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心理大道理
49196200000022

第22章 你心中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大器晚成”告诉我们什么

你心中有梦想,就会得到梦想;

你相信美好,就会得到美好。

美国艺术家摩西奶奶是一位暮年成才的艺术天才,她从76岁开始学习画画。在学习画画之前,她是一位和土地打交道的农妇。在80岁的时候她就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引起轰动。

摩西奶奶这种大器晚成的现象被称为“摩西奶奶效应”。

在网络中搜索“大器晚成”,就可以发现这样的故事很多。

比如北宋散文家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后来认识欧阳修,因欧阳修很欣赏他的文章,便被举荐给朝廷,开始了仕途。

再如,唐代诗人陈子昂,小的时候没有用心读书,到了18岁还是一无所知。后来在父母的教育下,奋起直追,经过多年苦读终于成才。

科学史上的大器晚成者是布拉格,在50岁的时候和儿子一起提出布拉格定律,并在51岁的时候获得诺贝尔奖。

大器晚成的人物还有很多,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付出了努力。

这些故事都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才和他的学历、专业没有关系,和起步的早晚也没有关系。关键在于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愿意为之奋斗,这样的奋斗有可能是几年的闭门学习。

心理学家格拉宁也说:“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那么生活就会变得美好。因为他愿意为之奋斗,这样就能激发出比他自己想象中更大的能力。”

大器晚成的真谛和成功的要点,就是克服对漫长拼搏的恐惧与急躁,要一点一点地把梦想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并不要求自己大器晚成,而是要求自己把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没有失败,只有一直失败

人的一生会遭遇很多失败,所以一次的失败并不算失败。因为一次失败而一蹶不振的人才是失败。

美国史学家卡维特·罗伯特提出了一条定理:没有人会因为倒下或者沮丧而失败,只有他们一直倒下或沮丧才会失败。这条定律被称为“罗伯特定律”。

任何一条通往成功的路,都不是笔直的,想要成功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只有当你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仍然坚信自己会成功,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获得金牌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梦想。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为中国夺得了首枚奥运金牌,王义夫获得的是铜牌。王义夫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放弃自己的金牌梦想,他誓要夺下金牌。直到1992年,已经32岁的他取得了人生的第一枚金牌。后来,在连续两次的失利之后,王义夫又在他44岁的时候夺下第二枚金牌。

正是这种不放弃、坚持的信念,让王义夫获得了成功。

巴斯德说:“告诉你实现目标的奥秘吧,那就是坚持。”

人生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关键就是给自己希望,让自己坚持下去。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作品《最后一片叶子》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经常观看病房外的常春藤。秋天来了,叶子就随着微风落了下来。她感慨道:“我的生命和外面的叶子一样,当它们全部落完,我也就走到了生命的极限。”这样的情况让她感到很悲伤,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

一位画家听说了她的情况之后,就画了一片叶子挂在树干上。

就这样,常春藤上的叶子没有掉完,她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面对困境时,一定要给自己希望和信心,并想方设法地坚持下去,迎接你的就不会是失败。

相信自己是生存的王道

有一个年轻人,经过努力,进入一家外企做销售,但是勤勤恳恳干了大半年,工作毫无起色,而且在几个大的项目上他也失败了。眼看着周围的人都干得很不错,他越来越无法忍受这样的局面。

于是他来到总经理面前,非常沮丧地提出自己的辞职请求。但是总经理并没有答应,而是问了年轻人一句话:“你甘心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走吗?”

这位年轻人,似乎也觉得这样走不行,于是决定再坚持一下。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他努力工作。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销售业绩得到很大提升,并且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之一。但是他很好奇,为什么自己没业绩的时候,总经理会留下他。于是他再次来到总经理的办公室,这一次他的心情是轻松的,然后他向总经理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总经理说:“因为我比你更不甘心。”总经理继续说,“当时应聘的人有200多个,最后挑选了二十个人进入面试,公司只留下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你。但是如果你在辞职的时候,我就将你放走,那也是对我自己的否定。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而你也是有这个能力做好这件工作的。”

