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嘉诚的处世之道
49007800000027

第27章 诚信:名誉是第二生命,有时比第一生命更重要(2)

李嘉诚曾回忆在自己的人生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20世纪50年代,我刚做塑料花的时候,常在皇后大道看到一个行乞的老妇,四五十岁,很斯文的样子。她从不伸手要钱,但我每次都给她钱。一天,我问她会不会卖报纸,她说有同乡干这行,我便让她带同乡来见我,我想帮她做这小生意。在约好的那天,有个客户刚好要到我工厂参观。客户至上,我必须接待。交谈中,我突然说:‘Excuse me!’便匆忙离开。客人以为我上洗手间,其实我跑出工厂,飞车奔向约定地点。途中,违反交通规则的事差不多全做了,但好在没有失约。见到那妇人和她的同乡,问了一些问题后,就把钱交给了她。她问我姓名,我没说,只要她答应我一件事,就是要努力工作,不要再让我看见她在香港任何地方伸手向人要钱。事后,我又飞车回工厂,客户正着急,他说:‘为什么洗手间里找不到你。’我笑一笑,这事就过去了。”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却经常被李嘉诚提起,面对一个普通的乞丐,李嘉诚都能信守诺言,这才是真正的守信用。在面对大客户的时候,李嘉诚也会因为要遵守承诺,而认真去完成。

印尼著名华人财团—金光财团董事长黄奕聪的次子黄鸿年就曾在采访中说过,在经商与人生的道路上,除了自己的父亲以外,李嘉诚是对他产生很大影响的人。

1989年,黄鸿年向李嘉诚购买位于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博览会旧址的三栋建筑,几番商谈之后,最终以4000万美元成交。但是没过多久,那三栋建筑的市场价格开始上涨,李嘉诚的一个儿子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他认为父亲做了亏本的买卖,于是私自找到黄鸿年,提出在原来价格的基础上再加500万美元,黄鸿年自然不会同意,双方闹得不欢而散。李嘉诚知道这件事情后,主动请黄鸿年吃饭,并在宴席期间当着黄鸿年的面给儿子打电话,要求他不要插手这件事,坚持按照原来商定的价格进行交易。

还有一次,黄鸿年要购买李嘉诚旗下位于香港的某停车场,双方谈好的交易内容是价值三亿多港元的换股权证。但是这时却突然出现一位买家,也要买那处停车场,开出的条件也十分诱人,不仅提出给现金,而且总价比黄鸿年给出的价格要高出不少。但是李嘉诚并没有见利忘义,违背诺言,他拒绝了那位买家,继续同黄鸿年交易。

在与李嘉诚的交往中,不仅生意场上李嘉诚的一些做法让黄鸿年感动,而且在一些小事上,李嘉诚也让黄鸿年十分钦佩。有一次,李嘉诚请黄鸿年吃饭,由于路上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他迟到了几分钟,因此他在宴席上一再向黄鸿年道歉,请黄鸿年不要介意。前辈这种一诺千金的良好品德,深深地印刻在黄鸿年的心中,也影响着他的人生。

李嘉诚曾说:“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别人宁愿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意去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会生出很多麻烦来。而当你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后,成功、利润便会随之而至。”正是因为李嘉诚具有遵守诺言这个良好的品质,才使得大家都非常信任他,愿意与他交往,而李嘉诚自己也是非常看重这一点的,如果有人随便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最后却置之脑后,那这样的人,李嘉诚是很不喜欢的。

由此可见,人际关系之于商人就是无形的资产,是一个潜在的资产库。李嘉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首要原因就是他是通过做人的手段来做生意的,取得了对方的信任,生意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今社会商业化气息很浓,人们都渴望着发财,为此绞尽脑汁,想尽手段。却忘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用做人的魅力为自己赢得成功。李嘉诚谈到商界的尔虞我诈时也颇为反感,他说:“人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首先在做人上就已经失败了。做人失败了,即使一时赚取了利润,也如朝露,很快就会被蒸发了。这样做生意,是不会长久的。”

