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48974200000009

第9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

二虎祖争必有一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对峙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是两个核心,在其周围有各自的盟友,它们一起组成了两大敌对的阵营。1962年赫鲁晓夫偷偷地将导弹运送到加勒比海上的岛国古巴,卡斯特罗政权是前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盟友,是美国的敌人。

前苏联的目的是将导弹部署在美国的眼皮底下,以对付美国。然而前苏联的行动被美国的u一2飞机侦察到了,美国发现古巴建立了导弹发射场。

此事震动美国,肯尼迪总统指责前苏联,并发出严重警告,而前苏联方面矢口否认。美国决定对古巴进行军事封锁,派遣了舰艇、空军及航空母舰,并集结了登陆部队。美国进入戒备状态,美苏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试想有两只实力相当的斗鸡狭路相逢,每只斗鸡都有两个行动选择:退下来或者进攻。如果斗鸡甲退下来,而斗鸡乙没有退,那么乙获得胜利,甲则很丢面子;如果乙也退下来则双方打个平手;如果甲没退,而乙退下去,那么甲则胜利,乙失败;如果两只斗鸡都前进,那么将两败慎伤。

因此,对每只斗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去,而自己不退。但是这种追求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预测的,均衡点就是事先知道的唯一的博弈结果。但是如果一场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点,那就无法预测出一个结果来。斗鸡博弈就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前进,另一方后退,但关键是谁进、谁退?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斗鸡博弈的结果,即不能知道谁进谁退,谁输谁赢。由此看来,斗鸡博弈描述的便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

这就像武侠小说中所描写两大高手比试内力一样,当两人以内力对决的时候,每个人都欲罢不能,因为对方的内力正源源不断地攻来,自己一撤内力则非死即伤;而对方呢,处境一点儿不比自己强。两个人这样僵持的局面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当然,两个人不进入或退出这种比试内力的境地可能也是一个均衡。退出对决僵持状态在小说中一般需要借助外力或者二人凑巧同时撤回内力才能达到。

收债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博弈也类似于斗鸡博弈。假如债权人A与债务人B双方实力相当,债权债务关系明确,B欠A100元,金额可协商,若合作达成妥协,A可获90元,减免B债务10元,B可获10元。

如一方强硬一方妥协,则强硬方收益为100元,而妥协方收益为O;如双方强硬,发生暴力冲突,A不但收不回债务还受伤,医疗费用损失100元,则A的收益为一200元,也就是不仅100元债收不回,反而倒贴l00元,B则是损失了100元。

因此,A、B各有两种战略:妥协或强硬。每一方选择自己最优战略时都假定对方战略给定:若A妥协,则B强硬是最优战略;若B妥协,A强硬将获更大收益。于是双方都强硬,企图获100的收益,却不曾考虑这一行动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负效益100。

故这场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A收益为100,B收益为0,或反之,这显然比不上集体理性下的收益支付,A、B皆妥协,收益支付分别为90、10。也就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会选择不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双方陷入囚徒困境。

博弈学专家告诉你

欠债还钱博弈是假定双方实力相当,如实力相差悬殊,一般实力强者选择强硬。比如在家庭夫妻冲突中,首先退下阵的一般是丈夫。大部分夫妻怄气或吵架,最终得利的总是妻子。

化解鹬蚌鹬相争困局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驴子和驴夫”的故事。驴夫赶着驴子上路,刚走一会儿,就离开了平坦的大道,沿着陡峭的山路走去。当驴子贴近悬崖时,驴夫一把抓住它的尾巴,想要把它拉过来。可驴子拼命挣扎,驴夫抓不住,一下子让驴子滑了下去。驴夫无可奈何地说道:“你胜利了!但那是个悲惨的胜利。”

如果凡事一定要争个输赢胜负,那么必然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网开一面避免把对手逼入死角的斗争,相形之下显得更为可取。这不仅是一种感性和直观的认识,而是有着博弈论的依据。

在斗鸡博弈中,只有一方先撤退,才能双方获利。特别是占据优势的一方,如果具有这种以退求进的智慧,提供给对方回旋的余地,也将给自己带来胜利,那么双方都成为利益的获得者。

