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0)
49454100000021

第21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刍论(2)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首要的目的是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化,以普遍形成人们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然后才能实现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终极目的。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和效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情景等。但是这些因素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起核心、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和实现程度。”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体作用的发挥,与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功能和意义的认知程度和理解水平,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他们身上的内化程度直接相关。

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价值观点、价值理论是否正确以及正确程度,直接规定和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事业的信念、安心和热爱程度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钻研、掌握程度”,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角度来看,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直接规定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系以及直接制约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兴趣,从而直接决定着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程度。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与否以及程度如何、效果怎样,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方向的确立、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内容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以及结果的生成,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的关键环节。

(三)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的根本手段

党的历史上,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曾经有过异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偏颇和失误,主要表现为:

一是片面强调社会价值,轻视个体价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人文关怀、人格塑造等个体价值则置之不理、置若罔闻。

二是片面强调政治价值,轻视其他方面的价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社会政治统治服务的手段和工具,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方面的价值,如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基本上被掩盖和遮蔽。

三是片面强调理想价值,轻视现实价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要高谈崇高理想,漠视、忽视甚至鄙视其对人们现实的利益追求,常常“谈利色变”。

虽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偏颇和失误现在基本上已经在理论上被纠正,但受历史惯性和思维惯性的影响,以片面社会性、泛政治性和空洞理想性为基本特征的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仍然深刻地印在许多人的心中。

要想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的异化的形象,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的真实的形象,最根本的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使人们普遍地树立起现代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因为,人们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一旦树立,人们就会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既对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又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人们也就会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培养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政治发展等政治价值,又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传播繁荣科学文化、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意识等价值;人们也就会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把高尚精神价值追求与正当功利价值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只要人们普遍地意识到这些内容,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形象在人们的心中自然就重新确立起来了。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要想顺利实现,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坚持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一)理论支撑原则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人们的实践活动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才能事半功倍和积极有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也是如此,也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探索的最新成果的指导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代表了迄今为止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识的最高水平,它既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又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既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又非常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予以充分肯定、积极彰显,而又不盲目夸大、过分拨高。可以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合理的恰当的准确定位。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必须自觉地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为支撑和指导。否则,要么出现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盲目夸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的错误倾向;要么出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随意贬低,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错误倾向;要么出现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单一化、平面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泛社会化的错误倾向。这些错误倾向的出现都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初衷,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蒙上失败的阴影。

(二)内化外化原则

内化和外化是表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性质和阶段的一对范畴,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环节、两个阶段。由于理论研究的必要,可以将二者分开来进行探讨,以系统深入地分析和把握某一个方面(内化或外化)。现实中,二者是不能割裂的。内化是一个由外向内的发展过程,即将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的过程;外化是一个由内向外的发展过程,即将个体的思想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并变成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和外化是内在一致、相互同一的。内化是外化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外化是内化的必然结果和最终归宿。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也只是第一次飞跃,即将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这次飞跃主要解决的是认知矛盾。认知矛盾解决后,还要解决知行矛盾,即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外化,实现第二次飞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外化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基础上的,通过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接受和重视的态度和习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外化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者身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无比的热爱,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去播撒思想政治教育的火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外化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身上,就是教育对象主动配合教育者,自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外化表现在广大人民群众身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踊跃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基础上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外化,才能真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效果,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目的。

【作者简介】阮博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 浙江 杭州 3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