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编海心声
49625900000003

第3章 论少儿报刊创新(2)

创新目标有大有小,却无处不在,重大的发展,重大的创造,重大的改革是创新目标;开拓工作思路,改革工作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都是创新目标。就少儿报刊而言,最重要的目标是把最好的精神产品和服务提供给亿万少年儿童。通过内容创新,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少年儿童应对时代变化和知识更新的需求;通过功能创新,充分发挥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多种功能,满足少年儿童和家长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和服务需求;通过体制创新,实现少儿报刊业实体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从而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号召力,更好地服务于少年儿童。

三、少儿报刊创新的动力

在当今“环球同此凉热”的经济全球化的大开放时代,在这样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市场经济大竞争时代,中国少儿报刊的快速飞跃和跨越式发展不但需要激励,更需要动力。激励可以来自外部,比如经济等多种因素,动力则只能来自于报刊社内部,来自于决策者们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少儿报刊创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伟大成果。少儿报刊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建设先进文化,有利于满足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少年儿童阅读的品位不断提高,对报刊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大,面对市场经济,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因此,随着社会发展,少年儿童的需求变化是少儿报刊创新的内在动力,也是根本动力。所以少儿报刊惟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否则,不进则退,慢进也退。

三是来自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和对环境变迁的应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今天的大势则是市场。因此,少儿报刊如何顺应国家民族复兴大势、祛除计划经济痼疾,融入市场经济洪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

四是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人们要不断提高创新的层次。创新有目的性,也有过程性,从过程来看,创新有起点而没有终点。要能够使每一个人的创新欲望不断持续下去,使创新的动力不竭,就要不断提高创新的层次。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依照事物发展规律,在市场上运作比较成功的报刊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一种“超稳定”状态,这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实力的无可超越,实际上却潜伏着危机。如何超越自我,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把培育自己报刊的核心竞争力即内容的创新能力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另外,既定的创新目标,也是创新的动力。少儿报刊为了实现自己的创新目标,就要保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的良好精神状态,执著追求创新目标。

四、少儿报刊创新的途径

创新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前进的过程,少儿报刊要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少儿报刊可以从四个方面推动创新:

1.以质量为核心,锐意进取强化个性特色

质量是少儿报刊发展的永恒追求。特色是少儿报刊风格、质量最鲜明的体现。个性,即特殊性,形成个性的过程,就是尽可能地存同求异,不断创新的过程,形成自我特色的过程。所谓特色,既要形成编辑策划的独创性、文章内容的新颖性、栏目设置的贴近性、装帧设计的时尚性等。市场竞争实质上是创新的竞争,少儿报刊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有助于形成和保持自身定位的支撑点,才能保持与众不同的特色,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因此,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精耕细作。细化质量内涵,激励编辑创新。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转”的办刊原则,向少年儿童提供优质服务。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创新来源于编辑队伍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而这需要少儿报刊社建立一整套崇尚创新的竞争激励机制,以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创新精神。

2.以受众为目标,审时度势满足读者需求

满足读者需求是少儿报刊的根本,高明的出版家善于掌握社会公众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开展出版营销活动,激发、引导读者需求,推动读者购买力。这也是出版作为文化事业的使命所在。少儿报刊是有着特殊性,读者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对社会初步认识的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是他们兴趣、爱好、品格、情操的培养和理想、追求的选择乃至整个人生探索的启蒙阶段,因而少年儿童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这类报刊的品位和知识含量要求很多。因此,少儿报刊在内容创新上,要把点子敲在满足孩子们做人和求知的需求上。少儿报刊的编辑还必须时刻掌握读者需求的变化,不断使读物的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让读者爱不释手,竞相传看。同时,还要根据报刊宗旨,与时代同步,与现代文化发展相适应,从满足读者需求这个基点出发,不断创新,使我们的产品更加贴近读者、贴近市场、贴近时代。

3.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调整经营思路

一种文化产品的质量固然重要,但要使这种文化产品赢得市场,赢得销量、市场的变化,读者群的需求量变得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少儿报刊不断来调整思路,以便适应市场的变化、时代的节奏和读者的需求。否则,再好的文化产品也可能找不到读者而置于仓库。那么现实工作中如何找到读者的感觉、市场的需求呢?当然不是在办公室里凭空想到的,还是需要到读者中去找,到市场中去找。编辑在组稿工作中应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要善于创新,以营销思维弄清目标市场的需求是什么。切实了解来自市场终端的信息,倾听来自市场的声音,并及时反馈信息。这样才能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在创新中求得发展。

4.以改革为动力,勇于开拓推进机制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增强文化产业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业最具产业特征的领域,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刻。少儿报刊也同样需要转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搞活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这就必须按照市场规则,引进竞争机制,突破地区条块、所有制的限制;冲破垄断经营,造成公平竞争的市场;少儿报刊社在人事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构建少儿报刊企业经营者队伍;在分配制度上打破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向业绩倾斜;在产品结构上,彻底向少年儿童本位转型;在经营理念上加强营销管理。只有从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少儿报刊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以东方的文化神韵、民族之魂自立于世界报刊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