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49619500000019

第19章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的特色(6)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介对于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的加快,并不单纯是因为技术的缘故,技术仅仅是一个前提。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介若想真正引领传播的时代风尚,必须以众多的积极主动的人的参与为重要基础。在网络传播中,正是由于无数的个体真正地融合到了网络的生活之中,把网络生活看做是一种存在的家园,因此他们才可以在网络交往中及时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比如在国际聊天中,中国人将中国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甚至正在发生的事情都传递给对方,并从对方那里获得关于他国的事件与经验。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信息在这里的传播是没有隔阂的,而是一种真正的人际传播。而且在这种传播中,很多并没有也往往不可能进入到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也被传播了出去,这使得新闻的传递不仅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而且在空间上也有超越距离的良好效果。

传统媒介虽然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但在速度上远远不及网络,并且在主动性上也逊色不少。因为网络传播所调动的主体数量远远超过传统媒介所调动的数量,正是这些众多传播主体的介入,使得网络国际新闻报道呈现出强大的势头。在传统的控制性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所追求的是某种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但在网络国际新闻传播中传播主体可能仅仅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一个传播者的爱好足以构建一个良好的传播机制。兴趣是最大的行动力量,当众多的传播主体能够在兴趣的支撑下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时候,那么就会最大程度地推进网络传播的速度,从而使得网络传播的快捷性真正落实到每个参与者的行动之中。

第三,网络新闻的快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如果可以尽早获得信息,网民就可以由于先知道而进行判断,从而在行动决策中优先做出反应,居于主动地位。同时,先睹为快可以使受众本身获得一种优越感,从而体会到一种作为消息来源和舆论领袖的快感。

第四,网络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所实现的是口头传播,这是一种最古老的传播方式,但也是最直接、最快捷的传播方式。但在古代的口头传播中,只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传播,而当这种传播形式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通过网络得以实现时,虽然也是点对点的传播,但可以是一个点对无数个点,比如网民在公共论坛中的聊天、在自己博客中发表的见解等,都可以被其他无数个体看到。网络使得人们可以在虚拟的面对面的情况下直接了解到对方的信息,了解另外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基本风貌。控制性的传播方式虽然也可以在利益的驱动下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加速度的信息传播,但从根本上讲它不能真正地发挥媒介中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价值。“人们不止一次地把幸福、希望和对尽善尽美的想象,寄托在偶然出现的新奇玩艺之上,……每一次发明在当时都具有同样的地位,成为流行一时的进步象征。”网络的出现,再次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热望。

个体永远都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动力,当我们从网络国际新闻报道过程中感受到个体的价值和力量之后,我们再次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时代力量。中国国际新闻传播的路径是多元的,而新产生的传播路径不仅可以让世界很好地了解中国,而且可以让中国更好更快地了解世界。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这样的时代中的传播主体不可能仅仅只有一个控制性的国家,强大的政治组织虽然可以产生控制性的机构,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大规模的政治组织,从行政效率上来说,解决了空间的问题,从连续性上来说,解决了时间的问题。政治结构的灵活性自然会产生追求能力的持久兴趣,必然会坚持不懈地抨击知识垄断。政治稳定需要注意行政工具的可能性,也要注意其局限性。”国家虽然目前依然是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主体,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主体,它所控制下的媒介也绝对不能控制网络国际新闻的传播与流动。一个真正属于每个个体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当我们在网络论坛和聊天中不经意地敲击出每一句话的时候,我们或许正在悄悄改变着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新闻传播方式。

三、网络国际新闻的快速传播给人更多选择的自由

网络国际新闻的快速甚至即时传播,给人们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

过去,新闻在国际上的传播面临重重障碍,速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速度的滞后,使得人为控制变得容易起来,而受到控制的新闻导致了太多的狭隘性认识和信息结构,这严重破坏了中国人正常的心理文化结构。在这种条件下,中国人的生活是片面的。但是网络媒介的出现使这种现象得到了根本的改观。网络国际新闻的快速传播导致大量信息向我们涌来。事实上,目前无论是中国的新闻传播还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新闻传播,都在生产着大量的信息,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完全可以在网络上获得任何种类的信息。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虽然依然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但对于广大的社会民众而言,他们并不必要对此抱有特殊的感情。相反,他们完全可以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出发去关注能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信息。网络为人们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奠定了基础,而只有拥有全面的信息,人们才能获得更大的选择的自由,这可以说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

在网络上,国际新闻的传播速度得到了有效保证,而且国际新闻传播的内容也被很好地保存起来。“电视也好,广播也好,书籍也好——过去的媒介没有一个能够像因特网一样提供类似的一揽子机会和冲击力。一方面,在网上写东西就像说话一样容易。另一方面,网上说的话原则上就永不消逝了。”虽然在网络中国家还会根据其需要对一些国际新闻信息进行筛选和屏蔽,但已经不可能完全控制信息的流动了,而控制的减弱反过来又加速了网络传播新闻的速度。

网络国际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也为我们更好地工作创造了条件。“如果说因特网之所以使我们能够干好工作,那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其速度使我们有大量时间细心工作,二是爱迪生那个充满希望的公式中的‘我们’,如今是一大群聪明的脑袋,其数量比爱迪生时代多出不知凡几。”在网络时代,速度带来了更多的时间,而大量“聪明脑袋”的汇聚又使我们可以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而快捷。

人是信息的存在,信息作用于人的头脑,于是使得人的头脑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样就生成了随着信息而改变的主体知识结构,而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就必然拥有什么样的生活结构。信息的质与量的提升必然能够在根本上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信息改变生活,信息塑造生活。网络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社会的巨大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新闻传播的方式和理念,也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总之,网络所带来的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范围的拓展以及速度的加快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整体的生活方式。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网络虽然与传统媒介相比具备上述优点,但其作为媒介的基本属性是保持不变的,即它仍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工具,它仍肩负着传递信息、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使命。网络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当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超脱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之外的,所以我们在充分发挥网络的长处时,还要做到遵循媒介的基本原则,即在办出自己特色的同时,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把群众的思想、情趣和注意力引导到更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