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49260400000046

第46章 秸秆生物堆技术成就“黄瓜大王”

在山东省平度市兰底镇河岔村,提起“黄瓜大王”陈吉波,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种的“步岛君成”黄瓜产量高、品质好,不但是当地市场的抢手货,还吸引着青岛等地的商贩纷纷上门采购,成为大型超市专供商品。他的黄瓜为什么种得好,效益高,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相信科技,才能实实在在地增收致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让我成了黄瓜大王。”

陈吉波种植大棚黄瓜也有七八年了,传统方式种植的化肥、农药两大“法宝”离不开、投入高、收入低,使他伤尽了脑筋。2006年在杂志上看到介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后,他主动邀请平度市现代秸秆生物工程新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通过系统学习,在村里带头用上了这项高新农业技术。

陈吉波的黄瓜大棚实际种植面积360平方米,种植1850棵,2006年12月10日定植,与本村其他棚定植时间相同,而黄瓜于2007年2月5日就开始上市了,上市时间比别人同时定植品种提前15天。黄瓜定植时,陈吉波没用任何化肥,也没有用鸡粪,猪粪,只是用了大约3500千克玉米秸秆,7千克菌种和3千克植物疫苗,蓖麻子粕300千克。结果黄瓜长得出奇的好,茎秆粗壮,坐瓜多,病害轻。由于上市早,瓜条直,亮度高,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

而2006年冬季连续阴天,本村未用该技术的大棚则表现为:黄瓜生长缓慢,且长势弱,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等发生严重,死棵现象频频发生,产量品质效益都较低。

与本村未用该项技术的同样种植面积、同品种、同时定植的大棚对比,陈吉波2007年的大棚产量达8300千克,收入超过2.2万元;而其他不用该项技术的大棚黄瓜产量,好的6200千克,大多数5000~5500千克,收入仅有1.4万元左右。通过对比,周围的蔬菜大棚种植户亲眼看到了该技术的实际功效,大家纷纷向陈吉波学习,采用此项农业高新技术种植黄瓜。

案例点评:

陈吉波的成功秘诀在于:第一,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技术总是会青睐那些有发展眼光、敢于大胆尝试的人,陈吉波是村里带头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人,市场给予了他巨大的回报;第二,踏实做好使用新技术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陈吉波在使用这项新技术前,系统学习掌握了该项新技术,所以市场商机也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没有准备而去闯市场只会是瞎闯,非撞得头破血流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