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49410400000010

第10章 寻求教育目标的活力(8)

(1)是历史提供的宝贵经验

从历史角度看,在思想教育中求“和”还是求“同”的差异与争辩从来是存在的。民主性社会的思想教育求的是“和”,专制性社会的思想教育求的是“同”;中国的思想教育求的是“和”,苏联的思想教育求的是“同”。虽然中国古代为营建大一统帝国,曾竭力提倡盲从、愚忠,搞思想专制,社会如一潭死水,缺少思想活力,但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从来不乏清醒者,他们积极提倡“和而不同”的政治工作指向和思想教育方针,这是化解思想矛盾与冲突的努力,也是健全政治生活的追求,其目的是施与受双方思想的丰富与提升,寻求的是政治文明和思想和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和而不同”是政治界、思想界、教育界有识之士都认可且积极倡导的思想理念,在社会文明演进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并成为很有价值的文化积淀。

(2)是马克思主义本性要求

其实马克思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他曾经向人们深刻地提示过,精神绝不只有一种存在形式,他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严肃指出:“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幽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毛泽东强调思想教育的目标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要营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社会活力,创造“和”的精神氛围。邓小平提倡内不争论,其实质是要有容异的大度,要鼓励歧见,鼓励探索,创造有利于人、有利于事的宽松的社会环境。公、私,资、社,似乎是对立的,却是可以融合的,要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允许发表不同意见,不应该浪费精力、浪费时间去争论不休,应该让社会实践去作出结论。

(3)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今天社会生活目标的多元性、教育话语背景的多元性、思想教育功能的多元性、思想教育载体的多元性,都决定了思想教育的基本思路只能是求“和”而不应是求“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无论是政治生活还是思想教育,都要把世界导向对立统一、导向异质共向的丰富性,而不是导向同质相加的单一性。

未来世界所希望的不是人们放弃自我,而是发展自我;所需要的不是思想顺从,而是思想火花迸发出的生机与活力;所追求的不是一个没有思想矛盾的世界,而是思想矛盾良性运行的世界,成为历史进程中的最佳环节。因此,鼓励敢于创新,鼓励多元融合,是时代的必然趋势。未来社会不会出现千人一面、千口一腔的思想状态。

4.确立思想教育求“和”的理念:是方法、原则、目标?

求“和”还是求“同”,这种理念的差异反映思想教育的不同品性。无论是思想教育的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过程,都应把求“和”作为自身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思路。

(1)“和”,是处理社会思想矛盾的基本原则

在面对思想矛盾,要开展思想教育时,求“同”是治人,是通过强制人来达到教育目的;而求“和”则是修己,是通过调整自己来实现教育目标。求“同”的认识背景是对立面的斗争,不承认对立面的同一的存在。科学的思想教育反对同质化,思想歧异是一种关系而非割裂,不宜用一方消灭另一方、一方同化另一方的方法去解决思想矛盾,要防止简单粗暴对待思想矛盾。思想教育不求差异的消失,而求差异的和谐。有异(不同)才能和(和谐),有和才能生物(创造)。思想教育要心平气和、平心论人、平心处事,不能党同伐异,不能以个人好恶取舍。

和即不激化思想矛盾,但也不强制思想平衡。

(2)“和”,即营建政治文明

无论是晏子,还是史伯,所提倡的“和”,都是作为高层政治生活的原则来讲的。“和”与“同”是两种治国思想,是两种政治方略,其结果是很不一样的。他们认为:“和而不同”,是兴国之道;“同而不和”,是亡国之路。他们主张,掌权者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要让人敢于力陈异议,这是权力健全、政治兴旺之道。

《论语·子路》记载:鲁定公曾经问孔子:“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针对“唯其言莫予违也”的君王心理,指出:“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史伯特别指出,不可“弃是类(和)而与剸同”(《国语·郑语》),因为那是专制,将导致政治腐败、社会混乱。他得悉周幽王去和取同,就大胆预言周王朝的衰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提出求和不求同的政权建设的开明思路,对高层掌权者确实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所以,中国古代的有识之士早已明确提出,反对求同不求和的为官心理,反对一言堂,反对压制不同意见,这是思想教育、政治生活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如果求同不求和,就会“面从”而有“后言”,那就会出现当面服从背后异议的不正常现象。

(3)“和”,即建立开放的思想体系、宽松的心理环境

思想教育在意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而不同”的价值核心在于“不同”,即在于对差异的理解与尊重,可以说,“和”的价值即“异”的价值。“和为贵”不是否定“不同”的价值,求“和”不是简单地追求人际和睦、社会平安、政治平衡、思想同一,而是关注思想差异、多元和不同的价值所在。“和”追求的是开阔的大胸怀,容异,合异,物无乖争,差异共处,多元并存;“和”即容错,可否相济,不求单一,不求纯粹。“和”往往与“中”联系在一起,“致中和”,即宽容共万物并存,守中与天地同化。“和”即不要见异就惊,见异即压,不宜对思想差异过于敏感而好作是非之辨。小人“同而不和”,不说自己的不同意见,也不允许别人持不同意见。异可能是畸变,也可能是创造,其或淘汰或发展的必然性都需要过程来说明。《文心雕龙·声律》说:“异音相从谓之和。”思想教育所追求的是异音相从、异音相谐、生动活泼的思想环境。

(4)“和”,即追求创造与发展

“和而不同”追求的是生成价值。思想教育要从发展视角来看思想问题,善于运用“以和相生”的规律,追求生生不息的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和”则生,人的创造力因“和”而勃发。思想教育要鼓励创造性,追求丰富性,寻求的是思想创造与思想发展。思想接受不能只是认同,而应是创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应充分肯定直言敢争、有胆有识的创造性的社会价值。“和”,也即从发展的视角去看待思想问题。只有不同甚至对立的思想相碰撞才会产生新思想。“和”,是最佳的政治环境、最佳的思想氛围、最佳的社会生态,所以说“和则生”。

(5)“和”,即鼓励独立思维

“和”即坚持自己,不反对人家;“同”则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和”的本质是不盲从,鼓励独立思考、独到见解、独立人格。“和而不同”即承认不同,鼓励不同,尊重个性,允许不同人的思想差异,不同问题上的观点分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流。”(《中庸》)老子讲:“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王弼注曰:“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贞。”古乐府《君子行》:“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后汉书·王允传》:“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焉。”即佛家谓,与恶人相处不染其恶为和光不同尘。可见,倡“和”即倡导独立思考,坚持独立人格。

(6)“和”,即追求思想教育的灵活度

“和”即善于调整自我,以和应变,反映的是思想教育方法选择的人性化。

《集韵》中讲,“和,应也”。《说文》中讲,“和,相应也”。应即应和、应对。即异,以和相处;变,以和相对。可见“和”即对思想差异与变化的尊重,应该充分认识异与变合理的一面,积极应和,即使思想的异、变存在着非合理性,也不宜粗暴拒斥,而应耐心引导,寻求差异对立的转化与融合。“以和相应”也即要求对思想矛盾处置的适度性,允许争辩,但以矛盾的不断裂为限。“和”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客观世界是一分为三的,事物不都是两面体,正面之外不都是负面,思想不是非是即非。

“和而不同”的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求生存、谋发展的智慧,是中华文化中的主导意识,在力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其差异互补、多元和谐的思想意蕴是值得借鉴与开发的一笔丰厚的教育资源,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还曾被江泽民同志引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作为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