有一次,孔子就诚信的问题问他的学生子贡:“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兵力充足),民信(取得民众信任)三者哪个更重要?”子贡想了想,却反问孔子,可不可以去掉两个,只留一个。孔子想了想,说:“去兵,去食,惟民信不可去,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做人的道理,只有先做人才能成大事也成为亘古不变的真理,历代成功的商人都十分注重个人品德的修炼,在这一方面,“互联网教父”柳传志就做得和李嘉诚一样好。

柳传志曾说过:“说到的事情必须做到,除非不可抗力。”2007年上半年,柳传志应温州商界的邀请,坐飞机飞往温州进行商业交流。由于温州突降暴雨,柳传志搭乘的飞机不得不迫降在上海,随行人员建议第二天天气转好后,再乘机飞往温州,但是柳传志并不同意,他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出现延误,自己就无法准时参加会议,于是他安排随行人员找来一台轿车,连夜乘车赶往温州,终于在第二天早晨赶到了温州。当与会人员知道这一情况后,都对柳传志赞不绝口。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曾说:“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也说:“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喜欢说:“我就是随口说说而已。”用来解释自己为什么承诺之后又不履行,但李嘉诚从不会随便承诺别人,一旦承诺,他就要办到。李嘉诚认为一旦承诺之后,就要负责到底,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李明和孙东是好朋友,两个人从小玩到大,自然关系非同一般。一天,孙东邀请李明圣诞节那天到自己的家里做客,李明答应了,可是等到圣诞节那天,李明的女朋友给李明打电话,让他陪自己和她的闺密一起吃饭,于是李明就去找女朋友了,想到自己和孙东不是外人,没有必要有那么多礼节,所以他也没有打电话和孙东解释一下。

就在李明在外边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孙东给李明打来了电话,当他知道李明要陪女朋友而不去他家的时候,孙东显得异常愤怒,他气愤地说:“为了招待你,我和妻子推掉了所有的安排,准备了一桌饭菜,不能来了却不打电话通知,我不想再和你这样言而无信的人交朋友。”

后来孙东好久没有搭理李明,尽管在李明几次道歉后,两个人又和好如初,但是他们的关系却不再如从前那样亲密。

一声承诺,重于泰山,许下承诺很容易,履行承诺却并不轻松。所以许诺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对不应办的事情或办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能轻率应允,自己许下的诺言,就一定要去实现它,因为一个人的诚实与信誉是他获得良好人际关系和走向成功的基础,而能否兑现许下的诺言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信誉的主要手段。

与人相交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

与新老朋友相交时,都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李嘉诚

俗话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奸”字在中国商业文化中被重点强调,因此也导致在生意场中,许多商人以“厚黑”作为自己的经商准则,认为只有奸诈一些,才能赚取更大的利润。但是李嘉诚对这一观点却嗤之以鼻,并且他一直坚守着中国人的道德之本,即“诚信”。

在李嘉诚的名字中有一个“诚”字,也许在他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时,就寓意着希望他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诚实做人。李嘉诚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一直以这个字作为自己经商、做人的准则,他靠着一个“诚”字,为自己的事业打开了机会的大门,并把生意逐渐做得越来越大,成为一代富豪。

有一次,李嘉诚的塑胶厂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资金不足,李嘉诚无法更新工厂陈旧的设备,厂房也无法扩建,生产规模自己也就无法得到扩大。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就在李嘉诚为工厂难以扩建而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急需大量塑料花的订货商来到他的公司,要求订货。由于用货量很大,外商要求李嘉诚出示担保人的亲笔担保书,但是由于李嘉诚企业太小,没人愿意为他担保。

面对困难,李嘉诚并没有推掉这笔生意,也没有对客户进行欺骗,而是安排设计人员按照订货商的要求,连夜设计出9种精巧别致的塑胶花。

第二天,一见到订货商,李嘉诚就把设计好的产品拿出来,诚恳地对订货商说:“先生,这9款塑胶花是我和公司设计人员昨晚按照你的要求设计出来的,有6款我想基本符合你的要求;而另外3款,因为我考虑到你的订货是为圣诞节准备的,因此,在你要求的基础上,我们揉进了一些东方民族的传统风格,我认为或许你会喜欢,所以全部拿来,供你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