唐朝末期,中央政府出现了朋党之争,高级官员分裂为两个政客集团,一称“李党”,一称“牛党”。李党的重要人物有李德裕、李绅、郑覃;牛党重要人物有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闵。李党多是出身高贵门第和士族世家,而牛党多是出身寒门的进士。

唐朝政府在朋党斗争的26年间,人事变动极其混乱,几乎每一年都要发生一次“轰然而至”和“轰然而去”的浪潮。李党当权则李党党羽弹冠相庆,全部调回中央任职,牛党党羽则扫地出门。牛党当权亦然。

一次牛僧孺被迫辞职,李德裕入朝后,出现了一个能使两个政客集团和解的好机会。身为牛党的长安京兆尹杜棕向李宗闵建议:由李宗闵推荐李德裕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知贡举,李宗闵不同意。李德裕出身士族世家,虽然恨透了考试制度,并故意炫耀他不是进士出身,但其实内心何尝不羡慕?只有杜棕洞察到这个秘密,所以出此建议,企图使世家与寒门在李德裕这里融合。可惜李宗闵没有这种智慧。

杜棕又退而求其次,建议由李宗闵推荐李德裕担任地位跟宰相相等的御史大夫。李宗闵勉强同意,杜棕就去通知李德裕。李德裕昕后惊喜不已,感激得流下眼泪,连连请杜棕转达对李宗闵的感谢。然而李宗闵到底没有这种胸襟和见识,他又听从了给事中杨虞卿的意见,变了卦。李德裕认为受到戏弄,怨恨更深。从此和解的机会一去不返。

从此以后,每一个党派都发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力求把对手斩草除根,不给对手喘息机会,于是一场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战争把朝廷变成了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现实中运用博弈论中的斗鸡定律,是要遵循一定条件和规则的。哪一只斗鸡前进,哪一只斗鸡后退,不是谁先说就听谁的,而是要进行实力的比较,谁稍微强大,谁就有更多的前进机会。但j奎种前进并不是没有限制的,而是前进和后退都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两只斗鸡都能够接受的。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限,只要有一只斗鸡接受不了,那么斗鸡博弈中的严格优势策略也就不复存在了。

博弈学专京告诉你

有时候,双方都明白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却谁都不愿意成为牺牲者,可是他们往往又过于自负,觉得自己会取得胜利。所以,只要把形势说明,让他明白没有稳操胜券的能力,僵持不下的斗鸡博弈就会被化解了。

文明的“仪式化攻击”

郑国曾经派子濯孺子去攻打卫国,子濯孺子战败逃跑,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风湿病发作了,拉不了弓,我活不成了。”

子濯孺子又问给他驾车的人:“追击我的是谁呀?”驾车的人回答:“庾公之斯。”子濯孺子便说:“我死不了啦。”驾车的不明白:“庾公之斯是卫国的名射手,他追击您,您反说您死不了啦,这是什么道理?”子濯孺子回答说:“庾公之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又是跟我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他所选择的学生一定也正派。”

庾公之斯追了上来。庾公之斯见子濯孺子端坐不动,便问道:“老师为什么不拿弓呢?”子濯孺子说:“我今天病了,拿不了弓。”庾公之斯说:“我跟尹公之他学射,尹公之他又跟您学射。我不忍心拿您的技巧反过来伤害您。但是,今天我追杀您,是国家的公事,我也不能完全放弃。”于是,庾公之斯抽出箭,在车轮上敲了几下,把箭头敲掉,用没有箭头的箭向子濯孺子射了四下,然后回去了。

实际上这种做做样子的攻击对于庾公之斯来说是很有利的。一方面他保全了自己不杀伤老师的正人君子的名声,另外也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万一将来走投无路落在子濯孺子手里的时候,后者肯定也会手下留情。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都有四种先天性的本能:觅食、交配、逃跑和攻击。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水槽中放置了25种鱼,共100多条。没过多久,水槽里就发生了一场混战。最后,经过观察和计算,同类任相咬与异类相咬的比例是85:15。

