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一定要懂的60个心理定律
49148800000059

第59章 成就动机:呵护孩子的成功欲望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孩子的成就动机是促使他们成功的原动力。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呵护孩子纯真的成就欲望。

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曾经就这一成就动机问题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追求的是个人成就,他们极想把事情做的比以前更好、更有效;他们能够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承担责任;他们喜欢设置有中等挑战性的目标。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的可能性为50%时,他们的成绩最好。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一项经典实验中证实了这一点。他在实验中把80名大学生分为四组,每组20人,给他们一项同样的任务,对第一组学生说,只有成绩最好者(1/20)能得到奖励;对第二组学生说,成绩前5(1/4)名将会得到奖励;对第三组学生说,成就前10(1/2)名可以得到奖励;对第四组学生说,成绩前15(3/4)名都能得到奖励。

结果是成功可能性适中的两组成绩最好,成功概率太高或太低时成绩下降。第一组大学生都认为,即便自己尽最大努力也极少有可能成为第一名,而第四组大学生一般认为肯定在前15名之列,于是这两组学生都认为无需努力了。研究表明,最佳的成功概率是50%左右,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如果尽自己努力,很有希望获得成功;如果不努力的话,就有可能会失败。

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成功的动机。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孩子,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想要孩子自觉地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就需要培养、呵护孩子的成就动机。

心理专家解析:让孩子自己依靠自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成就动机高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具有独立的见解,能够抵制不可靠的意见,做事情很容易取得成功。另外,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他们总是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障碍,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点。而成就动机低的孩子,他们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的能力欠缺;而在设置目标的时候,他们又往往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可因为不付出努力,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其实,孩子的成就动机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依靠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父母的做法就不及外国父母的做法:

例如,同样是孩子摔跤,中国的父母看到孩子摔跤了会飞奔过去,小心地扶起孩子;有的父母为了安慰孩子,甚至会跺地,踢石块。而外国的父母看到孩子摔跤,则往往是不屑一顾,该做什么还做什么。结果呢,中国的孩子看到父母来势凶猛,以为出了什么事,本来没有哭的也会大声哭起来;而外国的孩子呢,看到父母不屑一顾,就认为摔跤很正常,反而会不好意思地朝父母看看,然后一个人爬起来,继续玩自己的。

长此以往,中国孩子留了永久的后遗症,学会了推诿责任,不管什么问题,都条件反射似地以为“这不是我的错”。再者,他们无法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不知道如何防止重蹈覆辙,下一次照样还会摔。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无需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克服障碍,追求成功,他们认为遇到困难,会有人兜着。可想而知,他们哪里会有成就动机。而外国的孩子呢,他们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克服障碍,把事情做好。如此一来,他们的成就动机也就变得很强。

父母错误做法:反对孩子“太较真”

事实上,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就动机高一些,因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具有更强的责任心,能有更突出的成就。但有时候,孩子的成就动机过高,却有可能会被父母抱怨认真过头、太较真。例如,孩子一次小测验没有拿到满意的成绩,为此耿耿于怀,这时有的父母会说:“考试不一定次次都要100分,关键是你有没有掌握好知识。”孩子上学迟到,为此埋怨父母没有按时叫醒他,而这时有的父母却说:“上学迟到一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不是故意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孩子追求好成绩,上学不愿迟到,其实是一种单纯而神圣的成就动机。但父母如果从一开始就不主张孩子做到最好,那么他一生恐怕也就不会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同样如果他从小就不能仔细分辨态度与行为的差异,认为迟到一次没关系,那么他恐怕也不可能那么严肃地对待以后的学习和人生。当然,在帮助孩子树立成就动机时,也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把握动机强弱的度,只有这样才能帮孩子拥有正确、健康的成就动机。

心理专家建议:要注意激发孩子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促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原动力,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就动机。如果孩子天生爱“较真”,事事都想要做到最好,那么父母就应该想方设法地呵护孩子的成就动机。如果孩子天生不好强,什么事情都是凑合着过,那么父母就应该耐心地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教会他们根据成就、胜利、成功来考虑问题,承担个人责任,从而做一个成就动机高的人,也做一个有高成就的人。

(1)帮孩子树立能够达到的目标

激发并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成就动机,也就是使他们明确知识学习、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是明确具体的,而不是模糊抽象的。

(2)教育孩子不能满足现有的成就

当孩子在某种活动中获得成功,他们往往会感到满足。这种满足可以起自我强化的作用,使他们追求更高的成就,但由于他们水平有限,不一定能树立恰当的目标;同时,这种满足也可能使他们停止不前。所以,父母在赞扬他们已有成就的同时,要帮助他们树立进一步追求的目标。

(3)相信孩子的能力并给予锻炼的机会

早在1927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的确,孩子都有尝试的愿望,父母要不厌其烦地给孩子机会,允许孩子去做一些他们能够做好的事情。这样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