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疗手记
49379100000033

第33章 直肠癌与“保肛术”(2)

经过综合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70%~80%。

化疗对控制远处转移有效,但对局部肿瘤的控制则不明显;放疗对局部肿瘤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好,但无法防止远处转移。因此,对于中晚期直肠癌术前采取综合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经过综合治疗使肿瘤的期别降低,达到了根治性的目的,并提高了生存期,可以减少复发。综合治疗最大的优势是,对原先不能行保肛手术的患者,可以达到保肛的目的,从而解除了部分直肠癌患者最大的心病。

作为一名肿瘤专业医生,当然不愿意看到直肠癌患者在手术中做腹部人工肛门,毕竟对患者来说既要担心癌症复发,还要承受生理上、心理上的压力。但是不应该由于盲目保肛而不顾肿瘤切除的彻底性,造成肿瘤提早发生复发与转移。所以,必须严格掌握保肛的手术适应证,“保肛术”并非人人适用。

三、“保肛术”并非人人适用

采取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是所有直肠癌患者的希望,既切除了直肠肿瘤,又保住了肛门。但是我们应明确,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手术,必须以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和不增加术后局部复发可能为前提,同时也要考虑术后肛门的排便和控制功能,要求有健全的括约肌功能和完整的感觉反射功能,否则即使保住了肛门也不能实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就功能讲,保肛术后,约有30%~60%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腹泻、便频、排便失禁等。再从保肛术后的肿瘤复发和转移来看,肿瘤越大、期别越晚的直肠癌复发率越高。虽然,经过术前综合治疗,使得肿瘤缩小可以行保肛术,但有的患者术前没有采取任何治疗就直接进行了保肛手术,结果术后半年左右出现转移和复发。

2005年,一位年轻的直肠癌患者,当时临床表现主要是出现黏液血便和少量鲜血,并且骶尾部疼痛难忍,有时要口服止痛片才能缓解。经肛门指诊检查发现肿瘤距肛门下界只有4cm,肿瘤已经占据肠腔一周并很固定,我建议马上住院手术治疗。术前他问能否保留肛门?手术医生明确告知肿瘤比较晚,不能保肛,需要在腹部人造肛门。在住院期间,他不断地上网查找可以保留肛门的资料及治疗方法,就在手术前夕,病人不辞而别。原来,他在网上看到某地医院称,即使直肠内肿瘤位置再低也能保住肛门的报道,便直接去了那家医院,并很快住院进行了手术。切除的肿瘤经病理检查报告,发现肿瘤周围的脂肪都受到浸润和有较多的淋巴结转移,肿瘤下界距肛门只有2cm,患者感觉既切除了肿瘤又保住了肛门,当然是件高兴的事。术后当地医生要求给予化疗,但是他做了一次化疗,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承受下一次的化疗就出院回家。不到六个月,他从外地来电话,说原来手术的部位肿瘤复发了,而且肝脏和肺部经过检查都有癌细胞转移,腹部出现了少量的腹水,问有没有办法再为他治疗。原来,手术保住肛门后,大便仍然每天6~7次,控制也不好,现在回想,手术还是急了点。根据他当时的病情,为了彻底切除肿瘤不应保留肛门。术前或术后综合治疗,也许能延长局部复发和肿瘤转移的时间。为了保住肛门而不彻底清除肿瘤,那么这个手术是失败的。然而许多患者往往在不具备做保肛手术条件的情况下,坚决要求做保肛术,结果肿瘤复发了,才感到后悔。

由此可见,对直肠癌患者来说,彻底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我们也希望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但生命是唯一的,“天地之间,万物皆备,莫贵于人”。如果没有了生命,那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

2004年,一位38岁的男性直肠癌病人来会诊,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直肠肿瘤下界距肛门4cm,肿瘤占肠腔一圈,基底尚能推动,临床诊断应该在Ⅲ期左右。患者问能不能保住肛门,我认为直接保肛可能手术后复发率高,最好先采取放疗和化疗后再手术保肛效果比直接手术保肛好。他又问,那么延迟手术肿瘤会不会增大。我说,不会的,经过放化疗后,肿瘤只会缩小,肿瘤分期还会降低,而且还可以减少淋巴结的转移。病人听取了我的意见,在当地医院先进行放化疗后再做保肛手术,至今全身情况较好,并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低位直肠癌能否做保肛手术取决于病人个体情况,主要是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浸润周围组织的程度以及肿瘤距肛门的距离。肿瘤切缘长度远端必须大于2cm以上才能满足根治的要求。保肛手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切除的肠管长度不足,其次是肠系膜切除不够。英国医生Heald等在1982年首先发现直肠系膜内微小转移癌远比肠壁扩散快,癌细胞可沿肠壁逆行扩散0.5cm以内,其系膜内微小病灶向远侧转移仍可达4cm以上的部位。所以提出中下段直肠癌手术应作全直肠系膜切除,或至少切除距肿瘤下缘5cm系膜。

为了保住肛门的功能,对淋巴结的清扫范围不足,也是造成局部复发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直肠癌上段的淋巴结一般向上转移,而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向下、向两侧转移,由于两侧清扫有一定难度,往往会发生清除范围不够的问题。

在衡量直肠癌保肛术的治疗水平时,首先评价5年生存率,其次是手术后控制排便的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如果失去了这两项目标,做保肛手术就失去了意义。

直肠癌保肛手术中除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外,手术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无瘤措施。过度的挤压、牵拉或者肿瘤肠段破裂极易造成癌细胞种植性播散,引起局部复发。

保肛手术要避免肠段切缘阳性,也就是说,必须要切干净,否则失去了保肛的意义。

为了保证保肛手术的成功,应合理使用先进的吻合器。吻合器在某些方面比手工吻合安全,也减少了手术的时间。

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即使采用保肛术,一定要充分运用综合治疗。

术后要及时随访复查,一旦发现局部复发再次手术仍可达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复发后的再手术一般以腹会阴联合切除、腹部人造肛门为宜。

相关链接:

1.近年,新辅助放化疗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与术后放化疗相比,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根治术的多模式联合治疗在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均显示出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提高保肛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对于直肠肿瘤较大的中下段病人,如已侵犯膀胱、前列腺、子宫或阴道后壁、肛管,应该先进行新辅助放化疗,这样有利于病人延长生存期。但是对于早期肿瘤,并且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或无肿瘤残留的建议不做化疗。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也不宜过多化疗和放疗,而是应该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控制肿瘤的复发。

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一度被作为国际公认的Ⅱ及Ⅲ期直肠癌的标准疗法。大肠癌发展比较慢,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总的治愈率还是相当高的,其5年生存率在50%~57%。

2.根治性手术切除后肿瘤复发是直肠癌术后的一个常见问题,单纯手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5%~40%,肿瘤穿透肠壁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局部复发率会更高。局部复发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如肠管狭窄、梗阻和无法控制的疼痛,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在可手术切除的直肠癌的治疗中,除需考虑远处转移外,预防肿瘤局部复发成为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