很高的智商,他们常常向自己的智力挑战,当一次次挑战成功后,在黑客中的地位也会提高,成为高级黑客。有黑客自述:成功地攻击别人的计算机后,虽然并不做什么事情,但能带来快感。所以,每一次攻击的成功就标志着新的更高难度的攻击的开始。正是由于黑客的不断钻研挑战,使电脑和网络技术获得了提高,同时也加速了他们自身对使用技术所带来的结果的满足感。当然,智力超群、年轻气盛的黑客也会为炫耀其才华、显示其价值、满足虚荣心搞些恶作剧。他们常常费尽心思、擅自闯入别人系统,然后再大摇大摆地离开。还有些黑客为了表现个人的英雄气概,作出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一个以色列少年侵入美国的军事网,后来有记者采访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是利用所学技术修补好这个计算机网站的缺陷,以免别的黑客进入。

(5)社会叛逆。青少年心理普遍存在着叛逆、反传统、反权威和渴望新秩序的特点,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受到道德、法律和长辈的约束。但一旦打开调制解调器,按动键盘,这一传统就会被打破:长辈不再具有监督、控制他们的能力,网络尚未形成道德控制机制对他们进行约束,加上他们掌握着最新的技术,所以在网络上更有发言权。当他们对社会中的某些人、某些观念、某些现象不能认同时,就会用攻击性的黑客行为来表达不满。当然黑客们也会有意无意地了解到技术带给自己的优势,他们中许多人也会为此而不知所措。他们会由于观念的不成熟和情绪的不稳定而滥用能力,甚至胡乱地把精妙的技术用于对付带给他们些许不快的人身上,事后连自己也觉得小题大做。

(6)盗窃与犯罪的阴暗心理。尽管有所谓的“黑客精神”,但是缺乏严格的监督与制约,盗窃与犯罪便在黑客们身上频频发生。黑客非法进入别人计算机,一开始就是进入了不该进入的领域,看到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且,盗走别人的账号、密码等,已经是违法的事情。

(7)贪财图利心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渐遍及金融、财务等各个领域。网络低廉的成本、超越时空限制的经营方式和巨大的利润,吸引了无数黑客的视线,金钱的驱动使他们的罪恶心理迅速外显,有的黑客侵入网络正是为了贪财图利。

(8)报复怨恨心理。有些黑客非法侵入或干扰他人的网站,原因是对被害者怀有怨恨。有的黑客具有反社会的性质,他们往往是因为自己非分的需要超出了现行社会制度所能满足的限度,从而产生了对抗社会的心理而敌视并报复社会。这类黑客经常对他人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

三、关于黑客的评价

黑客信奉信息共享、技术至上以及怀疑权威等所谓的“黑客精神”,利用电脑网络技术对他人的信息和网站作出各种侵入和攻击,他们往往自称是“主持公正,行侠仗义”,但是其中也不乏打击报复,更有甚者是为了获得非法利益。不论黑客行为的目的是好还是坏,这些侵入、破坏和窃取行为都造成了对他人隐私和财物的非法侵犯,但是网络黑客却被常常当成技术精英得到部分人特别是青少年的追捧。

黑客和网络计算机共成长,计算机史学家史蒂文·利维总结说,三代年轻人的电脑人使电脑脱离集权,走向平民。

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电脑捣乱分子是地地道道的技术人员。他们聚集在大学计算机系的实验室里,使用“分时系统”技术,把大型主机改造成实际上的个人计算机,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他们“人人享有计算机”的观点,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今天黑客们侵入计算机系统的一些基本技巧,包括破解密码、安放特洛伊木马等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

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人发明和制造了个人计算机,推动了计算机的平民化,其领头人是苹果公司的创建人史蒂夫·乔布斯。

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人是软件设计师,包括比尔·盖茨在内,他们为计算机编制了应用、教育和娱乐程序。

即使在今天,黑客犯罪已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大公害之时,仍不乏一些黑客奉行黑客伦理准则。

在《财富》杂志500家大公司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许多公司以及众多的政府机构,已经聘请黑客检查他们的系统,甚至还要黑客为他们设计新的保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