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心理大道理
49196200000011

第11章 我们的爱是什么模样

为什么我们在爱情中要去比较

专一的、没有比较的爱才算爱?

先爱自己还是先爱别人?

对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它神秘、变幻、深邃,用多少词语来形容都不为过。而追求永恒或者刻骨铭心,或者真正的爱情,是很多人的目标。

但是将爱情放到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不如意。这并不是因为现实太残酷,有的时候仅仅是因为我们在比较。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在这里只是想让你了解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一些实质性问题。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等价理论”。该理论认为,一段关系持续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段关系的双方对这段关系的付出和回报的衡量。

比如,恋爱中的双方具有相同程度的外貌吸引力,举个例子就是“俊男与美女”,这样的关系才是均等的。但是有些事实并不是这样,你会发现有的美女身边并不是俊男。有的时候漂亮的女人会嫁给有钱的男人,后者的金钱能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所以从整体上衡量,就是均等的。这样的关系也才得以维持。

比较是对自己、对他人价值的一种判断,这样的判断用来衡量对方与自己是否匹配。总得要找一个和自己匹配的,心里才会比较踏实。但是一定要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之上,否则,势必会带来很多麻烦。

我们会同时爱上好几个人,为什么呢

一个人同时爱上几个人的情况很多,很多人认为这不能算是爱了。到底这算不算爱,我们先来看看同时爱上好几个人的原因。

同时爱上几个人,大概都是由于孤单或者缺乏安全感导致的。事实上,孤单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是每个人都要学会去面对的事情。而缺乏安全感,大多是因为小时候与家庭的关系所致。也就是说,父母给予你的爱是稳定的、可靠的,你就会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你的安全感就不会缺失太多。相反,就会比较缺乏安全感。

小C从第一次恋爱之后,就不断地投入到一场又一场的恋爱中。她将这样的恋情比喻成鸦片。她说:“恋爱就像吸鸦片,不开始还好,开始了就停不下来了。”她这样不断恋爱的一个原因就是,她在恋爱的时候,会感到不安,觉得这个人给不了她想要的,所以还会爱上其他人,并且有好几个。所以恋爱不稳定老是换。事实上,不断地恋爱也给了她极大的伤害,除了每次失恋的痛苦之外,还有对爱的极度渴望。

从小C的经历可以看出,“恋爱是鸦片”这是对孤单的恐惧导致的。而不断的恋爱,而且对爱越来越渴望,一方面是因为孤单,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一个有安全依恋的人,对爱比较有把握,既不会不停更换恋情,也不会轻易投入一份感情。

所以对那些需要不断更换恋情的人来说,并不是他们不懂爱,而是需要停下来找找自己的原因。学会自己去解决孤单和安全感的问题,别人才会带给他们想要的,否则就仍然是不停地更换,不停地遇到同样的问题。

找与自己互补的恋人还是相似的恋人

在恋爱关系中,到底要找和自己相似的人还是互补的人,这似乎关系到我们的幸福。事实上,在恋爱关系中,我们更愿意找和自己相像的人。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闪光的地方,所以每个人吸引的人都不一样。因此我们看见的每一对恋人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对方身上有种“温暖”的味道,这个味道吸引了他,于是就在一起了。又或者是因为对方“有能力、有上进心”。这些情况看起来好像是互补。而事实上,这并不是互补,你能看见对方身上的优点,而自己身上也会有,只是自己还没有发现而已。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恋爱关系中,我们还是在寻找和自己相似的人。这就是恋爱中的“等价原则”。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段关系也会变得比较稳固。

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当你发现对方很优秀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自己身上也同样存在优点。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先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蒋某经过了好几段恋情,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而且每次都因为失恋心痛得死去活来。为什么蒋某在每次恋爱中都会受伤呢?

你可能是认为这是正常的,因为恋爱中受伤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但是蒋某是每次都受伤。我们抛开这个案例,将受伤的情景扩展到生活中,就会发现有很多人都经常处于受伤的状态,比如总是吃亏,有苦说不出,等等。

这些不幸就像命运之手一样一直拽着这些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不懂得自爱。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怎么会有别人来爱他呢?

