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学习指导师
49155600000040

第40章 学习和生活中的“三”字

三是最小的奇质数。

三山:有各种说法,如南京西南的长江东岸有三座山峰,以李白的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闻名;太湖三山是茫茫太湖中的三座相隔不远的岛,恰似龟头、龟身和龟尾,此三山如一只大龟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中若浮若沉;京口三山是镇江的金山、焦山和北固山。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自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

三九:自冬至起,每9天算一九,共81天。三九一般指二九、三九、四九。“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三友:《论语》中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旧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三乐:三种乐事。《孟子》中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三光:古指日、月、星。

三迁:孟子母亲为教育孟子,不肯让孟子住在墓边,不肯让孟子住在市井,最终把家搬到学宫旁边,使周边环境对孟子有良好的影响。后来常用此来颂扬母教,也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一定作用。

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为老苏,其长子苏轼为大苏,次子苏辙为小苏。其中,苏轼即苏东坡,文学成就最大。

三国:东汉末年公元220年至280年,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三国演义》是中国有名的古典小说,集谋略权术之大成。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

杨辉三角形:我国宋代数学家杨辉于1261年著《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书中出现的二项式系数表称为杨辉三角形。这个发现比在法国帕斯卡早400年。

鼎足而三,鼎有三只脚才稳。如果桌子是完全刚体,而四脚长度不绝对相等,在平坦的刚体地面上便只有三只脚着地。为什么只有三脚结构稳定呢?因为我们生存的空间是三维的,就是空间有前后、左右、上下三个维度。

一、“三”字与学习

宋代欧阳修治学有三多,多读好文章、多练习写作、多和朋友探讨。他还充分利用三上,即马上、厕上、枕上这些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所以他虽然政务繁忙,仍然成为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三国时学者董遇提出利用三余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宋代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科学家卢嘉锡说过,要成为心理健康的人需要3C3H,即Clear head、Clever hands、Clean habit,也就是清楚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和干净的习惯。

二、陪读不一定有益

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天经地义,关键是家长的力量要用在关键处。现在中小学生的父母给孩子陪读现象越来越多了。忙碌了一天的父母在晚上和双休日、节假日还要陪孩子做作业、讲题、背书,甚至整理书包;有的家长陪孩子学画、学琴;有的家长在孩子重要考试期间请假陪孩子住宾馆,去考场;有的家长请家庭教师在家陪孩子学习。

分析原因,一是父母把过重的期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或希望孩子实现自己此生未竟的理想,或怕在亲友、同事面前由于自己孩子考不上好学校而丢面子,父母随孩子学习成绩的升降而喜怒哀乐。二是学校把自己的教育责任推给了父母。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场所,各自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师推卸了责任,家长只好责无旁贷,于是家庭就变成了学校的延续。

父母苦苦地监督、陪读,然而孩子能理解吗,孩子学习成绩能提高吗?观察的结果是不能。孩子的时间都被学习占去了,失去了游戏和玩耍的机会。他们认为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关心自己的感受,于是会封闭自己的感情,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必然因此而减弱。给孩子报许多培训班,把儿童变成没有儿童期的儿童,则孩子成人后也将不像成人。球星贝利和马拉多纳怎么出来的,街头自愿踢出来的;棋王聂卫平、常昊、胡荣华和谢军怎么出来的,街头自愿下出来的。家长不给孩子留下发展兴趣的空间,强迫孩子学习,结果必然是厌学、没有后劲,效果就是这样的不同。

孩子的学习成绩确实很重要,但家长不宜陪读,那么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具体是以下三点。

——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前提。学习态度包括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以相应的学习动机为基础。为了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家长必须激发其学习兴趣,树立长远的志向,努力消除可能阻碍孩子学习的不良和低级的动机。孩子肯学、爱学,才能形成习惯,才谈得上学习方法,因此形成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社会上往往把孩子看成是机械人、经济人,认为只有受到外在激励后才肯学习,只有靠表扬或奖励控制孩子的学习。而心理学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强调孩子的内在价值,认为必须更多地通过学习成功本身的奖励才能最充分地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家长对待孩子作业、考试中的错误不能一味责怪,更不能打骂,而应该讲清道理,耐心分析。有这样一位父亲,得知孩子这一次考试考得不太理想,说:“考试出错是可能发生的,要不然就不用考试了。”孩子得到安慰,觉得父亲和蔼可亲,于是十分乐意同父亲一起看试卷。确实孩子错了不少题,父亲却指着一道比较难但孩子做对了的题说:“你讲讲这道题。”孩子兴致勃勃地讲他当时怎么想的,又是如何做的。父亲又问:“班里的同学们都做对这道题了吗?”孩子说:“有好多同学都做错了。”父亲说:“这证明你一点儿都不笨,但是别人做对了的题,你却做错了,说明你学习还有不足之处。好,你把错题做一遍,看究竟错在哪里。这次没考好,下次争取考好。”

家庭开展有益的活动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不妨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何委屈,有何向往,这样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独特要求。青少年心理具有闭锁性、逆反性。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思想上的苦乐,学习上的进退,及时关心并帮助他们。家长不要光看学习分数,简单从事,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要尊重,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家长的民主、热情、好学、幽默,有利于与孩子沟通,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这里要强调的是,家庭生活制度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深刻的影响。严格型的家庭,孩子学习上不易松散;放任型的家庭,易造成孩子学习上的懒散和拖沓习惯。小升初、中考、高考每年都在改革,方案每年都在变,学生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考试制度,都应该保持战而胜之的高昂斗志。

——指导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总之,家长可以抓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不必陪读。应该:

关心理解孩子,不能总是紧绷;

讲究科学方法,重视心理卫生。

亲子活动:

1.说带三的成语在家庭中进行比赛。

2.讨论三与学习还有什么关系。

好的家庭教师除了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能够运用于家教过程中。教是为了不教,家庭教师如能教方法,将有助于孩子自学能力的提高。所以,一定要请家庭教师的话,应请优秀的老师。

温馨提示:

家长、家庭教师、孩子都应正确认识,辅导毕竟是辅助性质的,切不可把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全部寄托于此。

孩子必须以学校的课堂学习为主,家庭教师只是补缺、补差,或做些拔高,要防止孩子对家庭教师与家庭辅导产生依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