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49419700000075

第75章 美国的老年社会保障危机及其借鉴(1)

张敏杰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战后美国“婴儿潮时代”的一代人逐渐高龄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养老社会保障问题是导致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出现过两波人口生育高峰,他们陆续进入老年期,如何应对老年人口剧增带来的冲击?以美国的老年社会保障危机为借鉴,作者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婴儿潮;老龄化;社会保障

起源于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坏账的金融危机正在随着信贷市场的紧缩向实体经济部门扩散,猛烈冲击着全球经济。面对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有人指责贷款公司不择手段、华尔街贪得无厌、政府机构监管乏力,以及信用评级机构失职;也有人认为,普通购房者不负责任的借贷行为和不切实际的美国梦也是酿成这场危机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美国“婴儿潮时代”的一代人逐渐高龄化,以及因此产生的养老问题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一、“婴儿潮代”何以引发老年保障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了一次人口生育高潮(1946-1964),美国把这段人口大量出生的时期称为“婴儿潮时代”。大量资料显示,美国“婴儿潮时代”出生的人口约7600万左右。但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分类到“婴儿潮时代”出生的人口至少在82826479人。“婴儿潮时代”出生的人口约占美国人口总数即2.814亿人口的近30%左右(李银珩、李硕珩,2006)。现在“婴儿潮时代”出生的人口年龄大约在43~62岁,可以说是对美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代。那么,他们何以引发今天的老年保障危机呢?

(一)“婴儿潮代”的人口红利已不复存在

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衰退发生时,美国二战后“婴儿潮”时出生的人正在成为年轻人并逐步走向社会,那时美国的人口是充分年轻化的。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文化程度的需求较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他们没有直接经历过战争,却在最大限度上享受到了战胜国的最惠国待遇,成为战后美国经济最大的受益者。随着这一代人的成长,银行一直都在鼓励消费者借钱生活,送上各种贷款促使他们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政府也大力鼓励私人拥有住房,成立了房利美、房地美、吉利美三大政府支持的抵押贷款机构;通过诸如《社区再投资法》等法律帮助私人,尤其是低收入人群购置住房;并为私人购买住房提供大量财政补贴。这样,“婴儿潮”的一代不但疯狂地将自己的储蓄取出来,投向股票市场,投向房地产市场;而且大把大把地花根本不可能挣到手的“明天的钱”,过着超出自己实际收入可以负担的生活。明明是“次级”,却大肆借钱买房子就是这种“美式生活”早已超出安全线的突出表现。2006年,美国人收入的90%用于消费,13%用于偿付贷款,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借款才能维持生活(王建刚,2008)。在这个数十年来一直靠消费拉动经济的国家里,许多人早已习惯“借债过日子”。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有不少美国人宣布个人破产,直接原因就是他们偿还不了信用卡的借款和高额利息。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可以赚到“明天的钱”的能力,但却敢于花虚拟的“明天的钱”。

不难理解,在这样一种社会大环境下,低收入人群自然会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心甘情愿当“房奴”。美国的购房抵押贷款从1974年的6800亿美元上升到今天的14万亿美元。仅仅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美国的购房抵押贷款总额就翻了一番(王建刚,2008)。美国学者指出:“事实上,美国的住房拥有率在60年代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稳定,只是从90年代末和2000年后才开始显着上升。这里面除了有次贷和房市泡沫的原因外,也有接近退休年龄的‘婴儿潮’一代进入买房的高峰时期。把借债人的还债能力押在了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前提下,就注定了要引发危机,‘崩盘’只是时间问题。这个因素和经济周期是没有关系的。”美国住房规划协会2008年年初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7800万人的“婴儿潮代”退休、变老、最后退出市场,这部分消费者的逐渐消失将最早在2010年开始影响到美国房市。美国房市届时可能出现的复苏将因此大打折扣。

(二)“婴儿潮代”步入退休年龄

美国在二战后出现“婴儿潮”生育高峰后不久,人口出生数量又急剧减少,这便造成了今天的老人与年轻人比例不平衡的问题。“婴儿潮”一代人最早的于2008年进入退休状态,自此老年人比例逐渐上升,7800万婴儿潮人口达到领社保和依赖医疗保险的年龄。到2030年,美国总人口将增长约18%,而退休人口却将增加100%。目前美国增加最多的就是年龄在85岁以上的人群(George,2004)。退休年龄的到来,社会保障金的支付能力将受到严峻的挑战。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现收现付型”,也就是说,一个人所作的贡献并没有被储蓄起来,而是花在了别人身上。

正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前主席格林斯潘早在2004年初就指出的那样,随着“婴儿潮”一代的先头部队在4年后达到获取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最低年龄,社会保险给付金以及医疗保险给付金开支都将急剧上升,这两者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将由2004的小于7%上升到2030年的12%,甚至更高,而以目前的储备基金将根本不足以应付这样的局面(王萍,2005)。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也指出,当社会保障制度最初开始实行时,对每一位退休人员就有42名工作者向保障体系中投资,而当时人们的预期寿命是62岁,退休年龄却是65岁;现在,与每一位退休人员相对应的只有3名工作者的投资,且很快会继续减少到2名,而人们的预期寿命却增加到80岁以上(David,2004)。“婴儿潮”时出生的人已从原先的财富创造者,逐渐地变成领取社保和依赖医疗保健的财富消耗者;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变成股市的食利者;从借贷购房、推动房价持续上涨者变成次贷和房市泡沫制造者。

二、美国老年社会保障危机对我国的借鉴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政府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导致人口增长率将近300%。这一时期出生的人现在陆续进入老年,养老社会保障面临的巨大压力正在逐步显现。如何在老年人口基数增大、人口老龄化加快而且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国人口变动的某些特征与美国有相似之处。比如,美国有所谓“婴儿潮”人口,而我国也出现过两波人口生育高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波“婴儿潮”人口已经或即将进入老年人口范畴;第二波在1965-1975年出生的人口约2.5亿,他们是“文革一代”,到2025年也将进入老龄阶段。如此庞大的人口群体带来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如何应对老年人口剧增带来的冲击?美国出现的“婴儿潮”养老保障问题对我国应有一定的警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