不管我们是想和谁在一起,都是想要获得一种认同和一种依恋的关系,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亲密关系。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过分地依赖于一个人,不懂得学会自己承担,必定会成为感情中的弱者。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讲,就是将自己快乐与幸福的权力完全交给别人。

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一个人独立,并且足够爱自己的基础上的。所以要想自己不受伤,就先学会独立。只有在爱自己的基础上,才懂得什么是爱。

唯有自己充盈,否则,越爱越孤独

爱,是一个神圣而且永恒的话题。对自己的爱,对别人的爱,对梦想、对生活的热爱等。无数的人对它进行探索,想要找到爱的真谛,因为它有如此强大力量,能让人为爱牺牲、为爱强大。

有人说我需要你,所以爱你。在某种情况下,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不孤独。有人说:“在爱中修行,使人获得成长。”而这个成长,就是要学会面对孤独,而不是寄予他人摆脱孤独。因为孤独是自己的,别人怎么也填不满。所以也才会出现越爱越孤独的情况。

如果一份爱,里面承载了太多相互之间的期待。你说因为我爱你或者你爱我,所以你要变成我希望的样子。那么这份爱,必然会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变质,这份爱都会压得双方透不过气。所以任何一方都会想逃走,而且独立的那个人会走得更快,他也会越来越听不懂你说的话。

所以在爱中修行,就需要从自己的内在开始改变,先让自己变得充盈,而不是期待外界。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才不会因为爱而孤独。也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才能享受每一个当下,活在每一个当下。

不合适的爱更伤人

虽然经常提到“爱”,会显得有些庸俗,且有些幼稚。但是爱确是人类存在的永恒话题。在爱中才能生存,所以我们会对爱充满渴望。有的时候,对别人的爱表现出来的也是对自己的爱。

爱是一切创造力的来源,任何一种东西,里面因为有了爱,所以才会给人美的享受,因而变得更有生命力。但是不合适的爱,会像恨、忌妒一样,具有摧毁的力量。

很多父母误以为,我要为孩子准备、想好所有的一切才是对孩子的爱。但是有的时候,这样的爱就会成为负担。

小A就是一个例子。

她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对她很操心。对现在已经快成家立业的她,父母仍不放心。操心到哪种程度了呢?就是连她现在穿什么衣服,父母都要插手。而且她不得不听从。她也有反抗的经历,但是反抗过后,只剩下对自己的责怪。而自己的成长,也是在这样的反抗与自责中度过的,这样的过程也给小A带来了很多伤痛。她渴望自由地呼吸,但是却无法摆脱父母的关心。她自己也说,这样的爱有时让她快要窒息。

爱过了头,就会成为负担。不合适的爱,更具有伤害性。所以爱要适度,要给予被爱的人自由,让他有自己舒展的空间。

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感人心者,可先乎情”,想要得到想要的东西,就要温和地对待别人。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经写过一个寓言故事。

北风和南风彼此不服对方,于是决定以比赛的方式判断谁更厉害。它们约定:谁将行人的衣服脱下,谁就强大。

北风看见路过一个行人,于是就先发力,使尽全身力量呼呼地吹,刮起了狂风,北风很自豪地看着行人。本以为这阵狂风会将行人的衣服刮跑,可是行人却裹起了身上的衣服。

轮到南风了,只见它徐徐吹动,行人感到风和日丽,觉得身上很热,于是脱掉了衣服。

最终,南风胜利了。

于是心理学家根据这则寓言故事,将这种“温暖的力量大于寒冷的力量”叫做“南风效应”,又叫“温暖法则”。

因此,一个人想要有影响力,就不能像北风那样使用暴力刮走路人的衣服,而应该像南风那样温柔地对待别人,让对方主动脱下外套。

这个效应被广泛地用在企业管理中,特别是日本企业,他们对自己的员工投入很重的人情味和感情,给员工营造一种家庭般的温暖感觉。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要想俘获人心,就要多点温暖和关怀。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爱,就要学会爱别人。

欢喜和爱都源自你的内心

我们都说,人应该热情、开朗、大方,因为这些条件是吸引别人的必备品质。为了融入这个世界,我们就开始按照那个标准改。结果发现越来越不像自己,而且无论自己怎么改,都不会成为符合外界标准的那个人。

因为过度地遵循外界标准会让一个人心理压力过大、失去自我。

比如,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为了扩展自己的交际范围,就强迫自己与外界交往,可是最后因为缺乏技巧,让自己屡屡受挫,最后变得更加内向。更糟糕的情况是,本来很讨人喜欢的优点,也在改变中丢失了。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任何人都应该学会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先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只有自己的内心感觉踏实、快乐了,才会感受到外界的快乐。

艾玛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姑娘,她对自己的外貌很不自信。所以在街上见了人就会躲开。

