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疗手记
49379100000031

第31章 胃癌诊治(2)

曾有一位年轻的出租车司机,上腹部反复持续隐痛2年,由于职业的关系,他认为是饮食不定时造成的,自己年纪轻、体质好,有时吃点药就不痛了,所以也就没太在意。2001年因症状加重,在家人劝说下才做了胃镜检查。检查报告显示:胃角部见约3cm大小的溃疡病灶。病理切片报告为:胃低分化腺癌伴溃疡,建议他立即入院做手术治疗,他同意了这个治疗方案。在手术中见胃窦部肿瘤3cm×3.5cm大小,肿瘤已经侵入胃的黏膜肌层,胃肿瘤旁发现有2只淋巴结转移。肝脏及其他部位经检查没有发现肿瘤转移灶,行胃大部切除。切开切除后的肿瘤,发现肿瘤的表面黏膜呈溃疡型。术后给予康莱特注射液化疗5天,之后接着又给予2个疗程的预防性联合化疗。这位年轻人治疗至今已有7~8年,现在继续从事他的职业。如果当时放弃胃镜检查就可能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结果将截然不同。

当然还可以进行CT、MRI、胃肠造影检查,但是这些检查一般在胃镜检查后如有异常再展开比较妥当。

配合检查常用的肿瘤血清标志物有CEA、CA‐199、CA‐50等,这些指标的敏感性在70%左右。CEA在许多恶性肿瘤的血清中会升高,但不少良性疾病CEA也会升高,约60%的胃癌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血清指标CA‐199胃癌患者可比正常值升高279倍,阳性率为61.9%。

因此,一旦检查发现血清肿瘤标志物偏高,而且是两项指标均升高,那么一定要做全面检查以诊断。

就诊时不要长期盯住一位熟悉医生看,尤其是在经过半年以上治疗后胃病仍无起色时,建议换个医生看看。每个医生治病的角度和思想观念不尽相同。作为病人来说,也总认为熟悉的医生可靠,而这恰恰是一种误导,在这方面是深有教训的。

曾有一位胃病患者,长期在一位熟悉的专家那儿就诊,久治不愈,也不考虑是胃癌。当转至其他医院检查发现是胃癌时,已经属于晚期。因此,慢性胃病长期不能治愈的,就应该考虑换个医院、医生看看。

三、胃癌治疗

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当诊断明确是胃癌时,首先需要了解肿瘤期别,能否手术切除,制订术前的治疗方案。如果病人全身状况好,肿瘤在Ⅲ期以内,而且各项检查认为可以切除肿瘤的,那么先行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

胃癌的手术治疗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在切除肿瘤中发现胃肿瘤位置侵犯三个区域的,应该做全胃切除,尽量达到手术的彻底性。

2.在手术中发现肿瘤位置在中区或下区,且肿瘤较大者最好行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式),为今后可能的局部复发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3.有时在术前认为是可以手术切除的,但在手术过程中发现肿瘤变化异常或有转移、浸润周围组织而无法切除时,应尽量做到姑息性肿瘤切除,以减轻身体内的肿瘤的负荷,为术后化疗做准备。

4.手术中脾脏切除与淋巴结清扫问题。应以尽量保留脾脏为宜,但如发现脾门淋巴结或脾动脉淋巴结无法清除时可一并切除。目前对脾脏应否切除仍有争议,认为脾脏切除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导致术后感染机会增加。最新的研究证明,脾脏对胃癌早期具有积极的抗癌性免疫功能,但对中晚期胃癌则失去了这种功能。

淋巴结的清扫也不是越广越好,要根据患者的肿瘤病变范围和身体状况来决定清扫范围。清扫范围越广,术后的并发症越多,死亡率也会提高,尤其对于高龄胃癌患者。

虽然手术为胃癌治疗的首选,对大部分中晚期胃癌患者来说,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化疗已经成为胃癌辅助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术前、术中、术后的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胃癌的生存率,减少复发。对中晚期胃癌采取术前化疗2个疗程,可以明显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并能延长生存期。但是急于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再化疗的思想,在患者与部分医生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术前化疗又称为“新辅助化疗”,国外学者于1982年提出这一治疗方法后,在胃癌治疗史上曾有应用,终因效果不理想而停滞。直到第三代化疗药物问世后,胃癌的新辅助化疗才真正兴起。有关资料表明:化疗2个周期后,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的肿瘤坏死改变。超过3个周期肿瘤缩小不明显,超过4个周期,肿瘤反而呈增大趋势。因此,化疗后2个周期内手术比较妥当。