其实,这个年轻人的转变就在那么一瞬间。老板的不放弃和他自己的坚持成就了他自己。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他走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在下一个工作中,遇到困难他可能还会有辞职的想法。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就算别人不相信我们,我们也要相信自己。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天下大道相通。”在做好这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也有能力做好其他的事情。

你相信成功就会获得成功

你相信成功就会成功,你相信失败就真的会失败。有句话说:“万物唯心造。”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唯心,但是很多事实就是这样的。

美国一个从未出名的橄榄球队在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比赛时,获得了第一名。而该球队的主力队员就是教练的儿子。有位记者采访教练的时候,问道:“您儿子的橄榄球生涯非常成功,您能谈谈他成功的原因吗?”教练回应说:“是的,他很成功。而且即使他不打橄榄球而做其他事情,我仍然会坚信他能成功。而他也和我一样坚信自己的成功。”

其实这就是一种信念,父亲相信儿子能成功,儿子就成功了。因为儿子自己也认同了这样的信念。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给自己一个成功角色的定位,成功就会来到我们身边。

周星驰就是一个例子,他的演员生涯是从跑龙套开始的。在他经历打击和挫折的时候,就是他的信心陪他走过来的。笔者很喜欢他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专业的演员。”

当别人对他讽刺、挖苦的时候,他就靠着这个信念,一直坚持做事,坚持学习,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任何人的海阔天空都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辉煌的背后肯定会有艰辛的付出。但是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定位,并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付出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到。

对别人宽容就是对自己宽容

喜欢下结论、给别人贴“标签”,这样的心态在心理学上被叫做“投射”。“投射”是指这一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情绪,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这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这是没有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喜欢下结论的人不明白“自己是自己,别人的优缺点和自己没有关系”。成熟的人不会很快对别人下结论,也不轻易对别人下结论,所以相应的投射现象较少。

有一个单位新调来了一位领导,有小道消息说这位领导很有能力,所以大家都很高兴。但是过了很多天,大家都没有发现这位领导有什么作为。这位领导每天来上班只是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面做事,不和外面的人交流,所以有的同事觉得这位领导好欺负,行为举止就开始放肆起来。但是大概在这位新领导来的第四个月,他开始发威了。在所有同事都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就下令开除了那些平时不守纪律的人,提拔了那些能干的人。

年终聚餐的时候,这位领导就对自己在任职四个月后的举措,向参加年会的同事解释。他说:“我有一位朋友,在每次搬家之后都会习惯性地将房子周围的杂草锄掉。有一次,他搬到新家,也像往常一样对周围进行整顿。但是屋主回来之后,就问院子里的那些牡丹呢?他这才知道自己将那些名贵的牡丹除掉了。于是他就决定,在搬到新家的时候,不再锄草。而是观察花园在四季的变化,这样就知道哪些是杂草,哪些是名贵的花草了。在我们单位也是一样,我一开始并不知道你们每位的能力,也就只能先观察。所以,现在能留下来的都是名贵的花草。”

讲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现在仍然在部门的同事,都是领导眼中的珍贵花草。

很多珍贵的东西是需要等待的,如果急于下结论,就会错失很多宝贵的东西。所以要做一个成熟的人,既不要对周围的人轻易下结论,也不要对自己下结论。留一份宽大给自己,也留一份宽大给别人。

你期望对方变成什么样的人,对方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在心理学史上,“罗森塔尔效应”是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影响的最著名的实验了。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测验,测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告诉学校和相关老师,这些学生是最有前途的学生。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参加过实验的学生再次进行测试,就发现上了名单的学生的成绩都有较大的进步,而且性格变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

罗森塔尔对这样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这些情况源于罗森塔尔暗示性话语对老师产生了作用。于是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就通过语言、行为、情感影响学生,这些学生在接收到这些信号之后,变得更加自信、自强,并且不断追求进步。

后来这种因为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行为也发生相应变化的情况,就被叫做“罗森塔尔效应”。

像这样的情况,可以类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在恋爱或者夫妻关系中,你怎样看待你的恋人或者爱人,对方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比如你觉得对方木讷、愚笨、不会为人处世,对方就会变成这样的人。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孩子的成就动机就会越强,自然在学习方面也会变得越积极。

所以想要一个人更加积极、更加上进,就需要对对方有更多的期待。而不是用消极的、打击的语言攻击他,用过于消极的语言,只能适得其反。而对自己,也同样要多用积极的语言和想法暗示,这样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力量去改变、去上进。

为什么你老是遭遇“碰瓷”事件?万物唯心造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有的人不断地遭遇麻烦的事情,有的人老是被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结果呢?