在她生日的这天,她决定买一个礼物送给自己。在路过一个精品店的时候,一个美丽的发卡深深吸引了她。她停下脚步走了进去。当她戴在头上的时候,整个人就变了,而且店员也夸奖她戴上这个发卡很漂亮。尽管她不是很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漂亮了,但是她心里很高兴。

当她走在街上的时候,一位路过的年轻男子也夸奖她的美貌。她变得越发高兴,而且一改以前低头的习惯,昂起头来。当她回到家中,问她的母亲她的发卡是不是很好看时。她的母亲告诉她,没有发卡啊,但是你今天看起来很棒。

原来,别人对她的赞赏并不是因为她的发卡,而是她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带来的神采的改变。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看出,一个人真正的改变是要从自己内心开始的,来自内心的良好感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如果欢喜和爱不是来自内心,外界的东西再好、再完美,都不会让你觉得幸福和满足。

留点时间给自己

甲和乙因为一起租房而认识。他们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也有着不同的朋友。甲在这个城市待的时间长,所以朋友比乙要多。

他们都喜欢和朋友在一起。不同的是,甲几乎天天和朋友在一起,甲也觉得这样的生活很享受。而乙则经常一个人待着。但是乙一个人待着的时候,都是在学习,不是在家里看书就是去图书馆。

慢慢地时间长了,乙变得越来越安静,享受着学习带来的一切,而且生活圈子也开始变化,比如周末还去参加一些艺术展览或者参加读书会,偶尔去做做志愿者。而甲还是和他的朋友待在一起,每次回来还是说以前的话题。乙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淡淡一笑。只是偶尔,会说一句:“留点时间给自己是很好的。”

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分开住了。乙去了离自己单位近的地方。大概过了一年,甲和乙再次见面的时候,甲发现乙发生了重大变化。甲问:“你没我工作的时间长,为什么你比我好很多,而我还是没什么变化。你是怎么做到的?”乙说:“其实我告诉过你,只是你当时没在意。我当时给你说要留些时间给自己。我一个人的时候多了思考和学习的时间。朋友虽然重要,但那毕竟不是自己,所以就学会了自己处理很多事情。”

甲顿时明白了。

学会和自己独处,留点时间给自己,而不是充盈在别人的声音中,自己才能有思考、提升的时间和空间,这才是生存的王道。

爱上自己,减肥才能成功

进入“以瘦为美”的时代,减肥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它远远超出了我们对健康的关注。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见很多相关信息,有减肥茶、中医减肥、燃脂药、抽脂等。但是经历过减肥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减肥很痛苦,并且会反弹。

那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会反弹,或者为什么会痛苦,有的甚至坚持不下去吗?是不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信念都会很重要,但是这并不仅仅是信念的问题。这关乎你生活、工作或者学习的方方面面。你可以思考一下,你是否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然后回顾一下,在做那件事情时的心情。

这个时候,你或许就能明白自己减肥不成功的原因了。一切都在于你是否热爱。这就是兴趣很重要的原因。很多人都误解了兴趣,以为兴趣就是喜欢。兴趣不是你一时的喜欢,而是它一直存在于你的生活中。透过它你能发现生活中的美,能让自己欣赏自己。

所以你现在知道怎么减肥或成功地做一件事情了吗?那就是去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在喜欢的基础上,慢慢去做,信念就会越来越稳固,减肥就会在你的坚持下成功。

感恩:爱的存在让你不再失眠

有研究团体做了一个实验研究,让人们思考自己心里感激的事情有哪些,并定期感恩,会使人更幸福、更快乐,而且充实。还有研究指出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列出三件感恩的事情,比在每天开始的时候感恩更有意义。而且在失眠的时候,列出每天需要感恩的事情,比数绵羊还要有效果。

感恩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有的时候,我们会固执地认为感恩是在认输,是傻的表现。可是这真的是傻吗?不学会感恩,固执地纠结在痛苦中,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通过感恩会让人内心充满爱。经常发自内心地感恩,不仅会让烦恼减少,还会让你的内心充满愉悦和幸福,创造力也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我们来分享下面这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和他的朋友在沙漠中行走,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俩闹起了别扭。他的朋友打了他一巴掌,于是他就在沙中写下“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行走,路过沼泽地时,他不小心踩到沼泽里面,他的朋友不惜一切救出了他。他在石头上写下“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他的朋友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就把它写在沙里,救了你,你却写在石块上?”他说:“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对我不好时,我都应该迅速地遗忘。当朋友或别人有恩于我时,我都要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

仔细体会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生活中的故事,试着感恩,你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