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学
49312400000028

第28章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5)

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承认专业教育的合理性与必需性。专业教育给了学生在一个不确定的职业世界里的生存能力,专业教育给未来的大学生带来了经济的独立,而经济的独立正是理性、自由、心智探险的必备条件。

第二,提升高等教育品位必须贯彻通识教育理念。高等教育不应一味地、盲目地强调适应社会,不应放弃精神教化的责任,而应当成为整合全社会、全民族和全人类价值与理想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善于求真的习惯,反思与批判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视野,高举远蹈的心态,追求完美的境界。而这些体现大学品位的特质,只有贯彻通识教育理念才能实现。

第三,实施通识教育必须注意理想与现实、目标与可能的关系。实施通识教育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实施的可行性。按照通识教育的三重境界,结合各校的实际逐步推进,不失为一条可行的策略。

5.3.4 正确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学侧重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学科侧重于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于科学在现代社会的持续进步和高速发展以及科学具有的潜在功利价值,科学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日益取得了支配性地位。相对而言,由于人文学科的发展具有渐进性以及非功利性的特点,人文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处于弱势。“重科技、轻人文”的弊端在我国相当突出。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直接关系的高级科技人才一直是培养的重点,理工科院校的数量、学习理工科的学生数量长期处于主导性地位,这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的、合理的要求。

然而,由于许多高校尤其是大批理工科院校多年来忽视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养的培育,学生无法体会人文教育的意义。而且,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重视人文教养、重视人的教化和塑造为其一大特色,“重科技、轻人文”的教育弊端不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传统人文精神的保持和延续。

要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一方面要支持人文学科的发展,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发展人文学科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按《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一般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能帮助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能促进人性的不断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通过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公共课、选修课等正规教育途径,或通过举办讲座、社团活动等非正规教育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很多学科的专业教育过分倚重科学教育的现状。这种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内容、在整个教育环境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式可以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变革过程之中,高校的培养目标也有待于进一步调整。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确保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有利于矫正“重专业、轻素养”的弊端,有利于改变“重科技、轻人文”的状况。

5.3.5 正确处理教学工作、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基本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学工作来实现的。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包括培养人才的一切活动及过程,狭义的教学指以课程学习为核心的活动及过程,有时还特指课堂教学。现代大学的教学活动是分专业进行的,而专业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因此,现代大学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专业、离不开课程。当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单靠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学还必须与科研相结合,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组织学生参加科研,例如吸收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课题研究,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同时,科研训练能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热爱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合作精神,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于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培养目标都有科研能力方面的要求,如学士学位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硕士学位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学位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此可见,高校如果没有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要达到学位要求也是不可能的。

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中,社会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要求。文科主要有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理、工、农、林各科主要有野外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专业劳动等;医科主要是临床实习。为了加强和改进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工作,早在1961年教育部颁布的《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就对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目的作了规定:“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主要目的,是养成劳动习惯,向工农群众学习,同工农群众密切结合,克服轻视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点。同时,通过生产劳动,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987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的报告》,报告提出高校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总要求是:“了解社会,接触实际,以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巩固所学理论,获得本专业初步的实践知识,以利于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1988年,国家教委又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文科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见》,对高校文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和要求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活动构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活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从区别看,三者的着力点和具体方法不同。教学工作的着力点主要在于掌握人类知识,其间虽然也具有探索性,也强调创造性地学习,但主要还是“传道、授业、解惑”。科学研究训练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寻知识的能力,其间虽然也有教与学的成分,但主要还是培养科研能力。社会实践的着力点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素质、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其间虽然也有现有知识的教与学,也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主要还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其相适应,三者的教育方法也有区别。总之,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者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这三个方面的活动要尽力围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的工作任务来进行,从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高校培养目标的性质与作用?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如何认识和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4.如何认识和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