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49260400000037

第37章 土布织出农民致富大产业

2006年以来,陕西省武功县弘扬“苏惠”文化,打造强势品牌,运用先进科学模式,组织群众开发土布产业,帮助和带动农民走向富裕。武功县是东晋才女“苏惠”的故乡,这里曾造就了盛极不衰的“苏惠文化”,武功民间纺织工艺也因此而名扬天下,代代相传,直至今天。为了尽快把土织布转化为商品,为群众闯出一条足不出户的致富之路,武功县成立了第一家“苏绘民间土织布工艺品有限公司”,并积极帮助公司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上高薪聘请了3名专家,驻村入户,手把手免费教群众生产技术,并积极实施旧机改造,对新打造或改造一台织机,县财政补贴200元。

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管理模式,公司投资200万元,由土织布机改造专家,民间土织布花型设计师专家,有机活性染料专家,品牌营销策划专家和妇女工作的领导组成公司队伍,公司实行订单化生产,由公司统一提供棉线,回收产品。以村为单位,在13个重点示范村分别建立了“苏绘土布协会”,由协会对经验丰富的农村妇女进行织前培训,织中指导,织后验收,并付给农户加工费,每条床单加工费30元,外加质量奖和效率奖,每个将近40元。成立才3个月,苏绘公司就已接到60多万元的业务订单,每条加工好的床单可卖到30多元,产品已和上海一家公司达成出口协议。

为了使土织布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苏绘公司在工艺和花色上不断改造和革新,将传统的织机两叶缯改为四叶或六叶,改以往的平纹布为复杂的好看的喜字、渔网、五点梅及鸟、兽、鱼、虫等现代气息浓郁的新花色,使每个产品都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以柳条、彩条、方格、提花四大花色为基础,可做成床上用品、服装、窗帘、壁挂、台布、座垫等产品,其精湛的手织工艺,健康的天然品质,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民族图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武功县贞元镇南可村,到处都是纺车飞转,机杼声声,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织布场面。据该村村书记王志辉介绍,南可村从2006年5月份以来,发展土织布机85台,从事土布加工的农村妇女有180多名。“苏绘公司”成立不久,织户迅速发展到600多户,涉及全县8个乡镇56个行政村,而且不断有农民加入,一年创收几千万元。

案例点评:

随着社会的发展,衣食住行的东西不能再用单纯实用意义来理解。传统工艺要围绕人们的心理不断革新,不断增加功能享受,才能走向市场,长足发展。同时传统民间土布等产品走向商品化,形成大产业,已成为激活农村发展的生产动力,为农民走向富裕路新辟了一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