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49571300000009

第9章 宁夏生态移民新村不同居住安置结构模式比较研究(1)

宁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李鸣骥、黄立军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举全区之力,对中南部9个县(区)7.88万户34.6万人贫困人口实施“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生态移民工程,规划用10年时间将我区中南部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这一举措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中南部地区贫困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南部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对于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回汉民族和谐与共同繁荣,确保2020年我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移民新村建设是我区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问题,是实现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的目标的基础性保障条件。生态移民新村作为一种新型的村镇生态移民聚居点,在规划、协调、绿色、低碳、环保、宜居等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支撑下,具有人性化的规模、完善齐备的功能、不损害自然的人类活动和健康可持续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移民新村建设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村庄建设以及农业经济合作社、村镇社会管理单元作为整体紧密结合,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一、生态移民新村调研内容

1.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

良田镇是银川市金凤区最主要的生态移民小城镇,2001年~2011年间先后搬迁泾源县、隆德县生态移民2.3万人,镇域规划面积1.38k平方米,是银川市郊区重要的清真食品、清真牛羊肉、蔬菜和林果品生产加工集散地。和顺新村位于良田镇镇区西侧,自2011年以来,规划整村搬迁原隆德县人口3000人形成移民新村,现已搬迁700多人,移民人口全部为汉族。新村村镇建设用地及温棚用地由金凤区和良田镇政府统一实施征地,进行新村建设。每户盖房54平方米,院落面积为42平方米左右。移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温室大棚种植与外出打工。

2.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沐恩新区

星海镇是自治区沿黄城市带特色小城镇之一,是石嘴山市“三城三镇”建设的重点,大武口区城乡一体化的主战场,也是石嘴山市劳务型生态移民的主要安置地。沐恩新区是在大武口“临路、靠湖、近城”的星海镇六站规划建设的生态移民安置新区,是以城市居住小区规模级别规划建设的一个劳务移民安置居住区。小区占地面积273亩,规划分三期建设生态移民安置楼房2514套,安置移民10400人。小区内配套建设“八通九有”,即通水电、通路、通公交、通气、通广播电视、通邮、通电话、通网络;有社区活动场所、有学校、有幼儿园、有医疗服务站、有就业指导中心、有超市、有文化广场、有环保设施和新能源配套建设项目。目前已建设框架结构楼房16栋,安置劳务移民1272户。移民初步规划在石嘴山市各工业园区及市内二、三产业部门实现就业,目前已经安置第一批居住小区生态移民进入城市就业约1000多人。

3.盐池县十六堡新村

盐池县十六堡新村位于盐池县城西南郊的荒地上,是盐池县境内毛乌素沙地原苏步井乡整村搬迁的县内移民,目前第一批已搬迁生态移民304户,共计1004人。村镇建设由政府统一征地、统一进行新村建设,每户盖房54平方米,院落面积为590平方米左右。居民收入来源为院落内4分地左右的庭院温室大棚种植、公司+农户养殖业及外出打工。

4.西吉县兴隆镇移民新村

兴隆镇位于西吉县城东南部,葫芦河川道区,镇区面积5.7k平方米,距县城45km,是固原市清真牛羊肉最大的批发交易中心,其中单家集为兴隆镇最著名的辐射周边甘肃、陕西、宁夏多个县市的清真牛羊肉交易市场。全镇总人口56000人,90%为回族人口,辖32个行政村,镇区人口13000人。兴隆镇移民新村是镇域内山大沟深、干旱缺水地区居民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小城镇集中搬迁形成。目前已经建成生态移民安置房321套,规划安置生态移民756人。生态移民新村位于镇区东北方向,每户盖房72平方米,院落面积66平方米,生态移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市场+农户养殖产业,种植业及商贸流通业。

二、生态移民新村布局结构

1.村落布局

除大武口区星海镇沐恩新区为城市居住小区多层楼房结构及配套小区级公共设施外,和顺新村、十六堡新村、兴隆镇移民新村村落空间结构布局均以棋盘式布局为基本特点,以纵横向2条或多条村级道路为村落主轴,村落呈现长方形或带形发展,农宅在道路两侧建设,村委会位于村落中心位置。

