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心理大道理
49196200000028

第28章 竞争的内涵:和别人一起才能跑得更远

处在竞争的环境中,我们的能力会更强

你是否害怕竞争?

事实上,我们需要竞争。

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只野牛正和一群狮子对抗,它已经遍体鳞伤,但是为了生存它不得不使尽全身的力气来保全自己。而狮子们也极力争取这一份美食,展开战术,对野牛进行围攻。

它们这样追逐着来到了一条大河边,野牛奋力跳进河中,狮子们惧怕水,因此放弃了对野牛的纠缠,但是并没有立刻离开河边,而是在岸边观望。而野牛也不敢向河水深的地方走,所以它一边远离狮群,一边还要注意河中的鳄鱼。

很不幸,野牛身上的血液浸入水中,引来了鳄鱼。于是另一场厮杀又开始了。

只要是有生命的个体,想要生存下去,都需要参与到竞争中,竞争是一种常态。和人类的竞争不同,动物界的竞争是以厮杀为标志的。狮子为了生存,需要捕杀野牛、羚羊;同时也要避免其他动物对自己的捕杀。对野牛是这样,对鳄鱼也是这样。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个人分别在不同的情况下骑自行车,看他的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第一次,让这个人单独骑自行车,他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0公里;过了一段时间,让这个人进行第二次骑行,这次有一个人在旁边跑步跟随着他,这个人的速度达到每小时31公里;第三次,让这个人与其他人进行骑车比赛,他的平均速度达到了每小时32公里。

同一个人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骑行,他表现出了不同的速度。在有人陪伴的时候,速度明显提高,而在竞赛情况下,达到了最高速度。原因就在于,竞赛能激发竞争心理,想要获胜是我们的本能。在竞争的状态下,为了让自己取得胜利,就会付出更大的努力。

竞争是一门必修课,要学会竞争,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进步。

有比较才会有进步

社会比较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一个人将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他人进行比较。

比较是一种常态,我们正是在与人的比较中获得进步的。

一个田径运动员用13秒的时间跑完110米跨栏,这个时间是短还是长?这个就要看和谁比较。如果和一个业余选手比,13秒的时间就很短,但是和一个专业选手相比,如和刘翔相比,那就有点长。

一个人要想知道自己的智商,可以去做智力测验。因为那里有标准的参照样本,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测验分数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智商是在哪个水平段。

正是因为有了比较,也正是有了参差不齐的标准,我们才知道好与坏、快与慢、高与低、美与丑、善与恶等。

但是这样的比较仅仅是在对比,而比较还有更深层的含义。不同的比较可以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最后也会产生不同的行动。比较分为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

上行比较是和比自己强或好的人进行比较。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会产生忌妒、敌意、挫折等体验,如果正视这些体验,你就会体验到积极情感,激发出前进的动力。下行比较是与比自己弱或差的人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会产生优越感、满足、幸福等情感体验。这样的比较可以提高自尊。

不管是进行怎样的比较,只有在比较中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才会去追求进步。

向对手学习是提升自己的重要手段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常常会用在合作关系中,事实上,这句话也适用于竞争关系。有一位资深的体育教练曾经说:“竞争对手是每个运动员最好的教科书,想要战胜竞争对手,就要向对手学习。”

在很多时候,我们人生的高度取决于和什么人站在起跑线上。

2001年,微软在北京发布微软新开发的Windows XP系统,担任微软副总裁的李开复在媒体见面会上发言,并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

微软专门设置了一个部门,这个部门专门负责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新产品的推出时间、产品具备的特色、市场推广策略、市场的表现,以及其优劣势等,并且定期向微软的高层管理人员汇报。

在场的记者就微软这种做法的原因进行询问,并猜测:“微软这样的做法是在寻找对方的‘破绽’?”

李开复的回答出乎人们的意料:“微软如此做,只是想向竞争对手学习。”

微软虚心地向竞争对手学习,不仅仅源自自身的大度,更重要的是一种远见,借鉴对方的长处,避免自己的产品存在与别人一样的弊端,在面对消费市场的时候就有了很好的说服力,最终也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

对比强大的竞争对手或是行业的领先者改进自己的不足,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标杆管理”法则。每一个个体,想要取得成功就要与自己的对手进行比较,要向对手学习,而不是选择一味地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