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49571300000029

第29章 宁夏生态移民区产业发展战略分析25——以红寺堡区为个案(5)

(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市场活力

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相对大型企业有其比较优势,其生产模式、部门设置等容易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而大型企业则不容易做出这些调整。中小企业虽然不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但是由于规模较小,无论是机器设备还是人力财力的前期投入较少,而且面临的风险较小。红寺堡区各方面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力资本、货币资本都不太充足,因此,该地区很适合发展前期投入成本较低的中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从金融、财政、土地、税收、技术等方面扶持多种类、多性质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到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当中,努力放大中小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企业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调整和预测市场发展方向。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会增强该地区的市场活力,加强竞争。竞争是企业优胜劣汰的最有效的方式,可以增强优势企业的发展,淘汰经济效益低下的劣势企业,使产业整体的效率提高,从而较好较快地发展。

(五)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品牌建设

红寺堡区许多农副产品(如辣椒和马铃薯等)都存积压和低价出售的问题。除了销路不通畅,信息传递不成功外,商家较少、没有知名度和质量保障等也成为很大的难题。增强市场联系,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发布平台,增加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需要扩大交易的范围,宣传本地产品和服务。打造优势品牌,提高知名度。品牌作为一个产品的代言,具备识别和增加知名度的能力。结合资源和文化优势,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路线;走绿色有机、无公害路线;走高质量、高品质路线,以品质保障打造知名品牌。

(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产业的发展需依托一定的社会服务体系,比如道路、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完备,需建立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方便快捷的物流系统等,这就体现了发展第三产业的迫切性。

发挥信息平台功能,防范市场风险。利用和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等的预测、预报能力;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制度,及时播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提供农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报告;完善价格监测体系,提高农产品供求、价格监测预警能力。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制造业的行业信息平台和电子政务应用平台的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发展冷链物流为主,红寺堡区外销的产品主要是初级农产品及加工的农产品,这类产品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易保存容易腐烂,基于这个特点,该区的物流业应以冷链物流为主。冷链物流的仓储应以建立冷库为主,配送环节主要依靠冷藏车,另外物流业的发展还需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发展商贸服务业,在红寺堡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建立专业批发市场和乡镇中大型超市,为农产品扩大销售渠道。

积极吸引新的商业银行的加入,保障企业资金运用的便捷和多元化。通过利益链接机制建立新的投融资机制,吸引农户和投资者的参与。引进和兴办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土地银行等,尝试以土地、劳动力入股等,为农户与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从而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瓶颈,促进该区产业快速发展。

此外,发展社会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发展,还应扩大教育投资和宣传。产业工人受教育水平低会直接影响其对政策的理解、接受和利用能力,会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因此教育的发展会对产业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投入方面不仅要注意资金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还要注重对受教育者本身的心理疏导。红寺堡区大多数在校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自动退学,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学校、政府和家长需要长期的互动,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相反地,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红寺堡区以农业为主且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时一方面要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扩大二、三产业的规模,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地域和民族优势。以现有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为基础,培育和选育新品种,扩大经济作物的耕种面积,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和设备,从加工、包装和储藏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和加工范围,尤其注重发展蔬菜等的冷藏和储存库,推进设施农业转化和升级。以回族文化为基奠,发展绿色、有机和清真产品。发挥红寺堡区光能和风能优势,扩展现有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效率。弘扬生态移民文化,发展第三产业。以生态移民为背景,建设生态移民广场、主体公园、展览馆等发展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古德·康普.顿百科全书,经济与技术卷[M].2001.

[2]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皮海峰.小康社会与生态移民[J].农村经济,2004(6).

[4]刘学敏.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与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4).

[5]方兵,彭志光.生态移民:西部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新思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6]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7]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5.

[8]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黄昕,周世植.企业经营战略SWOT分析方法的改进及模型[J].价值工程,2000(3).

[10]刘小鹏,赵小勇.红寺堡生态移民区产业发展研究[C].2011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11]王秉安.SWOT营销战略分析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研究,1995(12).

[12]Kotler P.Management :Analysis,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M],6th ed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Edition,1998.

[13]Mikko Kurttila ,Mauno Pesonen,Jyrki Kangas .UtiliZing the analytic chierarchy Proeess (AHP)in SWOT analysis a hubrid method and its app1ication to forest certifieation case[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es,2000(1).

[14]刘学敏.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与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04):47-52.

[15]Essam E1-Hinnawi,E.Environmental refugees:[M]。Nairobi: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1985:1-3.

[16]Reuveny,R.Ecomigration and Violent Conflict:Case Studies and Public policy implications[J].Human Ecology,2008,36:1~13.

[17]陈勇.对西方环境移民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