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一定要懂的60个心理定律
49148800000040

第40章 果汁软糖效应:善于自制才更加成熟

生活中,只有那些具有良好自制力的孩子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实现他的人生目标。所以,教育孩子时,不要忘了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教室里坐着几十个年仅4岁的小孩,每个孩子面前都放着一块果汁软糖。老师告诉他们:等他离开后,大家可以去吃放在桌子上的那块软糖。但是,如果谁愿意先不吃,等到老师办完事情回来再吃,谁就会多得到一块果汁软糖。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能够坚持等待老师回来再吃,他就可以吃到两块果汁软糖。

面对糖果的诱惑,部分孩子决心熬过“漫长的”等待时间。为了抵制诱惑,他们或是闭上双眼,或是哼哼叽叽地唱歌,或是干脆努力睡觉。凭着这些简单实用的技巧,这些小家伙们勇敢地战胜了自我,最终得到两块糖的回报。而那些性急冲动的孩子几乎在老师走出教室的瞬间,就把糖送进了自己的嘴里。

十几年之后,这些孩子的差异非常明显,那些能够控制自己不吃糖的孩子,显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较高的效率以及较强的自信心。但是,那些在当年经不住诱惑的孩子,多羞怯退缩、固执己见又优柔寡断;一遇挫折就心烦意乱,把自己想得很差劲或一文不值;遇到压力往往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这就是著名的“果汁软糖效应”。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实现人生目标,应具备控制冲动、抵制诱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教育来获得的。因此说,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对孩子自制力的培养。

心理专家解析:一分克制是十分力量

培根曾经说过:“一分克制是十分力量。”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诱惑,自制力差的孩子常常会不知不觉陷入其中,如有的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有的孩子啃小说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的孩子很难安安静静地坐上一堂课……但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则能够拒绝种种诱惑,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动,进而取得进步。

从上学开始,申申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可是,自从迷上电脑游戏之后,成绩就直线下滑。他的母亲意识到这一原因之后,把他痛打了一顿,申申也向妈妈保证不再玩电脑游戏。可后来,妈妈发现他还是偷偷地玩。

为此,申申的父母咨询了教子专家,意识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孩子太小,自制力薄弱。于是,父母就决定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开始。考虑到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不喜欢说教,申申的妈妈就写了个纸条放在儿子的书桌上:“我知道你内心是矛盾和痛苦的,你认识到沉溺电脑游戏对学习有害,但又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这都是自制力太弱导致的。高尔基说过,哪怕是对自己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坚强。”

看到妈妈的纸条后,申申主动向妈妈打听怎样才能增强自制力。妈妈告诉他说:“不需要特殊方法,自制力是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磨练出来的。比如按时起床,还是再赖会儿床;看精彩节目,还是完成作业。这都是对自制力的考验。如果你在小事上加强自制力的锻炼,遇到大事,也能表现出坚强的自制力。”

后来,在父母的引导下,申申的自制力果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网瘾戒掉了,学习成绩又开始像以前一样优异了。

父母错误做法:总是满足孩子的任性要求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意志坚强,自制力强。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的做法非但不能增强孩子的自制力,还会让孩子的自制力变得越来越弱。其中父母最常见的错误做法就是满足孩子任性、无理的要求。

例如,按规定孩子一天只能玩一个小时的电脑,结果在孩子的央求之下,有的父母在孩子玩了一个小时之后又继续让孩子接着玩;还有的父母,平时不准孩子饭前吃糖,逛商场也不准孩子乱要东西……可是孩子一哭一闹,他们就把这些规矩抛在了脑后。无疑,父母的这种行为对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毫无用处的,而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心理专家建议: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方法很重要

有的孩子爱哭爱闹;有的做事拖拖拉拉;有的孩子“蛮不讲理”;有的孩子思想不集中;有的孩子做事虎头蛇尾,只有“三分钟热度”;有的孩子想到做不到;凡此等等,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经足够的训练、自制力比较弱的表现,而这些表现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培养的过程中,心理专家提醒父母一定要注意方法。

(1)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一般孩子都喜欢模仿学校的游戏,回到家里,父母可让他扮演老师的角色,像老师一样有耐心有礼貌。在交通安全教育的游戏中,让他扮演交警,要求他像交警一样笔挺地站立十五分钟,指挥交通。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往往能取得极佳的教育效果。

(2)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给孩子树立一个延缓满足、善于等待的榜样也能有效改善孩子的自制力。善于模仿、易受感染是儿童的重要特点,让孩子学习那些不为小奖励所动而选择延缓后得到更大奖励的孩子,慢慢便会养成善于等待、善于控制冲动的习惯。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家长自制力不强,孩子则很难抑制自己的冲动。

(3)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

在生活中,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经验,培养孩子的兴趣。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中选出一项让孩子坚持下去,这对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极为有利。不过孩子的经验不足,感兴趣的东西有限,所以要尽量让孩子接触新事物,从中培养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