2.道路交通

各新村在规划布局时均重视村落内部与对外交通的道路建设,各新村均有一条或多条主干道通往城市(镇)的对外交通运输道路。部分新村如和顺新村和沐恩新区分别有通往银川市区和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各移民村落内部支路均实现硬化,但除沐恩新区外,其他村落无排水系统。

3.基本设施

各生态移民新村在建设初期即安排了基础设施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均基本实现了“七通七有”:通电、通自来水、通柏油路、通公交车、通广播电视、通邮、通电话;有学校、有村级活动场所、有医疗计生服务站、有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超市、有文化广场、有环保设施。同时,在移民新村周边布置养殖企业、小型工业企业,吸纳部分移民劳动力,提升移民新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水平。

4.人口构成

从家庭人口基本调查情况来看,移民村除了少数联合家庭外,均为核心家庭。即一对中年夫妻与一个或几个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夫妻年龄平均在30岁~50岁的年龄段。

5.村落规模

各生态移民新村安置规模均较大,尤其是大武口区沐恩新区,安置规模超过10000人,最少的如兴隆镇也超过500人。在村落空间上形成规模集聚型移民新村。

三、生态移民新村建筑结构及院落结构分析

1.和顺新村移民新村住户及院落建筑结构分析

每户住房及院落布置紧凑实用、住房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离,交通流线组织合理;南北卧室均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效果较好,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厨房位于北面,位置较合适,采光较好,与客厅相连,使用方便;盥洗间位置居中,方便使用;住房为砖混结构的两坡红砖瓦房。由于良田镇镇区土地资源有限且位于银川市近郊,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偏高,故移民新村住户院落虽具有一定空间,但面积有限,未来居民无法再院落内加盖住房,同时发展家庭畜禽养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空间制约。调查期间,移民住户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是每户厕所均为旱厕,且厕所在院落布局中紧邻隔壁住户厨房,夏天气味较大,邻家住户不敢开窗做饭。同时也没考虑北方冬天户外卫生间寒冷等其他问题。

2.大武口区沐恩新区住户建筑结构

沐恩新区楼房为框架结构的多层楼房。住房内部布局结构紧凑实用、功能分区较明确,交通流线组织较合理;南北卧室有直接采光,次卧采光效果好,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考虑使用功能要求,使用率较高;南向阳台担负客厅的采光通风,面积适中;厨房位于北面,位置较合适;卫生间干湿分离,方便使用。缺点式主卧采光受次卧位置影响;卫生间无直接通风采光。

3.盐池县十六堡新村住户建筑结构及院落建筑结构分析

每户住房及院落紧凑实用、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离,交通流线组织合理;南北卧室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效果好,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厨房位于北面,位置较合适,通风采光较好,与客厅相连,使用方便;卫生间位置居中,方便使用。住房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的两坡红砖瓦房。而且,在十六堡新村还建有公共卫生间,公共卫生间与村镇街道卫生一起被村政府承包于移民户进行清理打扫。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生态移民的生活和传统习惯。

由于十六堡新村座落于盐池县城的近郊荒地,故每户生态移民院落面积均较大,这一点上充分考虑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生态移民居住习惯,方便农业生产及用具的储存、使用;而且,在新村建设时,院落中均预留出足够加盖2间40平方米左右的建房用地,能够满足未来几代同堂移民家庭人口增加情况下的住房需求。同时院内还有4分左右的温室大棚,自治区农科院沙漠所对移民新村的温室大棚提供技术和种子支持,方便移民就近种植栽培各类庭院经济蔬菜林果。院落也有一定的舍饲圈养和家禽养殖场所面积,一定程度上也给予了移民发展“舍饲圈养家庭”养殖业的便利,同时还能够充分减少移民家庭食物和经果蔬菜枝叶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