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图片报道
49412700000042

第42章 图片报道评价(3)

1.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社会责任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图片报道评价中所考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指摄影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新闻图片中的反映。

新闻传播信息的目的在于及时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的变化情况,为人们的生活决策做出参考,它总是通过正面肯定或者反面揭示的方式,用对事实的记录来对现实施加影响,从观念、文化等方面来推动社会进步。图片报道也承担了这样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和文字报道相比,图片报道有时发挥的作用更大。

图片报道的社会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社会生活中丑陋、罪恶、黑暗内容的揭示和披露,唤起社会的关注和道德良知,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丑陋、罪恶、黑暗,可以说是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额外”附加在人们身上的灾难,摄影镜头是武器,它要无情地揭露这种事实的产生原因,谴责和鞭挞灾难的制造者,揭恶扬善。在图片报道的历史上,有许多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各种现场进行拍摄取证的优秀摄影记者,他们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努力和浸透着他们鲜血和汗水的新闻图片理所当然地具有更高的价值。

2.人文意识

人文关怀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促进人类生活质量提升的物质与精神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说到底,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关怀。人文意识被重视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意识包括许多内容,在图片报道中,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与警醒。

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与警醒正是新闻报道和图片报道的任务与目的。人类的一切劳动都或多或少地与争取改善生存状态有关。生存状态既有生机勃勃、健康有序的一面,也有问题重重、困扰人心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发展进程来说,更为关键的是对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生存状态进行关注,警醒人们克服发展中的障碍,这主要集中在社会问题与灾难图片报道作品中。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图片报道是一个有着良好社会洞察力的社会关注者借助摄影方式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图片报道的评判,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局限于对其摄影形式的评判,而应该更多地考察摄影记者所提示问题的社会意义。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优秀报道摄影家倾力于关注人类生存状态的图片报道。尤金·史密斯的《水俣》摄影集记录并报道了日本北海道水俣镇工业污染,此后日本才开始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并开始注意环境保护工作。阿郎·瑞宁格从1981年到1984年一直在拍摄艾滋病问题,许多美国人是从他的图片报道中开始了解艾滋病的社会危害的。美国摄影家玛丽·艾伦·马克曾经以人性的力量关注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态。她对精神病人、妓女、吉普赛人、失明儿童、大马戏团、街头的流浪少年等问题的揭示,是人们认识当代社会人类生存问题的视觉教科书。

有时,甚至越是面对灾难,人性的光芒越是能够显现,人性的力量越是变得坚强。此时,图片报道就会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信念支持。现实中的人们会被激发出一种对灾难不屈抗争的精神和战胜灾难的勇气和力量。

(2)对儿童的关心与关爱。

看到儿童,人们总是会想到自己的过去,想到一种人们曾经有过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自由生存状态。在内心深处,人们总是梦想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这是一种心灵无拘无束、自由驰骋的理想境界。

据一些联合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有1000万儿童在5岁之前夭折,其中650多万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这种状况让人嗟叹不已。

在当今世界所面对的种族冲突、国家间纷争、恐怖主义、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非法移民潮等问题面前,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和平的希望,呵护儿童就是善待未来。因此,在儿童题材中表现的儿童非正常的生活状态总是会刺痛人心,让人为之动容,恻隐之心油然而生。

(3)对人性的弘扬。

图片报道表现的不仅仅是事实,有时还包含和闪耀着人性的光芒。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摄影师之一南·戈尔丁(Nan Goldin)坚定地认为,摄影并不只是一种机械的行为,而是一种接触社会和他人的方式,是一种温暖的,而不是冷酷的情感的投入与关注。

“对人性的弘扬”既表现在摄影记者的作品内容中,也表现在摄影记者的实际行动上。发生在20世纪0年代的非洲干旱,刚开始时因为范围小等原因并不为外界所了解。在干旱持续了十年后,蝗虫之灾、饥饿、疾病开始蔓延到整个非洲高原,此时,有一大批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摄影记者来到了灾难深重的非洲,用他们的爱心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可怕的非洲干旱场景。

这些图片随即震撼了世界,人们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于是世界范围内对非洲的人道主义援助终于开始了。如果没有迈克·韦尔斯、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大卫·伯耐特等一批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摄影记者,人们对非洲的关注和援助还要推迟下去。

三、劳动价值因素

图片报道是摄影记者的一种带有创造性的职业活动,其中包含着摄影记者不同程度的劳动付出,有简单的劳动,有复杂的劳动,有普通的劳动,有艰辛的劳动,有一帆风顺的日常程序式劳动,有在极短的瞬间作出反应并记录下历史的高难度体力与脑力有机组合的劳动……很显然,这些凝结在图片报道中的摄影记者的劳动付出和劳动价值是不一样的,从对摄影记者劳动付出的尊重和弘扬的目的出发,人们在对图片报道进行评价时,也会高度重视这种劳动价值的存在。

摄影记者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现场拍摄的难度上。所谓拍摄难度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拍摄所须运用的技术难度,另一方面是指拍摄报道过程的艰难程度。所谓拍摄技术难度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技术要求比较复杂,需要高超的技艺。而报道过程的艰难程度则需要结合特定的新闻场景才能为人们所确切感知。我们经常看到,在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在战争现场报道中,在恐怖袭击报道中,摄影记者常常要面对种种风险和威胁,有许多摄影记者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历尽艰辛而拍得的图片,信息量大,视觉价值高,反映了摄影记者的职业奉献,浓缩了人性的力量。这种劳动和付出值得人们给予尊敬的目光,值得人们把荣誉赋予这种劳动的成果——新闻图片的身上。

在西方,有时在对图片报道作品进行评价时,对拍摄难度方面的评价,甚至可以超越其他所有评价标准而位列第一。“这是因为越是难以拍到的画面,就越能吸引受众,获得好评。那些战争中的死亡场面,那些刺杀总统或自杀的场面,那些飞机爆炸或轮船沉没以及自然灾难突然降临的各种瞬间画面,无不是极难拍到的。这些极难拍到的新闻摄影作品尽管多数画面不够清晰,构图或用光等技艺不太完美,甚至题材也不够重大(例如一些反映自杀场面的新闻摄影作品),却几乎瓜分了西方新闻摄影比赛的许多大奖。例如,获195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哈里·特拉斯拍摄的反映沉船瞬间的摄影作品《再见吧,多丽亚号》;获1961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长尾安拍摄的反映刺杀日本社会党主席浅沼稻次郎瞬间的摄影作品《刀剑下的政治》;获1984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马尔科姆·勃朗尼拍摄的反映越南僧人自焚过程的摄影作品《自焚抗议》……由此可见,对于拍摄难度方面的评价,是衡量新闻摄影作品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对劳动价值因素的重视,体现了图片报道评价标准的进步,对摄影记者辛勤劳动的肯定与尊重,也意味着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人们不应把目光只停留在新闻图片这个人类自己的劳动成果上,而执着于成为自己劳动成果的奴隶,人类更应该重视劳动过程的价值,既看重成果,也重视劳动本身。

当然,我们也不能走另外一个极端,只重视劳动而不问劳动成果,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没有什么劳动成果的产生,那样也就谈不上图片报道了。所以,摄影记者的劳动价值因素只能作为一种图片报道评价的附加因素,当其他因素相同或者接近的情况下,拍摄难度越大的图片报道作品,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