作为一种先天行为,攻击是有一定的积极功能的:胜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异性和食物,而从种群的范围来看,同物种间的争斗也可以在客观上使个体的空间分布更为合理,不至于因为过于密集而耗尽食物。实际上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上面实验中的现象:同种间的攻击远远超过异种间的攻击。但攻击也有消极后果,其极端的后果将是种族衰落乃至消亡。因而,恰当地使用攻击手段是一切动物必须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是将同种间的攻击变成“仪式化”行为。

两只公牛交锋时,各自用巨大的牛角将地皮铲得尘土飞扬,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弱势者往往从这一仪式中认识到自己力所不及,及时退却,而强势者也从不追赶。哺乳类动物中没有嗜杀同类的现象。最嗜杀的狼,恰恰有最好的抑制能力,从不向同类真正地实施武力。,如果没有了这种抑制力,狼群可能早就灭绝了。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动物,除了食物与异性之外,还要追求心理的满足、社会地位等,这也就决定了人类争斗的理由与起因比自然界动物要复杂百万倍。阶级地位越是接近的个体,形成斗鸡博弈关系的可能性越高,关系的紧张程度越高。因为阶级地位越接近,越需要争夺同样的资源。但是,也正因人类比其他的动物高级,他们也更能通:过学习,运用更高级的博弈智慧。或者说,他们的“仪式化”行为也更为复杂和多样,从而能够成功地避免两败俱伤的结局。

博弈学专家告诉你

在有进有退的斗鸡博弈中,前进的一方可以获得正的收益值,而后退的一方也不会损失太大,因为失去面子总比伤痕累累甚至丧命要好得多。实际上,这已经不仅是个体之间的得失计算,而是与整个种群的生存与发展有关。

把敌人变成朋友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邻居是个猎户,院子里养了一群凶猛的猎狗。这些猎狗经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请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不以为然,口头上答应。可没过几天,他家的猎狗又跳进牧场横冲直撞,咬伤了好几只小羊。

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镇上的法官评理。听了他的控诉,法官说:“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狗锁起来。但这样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你是愿意和敌人做邻居呢?还是愿意和朋友做邻居?”牧场主说:“当然是和朋友做邻居。”“那好,我给你出个主意。按我说的去做,不但可以保证你的羊群不再受骚扰,还会为你赢得一个友好的邻居。”法官如此这般交代一番。牧场主连连称是。

回到家,牧场主就按法官说的挑选了3只最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3个儿子。看到洁白温顺的小羊,孩子们如获至宝,每天放学都要在院子里和小羊羔玩耍嬉戏。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们的小羊,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结结实实地锁了起来。从此,牧场主的羊群再也没有受到骚扰。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难免会与人发生对立和冲突,与这样那样的对手“狭路相逢”。在这些对手中,有的也许的确是蓄意阻挡你的前进道路,但大多却是由于阴差阳错或者因缘际会而产生的误会。因为每一个理性的人都明白,挡住别人的去路,实际上自己也无法前进。

2003年12月,美国的Real Networks公司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微软滥用了在windows上的垄断地位,限制PC厂商预装其他媒体播放软件,并且无论windows用户是否愿意,都强迫他们使用绑定的媒体播放器软件。Real Networks要求获得10亿美元的赔偿。

然而就在官司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Real Network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格拉塞却致电比尔·盖茨,希望得到微软的技术支持,以使自己的音乐文件能够在网络和便携设备上播放。所有的人都认为比尔.盖茨一定会拒绝他。但出人意料的是,比尔·盖茨对他的提议表示欢迎。他通过微软的发言人表示,如果对方真的想要整合软件的话,他将很有兴趣合作。

2005年10月,微软与Real Networks公司达成了一份价值7.61亿美元的法律和解协议。根据协议。微软同意把Real Network公司的Rhapsodv服务包括进其MSN搜索、MSN信息以及MSN音乐服务中,并且使之成为Windows Media Playerl0的一个可选服务。