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49410400000002

第2章 教育的活力源于教育者的胸襟(代序)

思想教育的活力是教育者的普遍追求,更是受教育者的热切期待。

思想教育的活力来源于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大的胸襟就会有多大的活力。

邓小平于1989年5月31日,曾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具有“眼界”与“胸襟”的两个“宽阔”,并以之为当代干部的必备条件。他说:“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胸襟开阔”,即要以大视野看人生,看世界,看时代,而且他强调这是他对当代人的郑重的“政治交代”。作为一个思想道德教育者,今天重温邓小平的这一政治交代,不能不深切感受到,这是语重心长的,也是极具针对性的。

胸襟即人的资禀、胆识、品性、修养,人的气度与抱负,容人的气量与心态。

开阔胸襟即人的坦荡、无私、宽容、磊落,表现为政治胸怀、文化视野、心胸度量。

人的胸襟开阔,人的思想才能自由地飞翔,无论搞政治,搞经济,搞文化,特别是搞教育,一切创造的热情与活力都来源于胸襟的开阔。

经验告诉我们,有第一等的胸襟怀抱,才会有第一等的人格品性,才会有第一等的思想境界,才会有第一等的教育活力。教育者的人格美是教育活力的渊源。教育者的开阔胸襟来源于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关怀,对时代前瞻,也源于对事业的自信与乐观。

思想道德教育者以登高望远的胸襟感受时代,才能成为思想领潮人。教育者有“中国离不开世界”的开放性胸襟,才能思接千载,赢得教育的时代主动,也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认准思想教育的战略指向,才能在思想意识领域纵横自如,激荡风云,气概万千,富有时代的朝气。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宣传家们一个个都博学多才,他们掌握多门知识,活跃于多个国境,以其开阔的视野与胸襟,以世界为舞台,大开大合,咤吒风云,掀起一场伟大的世界性的思想革命。

思想道德教育者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去感受社会,才能拥有教育的自由度。

教育者胸襟开阔就能总揽大局,放眼一切方面,才能把各种社会思想矛盾放到更大的背景中去作出自己的独特视角的观察和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作出准确的把握;才能以博采众长的文化胸襟,以尊重人生的人文情怀,热情接受人类社会的一切先进思想;才会有搅活思想,影响人生,影响社会的教育主导权,才能创造生机勃勃的社会活力。

思想道德教育者以高山大海般的胸襟去感受人生,才能坚持阳光普照。教育者要以大气度去感知生命的律动,感受人间的酸甜苦辣,才能保证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清醒,才会对每个受教者都怀有积极心态,才能拥有教与受的和合,情与理的圆融。教育者有博大的容异度量,从善如流的气魄,才会赢得受教者的主体性的觉醒与创造性的勃发,才能造就活力无限的人生。

思想道德教育者以虚怀若谷的胸襟去搞教育,才能营造自己的活动天地,开阔的工作舞台,才能充分利用社会所提供的一切教育资源,营建一个富有活力的开放性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教育者的胸襟与思想教育的时空值成正比,教育者有多大的胸襟,受教育者就有多大的精神天地。只有心胸开阔,豁达大度,才能搞好思想道德教育,容得下世界,才能创造世界。

思想道德教育者具有心底无私的开阔胸襟,才能释放出教育者的个性魅力。教育者的知识、思想、情愫越博大,其教育影响力越强。教育者襟怀坦白,跳出自我设定的囿限,抛弃成见,才能敢是敢非,向人们掬出一个真诚的自我,接受人们对自己的审视,其教育才能赢得人们的真诚信赖与热情回应。

一部人类的思想道德教育史足以证明:有第一等的襟怀才会有第一等的成功,这是一条黄金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