对于术后辅助化疗,大家的观点比较一致,但对如何采取合理的“个体化”治疗的认识却并不统一,在实际治疗中化疗往往是照搬教材的多、过度治疗多。胃癌对化疗药物并不是很敏感,过多的疗程带来的是免疫力下降,副作用增加。辅助化疗是在手术后的一种补充,对已经手术根治的病人要重视化疗次数,一般来说,2个疗程结束就应停药观察。对手术彻底,但是因为术前肿瘤大,术后病理报告有淋巴结转移或者病理类型恶性度高者也不应超过4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要观察、复查,根据病情发展再考虑下一步的治疗。

2001年上半年,一位胃癌患者,男性,52岁,从事教育工作,手术后诊断为胃癌Ⅱb期,胃肿瘤周围可见2只淋巴结转移,远处各组织脏器均未见肿瘤转移灶。术后进行了2个疗程的化疗,全身情况未见变化。但是患者在看了很多资料后认为,至少要4个疗程才可以预防复发,因此再次住院治疗。在第三个疗程结束后病人感到精神疲惫、脱发、白细胞下降、睡眠差。我建议暂时不要化疗,等全身状况改善后再考虑,但他坚决不接受,认为书上讲化疗不能少于4次,所以一定要坚持完成。最后化疗疗程虽然完成了,但结果并不好。所以,化疗一定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状况来决定,可以延长间隔期,该病人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各项指标无异常就应该停药观察,养好身体。即使以后发现复发,再用化疗仍然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

如果手术中发现肿瘤比较广泛,切除后除了静脉全身化疗外,再间隔采取腹腔化疗或者联合腹腔热化疗,则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局部复发。

对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小剂量的化疗比较合适,对患者机体的打击小,又能控制肿瘤的发展。晚期胃癌治疗的宗旨是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在综合治疗中,除了化疗以外,术前放疗、术中放疗均可以施行,主要是看适应证。其次是免疫和中医辅助治疗,在对胃癌术后患者或者中晚期胃癌病人的治疗中加用免疫与中医辅助治疗有明显的作用。

目前尚未见对胃癌有特效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部分胃癌专用的靶向药物尚在研究当中。国外Doi等报道:用吉非替尼(易瑞沙)治疗75例晚期胃癌,只有17例达到稳定,没有特效病例。埃洛替尼在治疗远端胃癌没有看到疗效,但是胃与食管交界处癌得到了9%的有效率,平均生存期达到6~7个月,远端胃癌只有3~5个月。

胃癌手术后的护理与饮食也相当重要,这是保证手术后尽快康复的措施之一。要鼓励术后病人多动,术后第2天就应该坐起来,很多患者和家属怕创口裂开,这是不会的。只有早活动,肠蠕动恢复得快,肛门才会早排气,这样才可以及早拔除插在口内的胃管。

护理中,家属和患者尤其要注意手术结束后病人口中插的胃管,放置这根胃管是为了给胃内吻合口减压,防止缝合部位裂开,所以相当重要,不能随便拉掉或脱落,一旦拉掉需要重新再插,增加病人的痛苦及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如有腹部引流管放置,同样要注意观察,如发现一时有较多的鲜血流出要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在恢复下床活动后要多走动,但少屏气。在恢复过程中屏气太大对创口和腹内吻合口不利,如要咳嗽,可以自己用手将腹部按住,以减少腹压。

当拔除胃管可以进食时,一定要少吃多餐。在半个月内以流质、稀粥、软面条等食品为主,切忌吃肉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对行全胃切除的患者每天至少吃7~8餐或者更多次数,但是每次必须少量。1~2个月后病人自然会适应进食的餐数和食物量。牛奶容易发生腹泻,所以全胃切除刚恢复饮食的患者暂时不能饮用。

相关链接:

一般认为胃溃疡的癌变率为5%,但日本学者认为溃疡极少恶变。

全国胃溃疡癌变专题组,对各地3441例良、恶性胃溃疡的临床病理研究结果统计显示,癌变率平均为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