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49260400000027

第27章 在缺水的地方养出值钱的鱼

农业资源开发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杨家园则镇杏家湾村是一个缺水的地方。当地农民大都以种植大棚蔬菜为生,与众不同的是一个叫师彩霞的女人,却在两年前利用大棚养起了鱼,她养的可不是普通鱼,这些鱼一年带来70万元的收入。由于缺水,延安市自古以来很少有人养鱼,当地人吃鱼主要是从外地调运过来。

师彩霞的丈夫张亚新常年在外跑运输,见多识广,他把师彩霞带到有业务往来的宁夏银川市旅游。丈夫特意安排师彩霞吃了一次烤鱼。这么贵的鱼师彩霞平生第一次吃。师彩霞哪里知道,这是丈夫张亚新给她设的一个局,在丈夫的安排下她又参观了养鱼场。

眼前成千上万的鱼把师彩霞看傻了,她脑子里萌生了一个养鱼的念头。师彩霞所在的子长县是延安市人口较多、经济发展速度快、消费水平较高的一个县,杨家园则镇杏家湾村的蔬菜大棚都用土墙建造,保温效果好。第二年,师彩霞在丈夫的支持下,决定利用丈夫跑运输积攒的20多万元,在自己家空闲的大棚里挖鱼池,用浇地的井水养虹鳟、金鳟鱼和罗非鱼。

2006年8月,师彩霞花3万多元,从河北引进3万尾虹鳟和金鳟鱼苗,开始在第一个大棚养殖。虹鳟、金鳟鱼属冷水鱼,对水温要求很高,对水质很挑剔,大棚里养这种鱼可是难上加难。为了养好这种鱼,师彩霞和丈夫专门从银川高薪聘请技术员来养殖场指导他们养鱼。养殖场技术员说要是在流水里面生长只要10~12个月,就能长到一斤重,温棚里养殖的话,鱼长得特别慢,可能得养一年半。

水在陕北是稀罕物,因为缺水,师彩霞和丈夫打算利用养殖冷水鱼的水,处理后再养热带鱼,但是投资太大,他们只好放弃。2006年11月,师彩霞和丈夫又到河北花4万多元引进4万尾罗非鱼和彩虹鲷鱼苗在第二个大棚里用井水养殖。

与虹鳟鱼不同的是,罗非鱼和彩虹鲷的养殖水温要求在23℃以上,井水水温太低,没法养罗非鱼和彩虹鲷,师彩霞想了个办法,她用锅炉烧的水循环给冷水加温。

师彩霞的冷水鱼到了销售时间,全部打捞上来1000千克左右。师彩霞在网上查了全国的售价,将红鳟、金鳟鱼的卖价定在52元/千克。因为子长县没人养过这种鱼,所以负责销售的丈夫轻松打开了三家大酒店的销路。

师彩霞的养鱼场在205省道边上,距离子长县只有15公里,有办农家乐的优越条件,吃烤鱼在当地也是新鲜事。2007年夏天,她和丈夫在养鱼场办起了垂钓休闲农家乐。一开张生意就不错,来垂钓,吃烤鱼的人让他们忙得喘不过气。从当年的6月份到9月底,师彩霞开农家乐做垂钓烧烤,不到4个月销售收入超过25万元。为了拓宽市场,师彩霞尝试着冬天开放大棚垂钓,以吸引顾客。

案例点评:

地处干旱缺水的地区,无法采用传统的露地水池养鱼。文中的主人公通过自身的摸索实践,不仅利用大棚养上了效益可观的优良品种鱼,还借此开起了农家乐,为休闲垂钓一族提供了好去处,真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