过年回家碰见一位朋友,刚见面就开始抱怨,说自己开着刚买的车上街,在停车场停得好好的。从超市购物出来,就有人过来说他的车被他碰坏了。他过去看了一下旁边的车,发现是有那么一道黑杠,但是怎么就确定是他做的呢?更何况两辆车还有那么远的距离。但是对方执意那么说,而且对方人多,朋友只好认了。但是赔了钱,心里真是很不舒服。

而且似乎朋友经常遭遇这样的事情。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比较喜欢占小便宜的人。自己平时也总是喜欢在别人身上获取点什么东西。所以才会频频遭遇这样的事件。

这样的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吸引力法则”。也就是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在你身边,而且你有什么样的想法也会吸引拥有什么想法的人在你身边。这位朋友喜欢占别人的小便宜,自然就会经常遇见同样的人在自己身边。

所以如果你经常遇见被别人找麻烦、欺骗的事情,首先就要更正自己的想法,继而你周围的人也就会发生改变。

如果你想要快乐,那就让自己快乐起来,多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要积极,那就先让自己的思想积极起来,多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不要让带有负面能量的人带走你的正面能量。多接触阳光,你也会变得阳光。

简单是一种智慧

有一个牙膏商为了增加销量,向社会征集营销方案——“用什么方法可以增加牙膏的销量”,期限是一个月,奖金是50万元。这么高的奖金是很有诱惑力的。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投入方案的设计中。

有的人提出将包装设计得精美一点,有的人指出生产不同的口味,有的人建议采用买赠的方案,但是都没有被采用。因为厂家认为这些方案实施起来比较复杂,而且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最后,有一个高中生提出的方案被采纳,这个方案很简单,那就是将牙膏口径增加一毫米,原因是增加一毫米不会被消费者意识到,但是在使用的时候,无形中就会比平时多挤一些。

这就是简单的智慧,但是很多人习惯于复杂的思考,似乎这样解决问题才好、才足够缜密,最后却走入思维的死胡同。

比如,现在的一些广告做得花里胡哨,除了让人觉得杂乱以外,却带不来美的价值,而一些简单的设计却能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事实上,把事情简单化是一种智慧。

14世纪,逻辑学家威廉提出,只承认一个确实存在的东西,凡是那些干扰这个存在的东西的事物都应该被废除。对这个概念进行进一步解读就会发现,它向人们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对当前的事实有两种解释,那就选简单的那个;如果一件事情有两种解决办法,也要选简单的那个。

一天,爱迪生让助手测量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

助手立即用标尺测量,每一次测量之后都用笔记下,然后用公式计算,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得出结果。

爱迪生回来之后拿起灯泡,往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把水倒进量杯,自然就得出容积了。”

助手恍然大悟,那么简单的事情自己却弄得如此复杂。

以上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却很震撼。在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于立刻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摸索,却忘记“抬头”想想有没有捷径或简单的方法。

远大抱负助你成功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一个人的抱负决定了他的成就水平。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事实已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了这一点。

周总理在学生时代,就拥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他为了这个抱负不断努力,尽管是南开学校条件最差的学生,但是他努力学习,成了南开大学成绩最好的学生。在这段时期,他获得了渊博的知识,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为祖国的兴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中学时也立志要做“未来的美国总统”,并将这个信念写下来贴在墙壁上,正是这个信念,成为了他为做总统而奋斗的动力,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抱负是指一个人对成就目标的心理倾向,它与一个人的生活目标、自我观念紧密相连。

心理学家洛特认为,一个人的抱负水平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另外一个是一个人根据以往的成败经验和自己的能力做的一种实际评估。一个人的抱负水平越高,动机就越强,在竞争中就会表现得更积极、自信;抱负水平低的人,在竞争中就会显得很被动,行动就越消极。

怀有远大抱负的人会不断努力拼搏,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