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49447200000042

第42章 妖魔化的“硅谷华人间谍论”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总是喜欢折腾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爆炸性案子来,似乎不如此作为就难显示出其“捍卫国家安全”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能量。不久前,FBI某些官员又老调重弹,将在硅谷从事高科技工作的华人都视为“窃取机密”的间谍嫌疑,甚至言之凿凿地声称大约有3000多家华人公司可能在全美从事偷窃商业机密和获得高科技情报的间谍行为,危及美国国家利益和安全。

美国《圣荷西水星报》和《每日评论在线》2006年9月29日报道,两名华裔工程师被控窃取高科技公司机密一案将于2007年1月开审。两名被告被控偷窃太阳微系统公司(Sun)、全美达(Transmeta)、NEC(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及美国泰鼎科技(Trident)四家公司的微芯片保安卡及其他商业机密,“协助中国发展半导体业”。

这个例子事实上是几年前发生的,两名被控的华裔工程师2001年在旧金山国际机场候机时被联邦调查局特工拘捕。证据是在两人的手提行李箱内发现大量“怀疑为商业机密”的文件、属于两人雇主的太阳公司和全美达公司的专用文件,以及怀疑从这两公司偷来的科技仪器。FBI人员指该两名华裔工程师涉嫌计划与中国杭州市政府联合开办投资公司,该项合作投资项目是由市政府及中国中央政府拨款推进。

媒体还举出另外的例子,譬如硅谷两名华人2001至2002年间非法将被限制出口的夜视科技仪器出口到中国。所谓多宗高科技公司被华裔员工涉嫌偷窃公司机密资料案,说到底只是些个案,不能也不应该代表所有在硅谷乃至全美的华人的行为,何况真相如何还须待司法审理。人们已经清楚的倒是,同样是几年前被刻意炒作甚嚣尘上的华裔工程师李文和事件,最终的事实岂不证明指控他为“间谍”的折腾行为太可笑又太可气吗?!

美国联邦调查局反情报处前副处长戴维·苏斯迪坦承“美国的盟国,比如说以色列和法国,它们也在偷窃美国的机密”,但他直指“中国却是头号窃密国。只要你看看中国在研发领域的进展,就知道他们瞄准的目标就是硅谷”。

美国商业部出口执法组圣荷西办公室主管朱莉·萨尔西多也竭尽夸张之能事地宣称:“在美国商务部调查的案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涉及中国的。这些新型间谍不同于传统的特务,他们不是007式的特工,而是商人、学生或者学者。他们瞄准的目标不是军事情报,而是高新技术,因此,硅谷成了他们的头号目标。”不过她也无奈地表示,根据调查报告,多间中国军方及政府支持的研究所似乎曾多次透过贸易途径取得美国的敏感科技,但要提出证明则相当不容易。

危言耸听的目的自然是“折腾”出想象中的敌人,随之而来的是加强应对之策,以表明FBI不是吃干饭的。据透露,为了应对“中国新间谍”,联邦调查局在“硅谷之都”圣荷西增加了一个经济间谍与反情报办公室,另外还打算在硅谷发源地帕洛阿图市设一个经济间谍办公室。

事实上,自李文和冤案以来,美国华裔就常常背上了美国科技与商业领域“间谍”的黑锅。美华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因此说:“FBI就是张大网,把所有的华裔美国人都装进去,这样每个华裔人士就不得不证明自己不是间谍!”由此看来,FBI首先是要把华裔“妖魔化”,然后导致科技界乃至全社会的恐惧与反弹,其后果自然是最终要将在美的所有华裔打成“另类”,人人自危。

《圣荷西水星报》的文章,强调硅谷作为美国高科技的重镇和中心,理所当然地成为各国窃取经济和科技情报的“温床”。此说也许是当今世界现实的观照之一,但文章透露联邦调查局称有3000多家华人公司可能在美从事窃取科技和商业机密的间谍活动,据有识之士分析,这一数字实际上还是沿用当年李文和事件发生时联邦调查局所统计的,以及当时联邦众议员考克斯所公布的数字,也就是说这么多年以来这一数字还在“生搬硬套”,不仅是老调重弹,其捕风捉影之程度都大为可疑。

前述FBI官员苏斯迪“看看中国在研发领域的进展,就知道他们瞄准的目标”之说,却也从另一方面透露出中国的日益强盛壮大,早已令某些人很不爽,千方百计罗织出“间谍”的罪名,并企图产生一石三鸟的效应:威胁在美华人“夹起尾巴做人”,诬蔑打击中国声望,进而让所有他国他民“染指”高科技有所顾忌,以图逞独霸天下之能。

可惜,FBI某些官员的创意答案太过浅薄,满脑子还灌装着冷战时代的思维、仇恨,甚或掺杂了相当多的歧视意识与自我独尊心态,但妖魔化中国和在美华人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事实最终会纠正谬误。成千上万杰出华人工程师、科学家为美国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更终将令那些挥舞“妖魔化”大棒整日折腾的要人无地自容。“硅谷华人间谍论”的风生水起只会成为历史荒谬的一个注脚。

(10/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