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谢谢你,让我受过伤
49197000000021

第21章 真正的知己,一个就足矣

我们的身边可能围绕着各种各样的朋友,遍布五湖四海,手机里也存储着成百上千个号码,似乎随手一个电话就可以约出好多,可以在自己无聊的时候陪你逛街、吃饭、休闲、娱乐、打发时间;在你想醉的时候也可以陪你喝个天南海北,有时还会痛哭流泪;在你需要他(她)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陪在你左右。

可是,当你真的遇到难事的时候,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有没有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以各种理由推脱,甚至避而不见,拒接你的电话?或许你会愤怒、会气愤、会心寒,不过这或许可以让你看清谁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我们每个人都不太多。所以每当又一个朋友变得疏远时,我们总会伤感。你一定会发现,自从开始读大学之后,儿时的朋友就渐渐散了,初中、高中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也不太联系了。即便知道联系方式,可时间太久了,你不知道该跟他们说什么了。

扳着指头数数,自己的朋友屈指可数。知己就更不要提了,“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这样的感慨比比皆是。不过,也许真的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想要拥有很多知音本身就是一种奢望吧。

或许年轻的你有很多闺蜜,当初我也是。年少的我们呼朋引伴,吵闹不断,笑声也不断。听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时,总是在心里撇嘴,心想:一定是那些文人的人缘太差,知己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啊。我那么多闺蜜呢,有能陪我学习的,能陪我玩儿的,能给我出主意的,能跟我一起运动的……

也许是小时候我们都没有什么秘密吧,所以格外容易有朋友。长大之后,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不欲为人知的心事,渐渐地,也就有了隔膜。而且,成熟以后遇到的人,很难走进我们的心里。你来你去,我都能微笑有礼,不再有痛彻心扉的疼痛,但也很难有推心置腹的投契。

那天,朋友被她的另一个朋友伤害,多喝了点,话也说得格外多。

她问我:“你看过《玛丽与马克思》吗?”

我点头。她接着说:“今天我自己看这部电影,泪流满面。真正的心灵伴侣比老公还难找。我感觉自己就像玛丽,身边的一切都跟她一样不完美,可是却找不到自己的马克思……”

她在那里滔滔不绝,我自己开始想心事。

我有知己吗?想了想,我笑了,应该有半个吧。

我和她是高中同学,形影不离。大学之后就不常见面了,但当我跟初恋分手之后,正在心情低落期时,收到了她的生日礼物,是她自己手绘的画册。稚拙地画出了我们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幸福无比,这是一份再珍贵不过的礼物。

但,这也只能算是半个知己了。我们心里都有对方,都关心她爱惜她,我们之间的友谊淡淡的,单纯而浓厚。可是天各一方,各自生活中都有了很多不同的内容,虽然心相连情未淡,却我们都在变,终究难以贴心贴肺了。

想到这里,我跟她说:“正是因为马克思难得,所以才感人吧。现在已经不流行君子之交淡如水了,而是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忙。我们可能有点过时了,还在幻想着能遇到伯牙跟子期那样的故事。”

自然,这番话又引起了她的一番感慨。我静静地听着,心里在惋惜:闺蜜易得,志趣相投的朋友也不难,但贴心的知己,终究不易。

倘若真的能遇到,是彼此的福分呢。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能有几个可以称得上真正朋友的人相伴,那就已经很幸福了,更何况是知己。

既然如此,我们或许不必介意了。忘记那些背叛自己的朋友吧,他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可以忽略不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努力去追寻自己的心灵伴侣,才不会有太多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